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使用的弹性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35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感器使用的弹性体,包括弹性体本体、引压口和应力隔腔,所述弹性体本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应力释放槽,且弹性体本体的中部开设有引压口,所述弹性体本体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内置板层、连接内腔和加固筋板,且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之间设置有内置板层,内置板层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设置有连接内腔,且内置板层的表面设置有加固筋板。该传感器使用的弹性体,能够通过弹性体本体内部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内置板层上的加固筋板的使用,方便提高该弹性体本体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加固筋板呈“V”字形结构,在内置板层上身上均匀设置,进而提高该弹性体本体的使用效果。该弹性体本体的使用效果。该弹性体本体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使用的弹性体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相关
,具体为一种传感器使用的弹性体。

技术介绍

[0002]弹性体是传感器上的组成部分,根据传感器型号的不同会对应生产不同形状的弹性体,而对于现有的弹性体来说,还是存有部分缺陷,比如:
[0003]现有的弹性体体重较重,大大增加了传感器整体的重量,影响传感器的使用效果,并且现有的弹性体内部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效果较差,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传感器使用的弹性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使用的弹性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弹性体体重较重,大大增加了传感器整体的重量,影响传感器的使用效果,并且现有的弹性体内部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感器使用的弹性体,包括弹性体本体、引压口和应力隔腔,所述弹性体本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应力释放槽,且弹性体本体的中部开设有引压口,所述弹性体本体的表面左右两侧开设有第一应力孔,所述弹性体本体的侧面左右两端开设有第二应力孔,所述弹性体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应力隔腔。
[0006]优选的,所述弹性体本体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内置板层、连接内腔和加固筋板,且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之间设置有内置板层,内置板层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设置有连接内腔,且内置板层的表面设置有加固筋板。
[0007]优选的,所述内置板层的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安装孔,且内置板层表面左右两端的安装孔的距离与加固筋板的厚度相等,并且内置板层表面中部的安装孔的距离是加固筋板的厚度的两倍。
[0008]优选的,所述加固筋板呈“V”字形结构,且加固筋板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连接方式采用热熔压浇筑连接,并且加固筋板在安装孔上对称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体本体的左右两端呈“T”字形结构,且弹性体本体两端的应力释放槽呈圆弧状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应力孔的中心线与第二应力孔的中心线相互垂直,且第二应力孔在弹性体本体的侧面开设有两组,并且每组设置有两个,同时第二应力孔与应力隔腔为交错设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传感器使用的弹性体,
[0012]1、能够通过弹性体本体内部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内置板层上的加固筋板的使用,方便提高该弹性体本体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加固筋板呈“V”字形结构,在内置板层上身上均匀设置,进而提高该弹性体本体的使用效果;
[0013]2、能够通过该弹性体本体内部应力隔腔配合第一应力孔和第二应力孔的使用,方
便有效的减轻弹性体本体的整体重量,并且第二应力孔与应力隔腔为交错设置,进而提高该弹性体本体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弹性体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内置板层与加固筋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内置板层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弹性体本体;101、第一金属层;102、第二金属层;103、内置板层;1031、安装孔;104、连接内腔;105、加固筋板;2、应力释放槽;3、引压口;4、第一应力孔;5、第二应力孔;6、应力隔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传感器使用的弹性体,包括弹性体本体1、引压口3和应力隔腔6,为了方便提高该弹性体本体1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弹性体本体1包括第一金属层101、第二金属层102、内置板层103、连接内腔104和加固筋板105,且第一金属层101与第二金属层102之间设置有内置板层103,内置板层103与第一金属层101和第二金属层102之间设置有连接内腔104,且内置板层103的表面设置有加固筋板105,内置板层103的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安装孔1031,且内置板层103表面左右两端的安装孔1031的距离与加固筋板105的厚度相等,并且内置板层103表面中部的安装孔1031的距离是加固筋板105的厚度的两倍,方便内置板层103与加固筋板105的安装,加固筋板105呈“V”字形结构,且加固筋板105与第一金属层101和第二金属层102的连接方式采用热熔压浇筑连接,并且加固筋板105在安装孔1031上对称设置,能够通过该内置板层103内部呈“V”字形结构的加固筋板105的使用,方便提高该弹性体本体1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方便该弹性体本体1的使用效果。
[0022]请参阅图1和图2,为了方便减轻该弹性体本体1整体的重量,便于提高该弹性体本体1的使用效果,可在弹性体本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应力释放槽2,且弹性体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引压口3,弹性体本体1的左右两端呈“T”字形结构,且弹性体本体1两端的应力释放槽2呈圆弧状结构,方便通过圆弧状结构的应力释放槽2提高该弹性体本体1的使用效果,弹性体本体1的表面左右两侧开设有第一应力孔4,弹性体本体1的侧面左右两端开设有第二应力孔5,弹性体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应力隔腔6,第一应力孔4的中心线与第二应力孔5的中心线相互垂直,且第二应力孔5在弹性体本体1的侧面开设有两组,并且每组设置有两个,同时第二应力孔5与应力隔腔6为交错设置,能够通过该第一应力孔4、第二应力孔5以及应力隔腔6的使用,大大的减轻了该弹性体本体1整体的重量,进而提高该传感器的使用效果。
[0023]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时,将该弹性体本体1安装在需要使用的传感器内部,该弹性体本体1的表面左右两侧开设有第一应力孔4以及侧面左右两侧开设有的第二应力孔5配合弹性体本体1中部的引压口3的使用,方便提高该弹性体本体1的使用效果,并且该第二应力孔5与该弹性体本体1内部设置的应力隔腔6交错设置,能够有效的减轻该弹性体本体1整体的重量,进而方便该弹性体本体1与传感器安装时,大大的减轻传感器的整体重量,进而提高该传感器的使用效果:
[0024]该弹性体本体1的内部第一金属层101和第二金属层102中部内置板层103身上设置有加固筋板105,能够通过呈“V”字形结构的加固筋板105与第一金属层101和第二金属层102浇筑连接的使用,方便提高该弹性体本体1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方便提高该弹性体本体1的使用效果,这就是该传感器使用的弹性体的使用原理,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使用的弹性体,包括弹性体本体(1)、引压口(3)和应力隔腔(6),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本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应力释放槽(2),且弹性体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引压口(3),所述弹性体本体(1)的表面左右两侧开设有第一应力孔(4),所述弹性体本体(1)的侧面左右两端开设有第二应力孔(5),所述弹性体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应力隔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使用的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本体(1)包括第一金属层(101)、第二金属层(102)、内置板层(103)、连接内腔(104)和加固筋板(105),且第一金属层(101)与第二金属层(102)之间设置有内置板层(103),内置板层(103)与第一金属层(101)和第二金属层(102)之间设置有连接内腔(104),且内置板层(103)的表面设置有加固筋板(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感器使用的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板层(103)的表面等距离开设有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恒强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