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仁壳皮去除一体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228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0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麦仁壳皮去除一体式装置,将从田头收获的麦穗进行壳粒分离,再分别进行初磨和精磨,并通过风选,将麦仁排出操作箱的外部,而颖壳以及表皮粉末则可以回收再利用,一方面,加工损耗低,另一方面,集脱粒、风选、去皮等多道工序为一体,高效加工获得麦仁,提高了麦仁加工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小麦采用人工收割、普通脱粒机脱粒等方式进行收获初加工,导致小麦间接损失大,损失率高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麦仁壳皮去除一体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麦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麦仁壳皮去除一体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小麦收获以人工收割、普通脱粒机脱粒等方式进行收获初加工,导致小麦间接损失大,损失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麦仁壳皮去除一体式装置,以解决小麦采用人工收割、普通脱粒机脱粒等方式进行收获初加工,导致小麦间接损失大,损失率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麦仁壳皮去除一体式装置,包括:
[0005]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上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操作箱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
[0006]去壳料斗,安装于所述操作箱内且设置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所述去壳料斗中可转动地安装有多根碾压胶辊,多根所述碾压胶辊与所述去壳料斗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供麦穗穿设的滚压缝隙;
[0007]皮带输送机,所述皮带输送机具有相对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设置于所述去壳料斗的下方,所述操作箱的内壁安装有设置于所述输入端的分选风扇和设置于所述输出端的回收吸风管,所述分选风扇与所述回收吸风管相对设置;
[0008]沿水平方向安装于所述操作箱内的初磨筒,所述初磨筒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接料口和卸料口,所述初磨筒的内壁形成有磨皮颗粒,所述初磨筒内安装有输送绞龙;以及
[0009]竖向安装于输送操作箱内的精磨滚筒,所述精磨滚筒通过接料管连接于所述卸料口,所述接料管连接有吸皮风管,所述精磨滚筒内可转动地安装有砂辊,所述砂辊与所述精磨滚筒同轴设置,所述砂辊与所述精磨滚筒之间形成研磨间隙,所述精磨滚筒的下端开设有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的洒料口,所述洒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连接有振动筛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去壳料斗的顶部连接于所述操作箱的顶部的内壁。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皮带输送机倾斜设置,所述输入端的设置高度小于所述输出端的设置高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吸皮风管的靠近所述接料管的一端的下部形成有挡料凸楞。
[0013]进一步的,所述挡料凸楞的面向所述接料管的一侧形成有斜坡面。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麦仁壳皮去除一体式装置,将从田头收获的麦穗进行壳粒分离,再分别进行初磨和精磨,并通过风选,将麦仁排出操作箱的外部,而颖壳以及表皮粉末则可以回收再利用,一方面,加工损耗低,另一方面,集脱粒、风选、去皮等多道工序为一体,高效加工获得麦仁,提高了麦仁加工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麦仁壳皮去除一体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初磨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吸皮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1]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麦仁壳皮去除一体式装置,包括:操作箱1、去壳料斗2、皮带输送机3、初磨筒4和精磨滚筒5。
[0022]其中,操作箱1的上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连接有投料料斗。操作箱1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
[0023]去壳料斗2安装于操作箱1的内部。去壳料斗2设置于进料口的下方。去壳料斗具有一上料斗口一下料斗口。上料斗口对准于进料口。收割的麦穗直接投入投料料斗后经由进料口进入去壳料斗内。去壳料斗2中可转动地安装有多根碾压胶辊21。操作箱的外侧安装有电机。电机传动连接于多根碾压胶辊。多根碾压胶辊21与去壳料斗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供麦穗穿设的滚压缝隙。进入去壳料斗内的麦穗,在料斗的倾斜内侧壁上斜向下移动并进入滚压缝隙中,经过多根碾压胶辊的碾压,使得麦穗的颖壳与麦粒分离。
[0024]在本实施例中,去壳料斗2的顶部连接于操作箱1的顶部的内壁。
[0025]皮带输送机3具有相对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设置于去壳料斗2的下料斗口的下方。操作箱1的内壁安装有设置于输入端的分选风扇和设置于输出端的回收吸风管32。分选风扇与回收吸风管32相对设置。在去壳料斗中被碾压分离的颖壳和麦粒经由下料斗口掉落于输入端上。在颖壳和麦粒掉落过程中,分选风扇朝向颖壳和麦粒吹风,使得较重的麦粒落地输入端上,而较轻的颖壳被分选风扇吹向回收吸风管的吸风口。颖壳被回收吸风管吸入并再生利用。落到输入端上的麦粒被皮带输送机输送至输出端。
[0026]在本实施例中,皮带输送机3倾斜设置,输入端的设置高度小于输出端的设置高度。
[0027]初磨筒4沿水平方向安装于操作箱1内。初磨筒4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接料口和卸料口。接料口设置于初磨筒的上部,卸料口设置于初磨筒的下部。被皮带输送机输送至输出端的麦粒再次掉入初磨筒的接料口中。初磨筒内安装有输送绞龙41。如图2所示,初磨筒的内壁形成有磨皮颗粒42。磨皮颗粒的外表面呈磨砂状,麦粒在输送绞龙的推送过程中,在磨皮颗粒的摩擦打磨下,初步去除部分表皮。
[0028]精磨滚筒5竖向安装于输送操作箱1内。精磨滚筒5通过接料管51连接于卸料口。接料管51连接有吸皮风管52。精磨滚筒5内可转动地安装有砂辊53。砂辊53与精磨滚筒5同轴
设置。砂辊53与精磨滚筒5之间形成研磨间隙。精磨滚筒5的下端开设有设置于出料口的上方的洒料口。洒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连接有振动筛板54。
[0029]去除部分表里的麦粒和表皮碎屑经由卸料口掉入接料管中。接料管竖向设置,麦粒和表皮碎屑在接料管中掉落的过程中,吸皮风管产生负压,将表皮碎屑吸入吸皮风管中,而初步打磨过的麦粒则掉入精磨滚筒中的研磨间隙中,并在砂辊的转动下,将剩余的表面打磨掉以获得麦仁。麦仁和表皮粉末经由精磨滚筒的洒料口排至振动筛板的上端。振动筛板包括筛板和振动器。筛板倾斜设置,排至筛板上端的麦仁和表皮粉末,在振动器的振动下,麦仁沿筛板的板面方向向下滑动,而表皮粉末则经由筛板的筛孔掉入筛板的下方。筛孔的孔径小于麦仁的外径,而大于表皮粉末的粒径。麦仁在沿筛板下移的过程中,在振动器的振动下抖落自身粘附的表皮粉末后经由出料口排至操作箱的外部以被收集进入下一步深加工。
[0030]在本实施例中,操作箱的外部安装有集壳箱,颖壳被回收吸风管排至集壳箱中再利用。
[0031]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3所示,吸皮风管52的靠近接料管51的一端的下部形成有挡料凸楞521。挡料凸楞521的面向接料管51的一侧形成有斜坡面520。在初磨后的麦仁被吸入吸皮风管后,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麦仁壳皮去除一体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上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操作箱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去壳料斗,安装于所述操作箱内且设置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所述去壳料斗中可转动地安装有多根碾压胶辊,多根所述碾压胶辊与所述去壳料斗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供麦穗穿设的滚压缝隙;皮带输送机,所述皮带输送机具有相对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设置于所述去壳料斗的下方,所述操作箱的内壁安装有设置于所述输入端的分选风扇和设置于所述输出端的回收吸风管,所述分选风扇与所述回收吸风管相对设置;沿水平方向安装于所述操作箱内的初磨筒,所述初磨筒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接料口和卸料口,所述初磨筒的内壁形成有磨皮颗粒,所述初磨筒内安装有输送绞龙;以及竖向安装于输送操作箱内的精磨滚筒,所述精磨滚筒通过接料管连接于所述卸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贵城杨美凤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大丰鹏诚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