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23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08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闭阀组件,包括壳体、控制盒和燃气管道,壳体内沿第一方向穿设有自闭阀阀体,燃气管道沿第二方向穿设在壳体内,控制盒内设有电路板组件,控制盒至少部分位于壳体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电路板组件穿过控制盒后与自闭阀阀体相连接;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一连接柱,燃气管道的表面设有第二连接柱,控制盒与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可拆卸连接。本申请降低了安装控制盒时壳体损坏的风险。低了安装控制盒时壳体损坏的风险。低了安装控制盒时壳体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闭阀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燃气输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自闭阀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管道燃气自闭阀安装于低压燃气系统的管道上,当管道内的供气压力出现欠压、超压时,管道燃气自闭阀不用电或其它外部动力即能自动关闭,以防止燃气泄漏,保证在停气、供气异常、胶管脱落等情况发生时的安全性。当需要重新使用时,须手动开启管道燃气自闭阀。
[0003]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为了使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引起管道燃气自闭阀关闭的原因,在传统管道燃气自闭阀的基础上还设置了用于传递信号的电路板组件,电路板组件与管道燃气自闭阀中的零件相连接,在管道燃气自闭阀关闭时能够输出相应的电信号至远端服务器,工作人员在远端服务器上可以及时查看引起管道燃气自闭阀关闭的原因,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由于电路板组件为易损件,因此还需要设置专门用于保护电路板组件的控制盒。
[0004]但是,采用相关技术中的方案,在安装控制盒时容易将自闭阀的壳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闭阀组件,本申请降低了安装控制盒时自闭阀的壳体损坏的风险。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自闭阀组件,包括壳体、控制盒和燃气管道,所述壳体内沿第一方向穿设有自闭阀阀体,所述燃气管道沿第二方向穿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盒内设有电路板组件,所述控制盒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电路板组件穿过所述控制盒后与所述自闭阀阀体相连接;
[0007]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燃气管道的表面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控制盒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可拆卸连接。
[0008]如上所述的自闭阀组件,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柱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连接柱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燃气管道上;
[0009]所述控制盒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卡接或螺纹连接。
[0010]如上所述的自闭阀组件,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柱内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柱内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螺纹孔;
[0011]所述控制盒包括控制盒底座和控制盒盖,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控制盒盖位于所述控制盒底座背离所述燃气管道的一侧;所述控制盒盖上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后固定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后固定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0012]如上所述的自闭阀组件,可选地,所述控制盒底座包括底面和垂直于所述底面的
多个侧面,多个所述侧面中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壳体设置的第一侧面;
[0013]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自闭阀阀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穿设在所述上壳体内,所述燃气管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设在所述下壳体内;
[0014]所述上壳体呈锥台状,所述第一侧面为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上壳体的侧面相适配;
[0015]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开口,所述电路板组件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自闭阀阀体相连接;
[0016]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柱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接柱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底面上设有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内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和第二通孔后固定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0017]如上所述的自闭阀组件,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上壳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燃气管道一体成型,所述第三连接柱与所述控制盒底座一体成型。
[0018]如上所述的自闭阀组件,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面上还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穿设在所述第三通孔内;
[0019]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均与所述开口相连通。
[0020]如上所述的自闭阀组件,可选地,至少部分所述底面朝向所述控制盒盖凸起以形成避让部,所述避让部套设在所述燃气管道上。
[0021]如上所述的自闭阀组件,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平面内,所述避让部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燃气管道的截面形状相适配。
[0022]如上所述的自闭阀组件,可选地,多个所述侧面中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所述避让部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0023]所述避让部包括第一避让面、第二避让面、第三避让面、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其中,所述第一避让面和第二避让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避让面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连接所述第一避让面和第三避让面,所述第二倾斜面连接所述第二避让面和第三避让面。
[0024]如上所述的自闭阀组件,可选地,所述控制盒底座朝向所述控制盒盖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控制盒盖朝向所述控制盒底座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搭接在所述凹槽内。
[0025]本申请提供一种自闭阀组件,包括壳体、控制盒和燃气管道,壳体内沿第一方向穿设有自闭阀阀体,燃气管道沿第二方向穿设在壳体内,控制盒内设有电路板组件,控制盒至少部分位于壳体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电路板组件穿过控制盒后与自闭阀阀体相连接;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一连接柱,燃气管道的表面设有第二连接柱,控制盒与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可拆卸连接。本申请通过在壳体的表面设置第一连接柱,在燃气管道的表面设置第二连接柱,并且将控制盒同时连接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上,在安装时燃气管道和壳体共同承担控制盒的连接作用力,从而降低了安装控制盒时壳体损坏的风险;并且控制盒直接连接在第一连接柱上,而非直接连接在壳体上,进一步降低了安装控制盒时壳体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自闭阀组件的结构简图;
[0028]图2为图1中省去部分零件后的结构简图;
[0029]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管道与下壳体的结构简图;
[0030]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的结构简图;
[0031]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底座的结构简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00

壳体;101

上壳体;102

下壳体;110

第一连接柱;120

导向柱;
[0034]200

控制盒;
[0035]210

控制盒底座;211

底面;212

第一侧面;2121

开口;2122

第一通孔;212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闭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盒和燃气管道,所述壳体内沿第一方向穿设有自闭阀阀体,所述燃气管道沿第二方向穿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盒内设有电路板组件,所述控制盒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电路板组件穿过所述控制盒后与所述自闭阀阀体相连接;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燃气管道的表面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控制盒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连接柱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燃气管道上;所述控制盒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卡接或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闭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内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柱内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螺纹孔;所述控制盒包括控制盒底座和控制盒盖,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控制盒盖位于所述控制盒底座背离所述燃气管道的一侧;所述控制盒盖上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后固定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后固定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闭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底座包括底面和垂直于所述底面的多个侧面,多个所述侧面中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壳体设置的第一侧面;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自闭阀阀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穿设在所述上壳体内,所述燃气管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设在所述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呈锥台状,所述第一侧面为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上壳体的侧面相适配;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开口,所述电路板组件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自闭阀阀体相连接;所述第一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芬齐研科马立波曾元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