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10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壳体、电芯、正极盖板和负极盖板,壳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电芯放置于壳体内,电芯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正极盖板上设有正极组件和注液孔,正极组件和注液孔分别位于正极盖板的两端,并在注液孔处设有注液孔密封结构。正极组件与正极极耳连接,正极盖板封装在壳体的第一端开口上。负极盖板上设有负极组件和防爆结构,负极组件和防爆结构分别位于负极盖板的两端。负极组件与负极极耳连接,负极盖板封装在壳体的第二端开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对电芯和盖板的装配更加灵活,且将多个电池组装到模组中时更利于线束的排布。池组装到模组中时更利于线束的排布。池组装到模组中时更利于线束的排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


[0001]本技术是关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二次电池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现有的二次电池,将多个电池组装到模组中时不利于线束的排布,即不利于PACK(即电芯系统)线束排布;且防爆阀的稳定性较弱。
[0003]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二次电池,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对电芯和盖板的装配更加灵活,且将多个电池组装到模组中时更利于线束的排布。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0006]壳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
[0007]电芯,其放置于壳体内,电芯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
[0008]正极盖板,其上设有正极组件和注液孔,正极组件和注液孔分别位于正极盖板的两端,并在注液孔处设有注液孔密封结构;正极组件与正极极耳连接,正极盖板封装在壳体的第一端开口上;
[0009]负极盖板,其上设有负极组件和防爆结构,负极组件和防爆结构分别位于负极盖板的两端;负极组件与负极极耳连接,负极盖板封装在壳体的第二端开口上。
[0010]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正极盖板包括正极基板和正极止动架,负极盖板包括负极基板和负极止动架;正极基板和负极基板面向电芯的一侧面均记作各自的内侧面,背对电芯的一侧面均记作各自的外侧面;正极止动架设置在正极基板的内侧面,正极组件贯穿正极基板和正极止动架;负极止动架设置在负极基板的内侧面,负极组件贯穿负极基板和负极止动架。
[0011]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防爆结构包括防爆阀,在负极基板上开设有第一防爆孔,在负极止动架上开设有与第一防爆孔正对连通的第二防爆孔;在负极基板的内侧面开设有与第一防爆孔连通且孔径增大的第一阶梯孔,防爆阀嵌设固定在第一阶梯孔内。
[0012]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负极基板的内侧面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环绕第一阶梯孔的外周设置,在负极止动架上开设有与第二防爆孔连通且孔径增大的第二阶梯孔,环形凸起能伸入第二阶梯孔中。
[0013]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负极基板的外侧面开设有与第一防爆孔连通且孔径增大的第三阶梯孔,在第三阶梯孔内嵌设固定有防爆阀贴膜,并在防爆阀贴膜上设有排气孔。
[0014]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防爆阀和防爆阀贴膜的长度方向均沿负极基板的宽度方向设置。
[0015]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正极组件包括正极压板、正极绝缘板、正极密封圈、正极铆钉和正极连接片,正极铆钉依次贯穿正极止动架、正极密封圈、正极基板和正极绝缘板并与正极压板固定连接;正极连接片与正极铆钉固接,正极极耳与正极连接片固接。
[0016]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负极组件包括负极压板、负极绝缘板、负极密封圈、负极铆钉和负极连接片,负极铆钉依次贯穿负极止动架、负极密封圈、负极基板和负极绝缘板并与负极压板固定连接;负极连接片与负极铆钉固接,负极极耳与负极连接片固接。
[0017]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注液孔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胶钉和密封片,密封胶钉能封堵于注液孔内,密封片能密封固定在正极盖板上。
[0018]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正极盖板背对电芯的一面设有正极顶盖贴片,在负极盖板背对电芯的一面设有负极顶盖贴片;在壳体的外侧包设有外包膜。
[0019]由上所述,本技术中的二次电池,壳体采用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对电芯和各盖板进行装配时操作更加灵活。同时,正极盖板上的正极端子和注液孔采用偏置设计,负极盖板上的负极端子和防爆结构也采用偏置设计,将多个电池组装到模组中时更利于线束的排布,组装效率更高,操作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0020]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二次电池的爆炸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正极盖板的爆炸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正极盖板的结构图。
[0024]图4:为图3中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负极盖板的爆炸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负极盖板的结构图。
[0027]图7:为图6中沿B

B方向的剖视图。
[0028]图8:为图7中防爆结构处的放大图一。
[0029]图9:为图7中防爆结构处的放大图二。
[0030]附图标号说明:
[0031]1、壳体;
[0032]2、电芯;21、正极极耳;
[0033]3、正极盖板;
[0034]31、正极基板;311、第一正极贯穿孔;
[0035]32、正极止动架;321、第二正极贯穿孔;
[0036]33、正极组件;331、正极压板;332、正极绝缘板;333、正极密封圈;334、正极铆钉;335、正极连接片;
[0037]34、注液孔;
[0038]35、注液孔密封结构;351、密封胶钉;352、密封片;
[0039]36、正极顶盖贴片;
[0040]4、负极盖板;
[0041]41、负极基板;411、第一负极贯穿孔;412、第一防爆孔;413、第一阶梯孔;414、环形凸起;415、第三阶梯孔;
[0042]42、负极止动架;421、第二负极贯穿孔;422、第二防爆孔;423、第二阶梯孔;
[0043]43、负极组件;431、负极压板;432、负极绝缘板;433、负极密封圈;434、负极铆钉;435、负极连接片;
[0044]44、防爆阀;45、防爆阀贴膜;46、负极顶盖贴片;
[0045]5、外包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7]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0048]壳体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
[0049]电芯2,其放置于壳体1内,电芯2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极耳21和负极极耳;
[0050]正极盖板3,其上设有正极组件33和注液孔34,正极组件33和注液孔34分别位于正极盖板3的两端,并在注液孔34处设有注液孔密封结构35;正极组件33与正极极耳21连接,正极盖板3封装在壳体1的第一端开口上;
[0051]负极盖板4,其上设有负极组件43和防爆结构,负极组件43和防爆结构分别位于负极盖板4的两端;负极组件43与负极极耳连接,负极盖板4封装在壳体1的第二端开口上。
[0052]其中,壳体1可以采用方形铝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电芯,其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正极盖板,其上设有正极组件和注液孔,所述正极组件和所述注液孔分别位于所述正极盖板的两端,并在所述注液孔处设有注液孔密封结构;所述正极组件与所述正极极耳连接,所述正极盖板封装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开口上;负极盖板,其上设有负极组件和防爆结构,所述负极组件和所述防爆结构分别位于所述负极盖板的两端;所述负极组件与所述负极极耳连接,所述负极盖板封装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开口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盖板包括正极基板和正极止动架,所述负极盖板包括负极基板和负极止动架;所述正极基板和所述负极基板面向所述电芯的一侧面均记作各自的内侧面,背对所述电芯的一侧面均记作各自的外侧面;所述正极止动架设置在所述正极基板的内侧面,所述正极组件贯穿所述正极基板和所述正极止动架;所述负极止动架设置在所述负极基板的内侧面,所述负极组件贯穿所述负极基板和负极止动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结构包括防爆阀,在所述负极基板上开设有第一防爆孔,在所述负极止动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防爆孔正对连通的第二防爆孔;在所述负极基板的内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防爆孔连通且孔径增大的第一阶梯孔,所述防爆阀嵌设固定在所述第一阶梯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极基板的内侧面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环绕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外周设置,在所述负极止动架上开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达传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