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与空气能复合能源的供暖及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2441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热与空气能复合能源的供暖及制冷装置,包括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地源侧供水管、地源侧回水管、地源侧补水管、末端供水管、空气源侧供水管和空气源侧回水管,所述地源侧供水管将所述地源热泵和所述地埋管换热器连通,所述地源侧回水管分别将地源热泵、地源侧循环泵和所述地埋管换热器连通。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地源与空气源的复合能源进行供暖及制冷,系统整体相比于传统采用燃气锅炉供暖、冷水机组和冷却塔进行制冷,极大地减少了大气污染;另一方面系统构成简单,在运行过程中仅消耗少量电能,运行成本低,特别适用于中小型商业、酒店、学校和医院等同时具有冷热需求的项目。医院等同时具有冷热需求的项目。医院等同时具有冷热需求的项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与空气能复合能源的供暖及制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供暖、制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热与空气能复合能源的供暖及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具有供暖和制冷双重需求的中小型项目中,传统冷热源设计采用燃气锅炉供暖,采用冷水机组和冷却塔进行制冷。传统冷热源配置一方面易造成大气污染,另一方面系统复杂,维护运行管理成本高,在特定项目上难以实现,同时在国家节能减排和碳中和和碳达峰政策下,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供暖和制冷的方式大势所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地热与空气能复合能源的供暖及制冷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适合采用燃气锅炉供暖和冷水机组和冷却塔进行制冷的项目问题,特别适用于中小型商业、酒店、学校和医院等同时具有冷热需求的项目,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热与空气能复合能源的供暖及制冷装置,包括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地源侧供水管、地源侧回水管、地源侧补水管、末端供水管、空气源侧供水管和空气源侧回水管,所述地源侧供水管将所述地源热泵和所述地埋管换热器连通,所述地源侧回水管分别将地源热泵、地源侧循环泵和所述地埋管换热器连通,所述地源侧补水管将地源侧补水装置与地源侧循环泵连通;
[0006]所述末端供水管将所述地源热泵和末端装置连通,且末端装置、末端循环泵和所述地源热泵均通过末端回水管连通,末端补水装置与末端循环泵通过末端补水管将连通,所述空气源侧供水管将末端供水管和空气源热泵连通,所述空气源侧回水管端部连通有末端回水管。
[0007]采用上述一种地热与空气能复合能源的供暖及制冷装置,夏季制冷时,打开阀门二、阀门三、阀门五、阀门八,关闭阀门一、阀门四、阀门六、阀门七,地源侧回水管与冷凝器入口端连通,地源侧供水管与冷凝器出口端连通,末端回水管与蒸发器入口端连通,末端供水管与蒸发器出口端连通进行制冷;冬季供暖时,关闭阀门二、阀门三、阀门五、阀门八,打开阀门一、阀门四、阀门六、阀门七,地源侧回水管与蒸发器入口端连通,地源侧供水管与蒸发器出口端连通,末端回水管与冷凝器入口端连通,末端供水管与冷凝器出口端连通进行供暖。
[0008]作为优选,所述地源热泵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地源侧回水管上设置阀门五和阀门六,所述地源侧供水管上设置阀门一和阀门二,所述末端回水管上设置阀门七和阀门八,所述末端供水管上设置阀门三和阀门四。
[0009]作为优选,所述地源侧回水管与冷凝器入口端连通,所述地源侧供水管与冷凝器
出口端连通,所述末端回水管与蒸发器入口端连通,所述末端供水管与蒸发器出口端连通。
[0010]作为优选,所述地源侧回水管与蒸发器入口端连通,所述地源侧供水管与蒸发器出口端连通,所述末端回水管与冷凝器入口端连通,所述末端供水管与冷凝器出口端连通。
[0011]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利用地源与空气源的复合能源进行供暖及制冷,系统整体相比于传统采用燃气锅炉供暖、冷水机组和冷却塔进行制冷,极大地减少了大气污染;另一方面系统构成简单,在运行过程中仅消耗少量电能,运行成本低,特别适用于中小型商业、酒店、学校和医院等同时具有冷热需求的项目。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5]10、地源热泵;11、冷凝器;12、蒸发器;13、末端装置;14、地源侧循环泵;15、末端循环泵;16、地埋管换热器;17、地源侧补水装置;18、空气源热泵;19、末端补水装置;20、阀门一;21、阀门二;22、阀门三;23、阀门四;24、阀门五;25、阀门六;26、阀门七;27、阀门八;28、地源侧供水管;29、地源侧回水管;30、末端供水管;31、末端回水管;32、空气源侧供水管;33、空气源侧回水管;34、地源侧补水管;35、末端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17]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热与空气能复合能源的供暖及制冷装置,包括地源热泵10、地埋管换热器16、地源侧供水管28、地源侧回水管29、地源侧补水管34、末端供水管30、空气源侧供水管32和空气源侧回水管33,地源侧供水管28将地源热泵10和地埋管换热器16连通,地源侧回水管29分别将地源热泵10、地源侧循环泵14和地埋管换热器16连通,地源侧补水管34将地源侧补水装置17与地源侧循环泵14连通;
[0018]末端供水管30将地源热泵10和末端装置13连通,且末端装置13、末端循环泵15和地源热泵10均通过末端回水管31连通,末端补水装置19与末端循环泵15通过末端补水管35将连通,空气源侧供水管32将末端供水管30和空气源热泵18连通,空气源侧回水管33端部连通有末端回水管31。
[0019]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地源热泵10包括冷凝器11和蒸发器12,地源侧回水管29上设置阀门五24和阀门六25,地源侧供水管28上设置阀门一20和阀门二21,末端回水管31上设置阀门七26和阀门八27,末端供水管30上设置阀门三22和阀门四23;
[0020]地源侧回水管29与冷凝器11入口端连通,地源侧供水管28与冷凝器11出口端连
通,末端回水管31与蒸发器12入口端连通,末端供水管30与蒸发器12出口端连通;
[0021]地源侧回水管29与蒸发器12入口端连通,地源侧供水管28与蒸发器12出口端连通,末端回水管31与冷凝器11入口端连通,末端供水管30与冷凝器11出口端连通。
[0022]采用上述结构,夏季制冷时,打开阀门二21、阀门三22、阀门五24、阀门八27,关闭阀门一20、阀门四23、阀门六25、阀门七26,地源侧回水管29与冷凝器11入口端连通,地源侧供水管28与冷凝器11出口端连通,末端回水管31与蒸发器12入口端连通,末端供水管30与蒸发器12出口端连通进行制冷;冬季供暖时,关闭阀门二21、阀门三22、阀门五24、阀门八27,打开阀门一20、阀门四23、阀门六25、阀门七26,地源侧回水管29与蒸发器12入口端连通,地源侧供水管28与蒸发器12出口端连通,末端回水管31与冷凝器11入口端连通,末端供水管30与冷凝器11出口端连通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与空气能复合能源的供暖及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源热泵(10)、地埋管换热器(16)、地源侧供水管(28)、地源侧回水管(29)、地源侧补水管(34)、末端供水管(30)、空气源侧供水管(32)和空气源侧回水管(33),所述地源侧供水管(28)将所述地源热泵(10)和所述地埋管换热器(16)连通,所述地源侧回水管(29)分别将地源热泵(10)、地源侧循环泵(14)和所述地埋管换热器(16)连通,所述地源侧补水管(34)将地源侧补水装置(17)与地源侧循环泵(14)连通;所述末端供水管(30)将所述地源热泵(10)和末端装置(13)连通,且末端装置(13)、末端循环泵(15)和所述地源热泵(10)均通过末端回水管(31)连通,末端补水装置(19)与末端循环泵(15)通过末端补水管(35)将连通,所述空气源侧供水管(32)将末端供水管(30)和空气源热泵(18)连通,所述空气源侧回水管(33)端部连通有末端回水管(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地热与空气能复合能源的供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文龙乔伟杨亚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兴正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