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56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包括晶状体主体,人工晶状体本体包括呈前凹后凸状的光学部和至少两个均布在光学部外圆周方向的襻,光学部后端面外凸于襻形成具有直角的方边台阶,光学部的厚度自圆心向四周递减,襻与光学部前端面的夹角为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晶状体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囊袋稳定性和低后囊浑浊率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

技术介绍

[0002]轴性高度近视是指眼轴长度>26mm,屈光度>-6.00D的近视,近年来,我国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数量逐年升高,视力损害十分严重。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开展,对于合并超高度近视眼的白内障患者,为了在增加眼内组织稳定性、防止视网膜脱离的同时,恢复术眼正常的屈光状态,负度数人工晶状体开始应用于临床对于原来已有高度近视的患者需要植入较低度数或负度数的人工晶状体来消除近视状态。
[0003]目前,现有的低度数人工晶状体较少,而且光学部多为凹平、双凹或双凸的设计,襻薄,襻型单一,光学部与襻与光学部的夹角太小甚至为0
°
,导致襻支撑力小,产品整体偏薄,设计单一,产品稳定性不够好,易发生旋转,不能够很好的与后囊贴合,后囊浑浊发生率高。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晶状体本体,所述人工晶状体本体包括呈前凹后凸状的光学部和至少两个均布在光学部外圆周方向的襻,所述光学部的光焦度为

10D~15D且其后端面外凸于襻形成具有直角的方边台阶,所述光学部的厚度自圆心向四周递减,所述襻与光学部前端面的夹角为5
°
~1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状体本体的总直径为10.5~13.5mm,所述光学部的直径为6.25mm~7.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瑞裴秀娟王明坤史小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世纪康泰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