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微粒吸附聚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微粒吸附聚合物。
技术介绍
[0002]悬浮于空气中的微粒,例如花粉、病毒、屋尘、微小粒子状物质(PM2.5)等是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不期望的影响的物质。例如关于花粉,患花粉症的人在日本国内有逐年增加的倾向。对于花粉症,目前尚未确立可靠的根本性疗法。一般的花粉症对策是减少接触花粉的机会和量。另外,关于病毒和屋尘等微粒,从防止它们对人体的影响、过敏的发病等的观点出发,也期望减少接触的机会和量。进而,来源于从工厂、汽车、船舶、飞机、火山、土壤等排出的煤烟、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气体状大气污染物质等的微小粒子状物质等尘埃成为哮喘等呼吸器官疾病、过敏疾病的原因,因此期望减少接触机会和量。作为这样的对策,例如广泛进行在外出时佩戴口罩、眼镜、帽子,从而减少与花粉、病毒、屋尘、微小粒子状物质等微粒的接触等。但是,它们有时在例如进餐中、睡眠中等难以佩带,进而,也有可能由于佩带它们而妨碍视野等。因此,强烈要求能够不伴有这样的不良情况而减少与花粉、病毒、屋尘、微小粒子状物质等微粒接触的方法。
[0003]日本特开2006
‑
00214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花粉吸附防止剂,其含有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包含如下单体单元作为结构单元:具有选自磷酸甜菜碱基、羧基甜菜碱基、磺基甜菜碱基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两性离子基的单体单元和/或具有选自羧酸基、磺酸基、磷酸基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阴离子基的单体单元。另外,日本特开2004 />‑
189762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方法:使下述溶液与衣料接触并干燥后,进行将生成的固体除去的操作,由此将附着于衣料的花粉与固体一起除去,所述溶液含有(A)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且在1013.25hPa下与水的共沸温度低于100℃的有机化合物、(B)水以及(c)溶解于(A)和(B)中的至少一者且通过该溶液中的液体成分的蒸发而生成固体的固体源物质。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
002147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
‑
1897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花粉吸附防止剂,其通过对毛发或衣物等进行涂布、喷雾,从而防患于未然地、简便且积极地防止花粉对它们的附着。另一方面,在对毛发或衣物等进行涂布、喷雾的用途中,由于暂时使花粉吸附防止剂附着于毛发或衣物等涂布、喷雾对象,因此还需要能够容易地将花粉吸附防止剂类从涂布、喷雾对象除去的性质。但是,上述花粉吸附防止剂根据其聚合物结构的不同,有时容易除去性差。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了除去附着于衣料的花粉的方法。该去除方法不是积极地防止花粉吸附于对象的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对花粉、病毒、屋尘、微小粒子状物质等微粒的防吸附性能并且能够容易地从涂布、喷雾对象除去的防微粒吸附聚合物。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2]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方式。
[0013][1]一种防微粒吸附聚合物,其中,上述聚合物为至少具有酸基和氨基的聚合物(A),上述聚合物(A)的酸值在10~400mgKOH/g的范围内,上述聚合物(A)的胺值在10~400mgKOH/g的范围内,上述聚合物(A)的酸值的值V
ac
(A)和上述聚合物(A)的胺值的值V
am
(A)满足下式:V
ac
(A)/V
am
(A)=0.5~1.9。
[0014][2]一种防微粒吸附聚合物,其中,上述聚合物为包含至少具有酸基的聚合物(B1)和至少具有氨基的聚合物(B2)的共混聚合物(B),上述共混聚合物(B)的酸值在10~400mgKOH/g的范围内,上述共混聚合物(B)的胺值在10~400mgKOH/g的范围内,上述共混聚合物(B)的酸值的值V
ac
(B)和上述共混聚合物(B)中的胺值的值V
am
(B)满足下式:V
ac
(B)/V
am
(B)=0.5~1.9。
[0015][3]根据[1]所述的防微粒吸附聚合物,其中,上述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在3,000~1,000,000的范围内。
[0016][4]根据[2]所述的防微粒吸附聚合物,其中,上述共混聚合物(B)中所含的至少具有酸基的聚合物(B1)的重均分子量在3,000~1,000,000的范围内,并且至少具有氨基的聚合物(B2)的重均分子量在3,000~1,000,000的范围内。
[0017][5]根据[1]或[3]所述的防微粒吸附聚合物,其中,上述聚合物(A)为包含含羧基烯属不饱和单体和含氨基烯属不饱和单体中的至少一者作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0018][6]根据[2]或[4]所述的防微粒吸附聚合物,其中,上述聚合物(B1)为至少包含含羧基烯属不饱和单体作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上述聚合物(B2)为至少包含含氨基烯属不饱和单体作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0019][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微粒吸附聚合物,其中,微粒为选自由花粉、病毒、细菌、真菌、尘埃、酵母、原生动物、孢子、动物的皮肤碎片、蜱螨的粪便或死壳、屋尘和微小粒子状物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0020][8]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微粒吸附聚合物,其中,微粒为花粉。
[0021][9]一种微粒吸附防止剂,其包含上述防微粒吸附聚合物。
[0022]专利技术效果
[0023]上述防微粒吸附聚合物具有显著的防止微粒吸附性能。进而,上述防微粒吸附聚合物能够通过水洗涤而容易地从涂布、喷雾对象除去。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对涂布、喷雾对象暂时赋予防止微粒吸附性能的防微粒吸附聚合物。而且,本说明书中,上述防微粒吸附聚合物能够大致分为以下2种:
[0025]·
至少具有酸基和氨基的聚合物(A),以及
[0026]·
包含至少具有酸基的聚合物(B1)和至少具有氨基的聚合物(B2)的共混聚合物(B)。
[0027]以下,对聚合物(A)和共混聚合物(B)进行详述。
[0028][聚合物(A)][0029]作为防微粒吸附聚合物的1种方式的聚合物(A)为至少具有酸基和氨基这两者的聚合物(A)。具体而言,聚合物(A)为具有酸基的单体与具有氨基的单体的共聚物。而且,上述聚合物(A)的酸值在10~400mgKOH/g的范围内,上述聚合物(A)的胺值在10~400mgKOH/g的范围内,上述聚合物(A)的酸值的值V
ac
(A)和上述聚合物(A)的胺值的值V
am
(A)设为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防微粒吸附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为至少具有酸基和氨基的聚合物(A),所述聚合物(A)的酸值在10~400mgKOH/g的范围内,所述聚合物(A)的胺值在10~400mgKOH/g的范围内,所述聚合物(A)的酸值的值V
ac
(A)和所述聚合物(A)的胺值的值V
am
(A)满足下式:V
ac
(A)/V
am
(A)=0.5~1.9。2.一种防微粒吸附聚合物,所述聚合物是包含至少具有酸基的聚合物(B1)和至少具有氨基的聚合物(B2)的共混聚合物(B),所述共混聚合物(B)的酸值在10~400mgKOH/g的范围内,所述共混聚合物(B)的胺值在10~400mgKOH/g的范围内,所述共混聚合物(B)的酸值的值V
ac
(B)和所述共混聚合物(B)的胺值的值V
am
(B)满足下式:V
ac
(B)/V
am
(B)=0.5~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微粒吸附聚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路正,猿渡欣幸,山本秦平,
申请(专利权)人: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