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缆保护装置和漂浮式风电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海缆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海缆保护装置和漂浮式风电机组。
技术介绍
[0002]动态海缆从漂浮式风电机组伸出后,依次经过J型管、运动限位器、浮托装置和埋缆装置,整体呈现一个“и”字型,之后与静态海缆连接。
[0003]目前,位于动态海缆和静态海缆之间的过渡连接段的埋缆设备较为简单,海缆仅通过自身的结构强度抵御载荷变化;由于过渡连接段处于由动态载荷向静态载荷过渡的阶段,海缆的应力应变较大,而海缆自身对载荷变化的抵御能力较低,因此,位于动态海缆和静态海缆之间的过渡连接段经常出现损坏,降低了海缆的安全性,同时,由于增加了海缆的更换频次,使得漂浮式风电机组的经济性降低。
[0004]因此,如何提高海缆的安全性,并提升漂浮式风电机组的经济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缆保护装置,以提高海缆的安全性,并提升漂浮式风电机组的经济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中空结构的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内设有能够使海缆通过的海缆通道,所述保护壳体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保护壳体的第二端的直径,并且所述保护壳体自其第一端自然过渡至其第二端;设置于所述保护壳体的第一端的弹性约束件,所述弹性约束件设有中空结构的弹性圆环体,并且所述弹性圆环体的内径小于所述海缆的直径;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护壳体的第二端的紧固约束件,所述紧固约束件包括第一约束体和与所述第一约束体相对设置的第二约束体,所述第一约束体和所述第二约束体通过螺栓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约束体和所述第二约束体通过螺栓连接后形成能够压紧所述海缆的压紧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为椎体状的中空结构,并且所述保护壳体采用金属制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焊接于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紧固约束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设置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中空结构的半圆柱体,并且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圆周焊接有第一翼板,所述第一翼板所在平面沿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垂直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圆周的切平面;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圆周焊接有与所述第一翼板相对设置的第二翼板,所述第二翼板所在平面沿所述第二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垂直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圆周的切平面,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通过螺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约束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雨桐,邱旭,曾崇济,李新凯,尹铁男,李涛,文玄幍,严家涛,黄锐斌,钟应明,林育宁,黄焕良,陈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