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互感器补油装置上的过渡接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1676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互感器补油装置上的过渡接头,具体涉及一种电力互感器补油时互感器取油样口与补油装置连接的便携式互感器补油装置上的过渡接头,包括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和安装在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上的过渡接头,过渡接头与安装有锁紧螺母的接头体相连接、接头体和锁紧螺母之间安装有垫片,导杆的一端套装于锁紧螺母,导杆另一端与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的堵头螺母相适配;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过渡接头、接头体、锁紧螺母、导杆和堵头螺母共同构成一个密封的腔体;所述的接头体的外圆上安装有两个快插接头,具有用于电力系统不同规格型号、不同厂家国内外各种互感器的补油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互感器补油装置上的过渡接头,具体涉及一种电力互 感器补油时互感器取油样口与补油装置连接的便携式互感器补油装置上的过渡 接头。技术背景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高压设备,它们被广泛地应用于继电保护、 系统监测、电力系统分析等方面。目前电力系统使用的互感器基本上均采用绝 缘油作为绝缘介质,其油室中油质的好坏和油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互感器运行 安全及电力设备的安全。为保障电压电流互感器及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就必须及时对油位偏低的 互感器进行补油和油位调整。以往对互感器油室绝缘油的补充, 一般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活塞型夯泵、氮气压入或将PT/CT顶部膨胀器适当提起等方法,从互 感器上部的膨胀器直接进行人工补油,这种补油方式这不仅容易在油中混杂微 小悬浮气泡,带来PT/CT内部吸附空气或因残留空气导致假油位的问题,而且 在对电压电流互感器油室绝缘油进行维护和补油、抽油操作时还需要停电,操 作人员需要攀登到互感器的顶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系统 不同规格型号、不同厂家国内外各种互感器的补油,便于互感器取油样口与补 油装置连接的便携式互感器补油装置上的过渡接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和安装在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上的过渡接头,过渡接头与安装有锁紧螺母的 接头体相连接、接头体和锁紧螺母之间安装有垫片,导杆的一端套装于锁紧螺母,导杆另一端与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的堵头螺母相适配;被补油互感 器的取油样口座、过渡接头、接头体、锁紧螺母、导杆和堵头螺母共同构成一 个密封的腔体;所述的接头体的外圆上安装有两个快插接头;所述的与堵头螺 母相连的导杆的一端设置有油口。所述的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与过渡接 头之间、过渡接头与接头体之间、接头体和锁紧螺母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垫。 所述的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与过渡接头相连接、过渡接头与接头体相连 接、接头体与锁紧螺母相连接,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所述的密封腔体为圆 柱形或圆锥形腔体之一。所述的与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相连的过渡接头 的一端形状与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形状相配。所述的接头体采用透明式 材质。所述的导杆一端的形状与扳手类工具的形状相配,另一端形状与被补油 互感器的取油样口上的堵头螺母形状相配。所述的导杆与堵头螺母相连接的一 端,导杆的形状为开口销、内六方、内四方、外螺纹、外螺纹带凸台、外六方、 外四方、内螺纹和套筒之一。所述的垫片单边采用圆弧形状。所述的垫片双边 采用圆弧形状。本技术的过渡接头3的结构为外形为台阶轴,与接头体相连接用外 螺纹,台阶层数至少为两层;内部结构为台阶孔,与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 座1相连接,用内螺纹,台阶层数至少为两层。本技术有如下特点1、本技术配有多种规格的过渡接头和导杆,可以满足多种型号、国内 外不同厂家生产的各种互感器从取油样口补油的需求,具有对接方便、连接可 靠,工作效率高、适用范围广。2、本技术配有全透明式接头体,更便于互感器补油前管路内油中气泡 的观察,并通过油路循环彻底排除油中气泡,保证补油时互感器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顶杆的端口为开口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顶杆的端口为内六方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顶杆的端口为内四方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顶杆的端口为外螺纹带凸台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顶杆的端口为外四方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顶杆的端口为外六方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过渡接头为复合型接头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过渡接头为内螺纹型接头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过渡接头为双螺纹型接头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过渡接头为外螺纹型接头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和安装在被补 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上的过渡接头3,过渡接头3与安装有锁紧螺母7的接 头体4相连接、接头体4和锁紧螺母7之间安装有垫片6,导杆8的一端套装于 锁紧螺母7,导杆8另一端与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的堵头螺母2相适配; 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过渡接头3、接头体4、锁紧螺母7、导杆8和 堵头螺母2共同构成一个密封的腔体;所述的接头体4的外圆上安装有两个快 插接头5;所述的与堵头螺母2相连的导杆8的一端设置有油口 。所述的被补油 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与过渡接头3之间、过渡接头3与接头体4之间、接头体4和锁紧螺母7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垫。所述的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 与过渡接头3相连接、过渡接头3与接头体4相连接、接头体4与锁紧螺母7 相连接,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所述的密封腔体为圆柱形或圆锥形腔体之一。 所述的与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相连的过渡接头3的一端形状与被补油 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形状相配。所述的接头体4采用透明式材质。如图2、 3、 4、 5、 6、 7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导杆8—端的形状与扳手 类工具的形状相配,另一端形状与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上的堵头螺母形状 相配。所述的导杆8与堵头螺母相连接的一端,导杆8的形状为开口销、内六 方、内四方、外螺纹、外螺纹带凸台、外六方、外四方、内螺纹和套筒之一。如图8、 9、 10、 ll所示,本技术的过渡接头3的结构为外形为台阶 轴,与接头体相连接用外螺纹,台阶层数至少为两层;内部结构为台阶孔,与 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相连接,用内螺纹,台阶层数至少为两层;如图 所示本技术过渡接头3的形状为复合型接头、内螺纹型接头、双螺纹型 接头、外螺纹型接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依据被补油互感器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过渡接 头3和导杆8,将本技术连接在被补油互感器底部的取样口上,连接后使快 插接头5处于竖直状态。将互感器补油装置的回油口用随机配备的管子与接头 体4上方的快插接头5连接,互感器补油装置的补油口用随机配备的管子与接 头体4下方的快插接头连接。补油前的循环排气泡操作旋转导杆8使互感器的取油样口 1上的堵头螺母2到接通位置,互感器油 室内的油靠自身压力回流到本技术形成的密封腔体内,此时互感器与过渡 接头之间的少量气体被挤入本技术形成的密封腔体内。再旋转导杆8使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 1上的堵头螺母2到不通位置, 通过补油装置的循环排气泡功能排除管路及本技术形成的密封腔体内的气 泡。循环时互感器补油装置内的待补油品从互感器补油装置的补油口经管路进 入接头体4的下方快插接头,从接头体4的上方快插接头、管路回到互感器补 油装置的回油口经。补油操作旋转导杆8使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 1上的堵头螺母2到接通位置 利用补油装置的补油功能,将合格的油品从互感器补油口、管路、接头体4的下方快插接头、互感器的取油样口 1上的堵头螺母2进入被补油互感器内部。 补油完成后,用导杆8旋转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 1上的堵头螺母2到不通位置,将本技术从互感器上拆除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互感器补油装置上的过渡接头,包括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和安装在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上的过渡接头(3),其特征在于:过渡接头(3)与安装有锁紧螺母(7)的接头体(4)相连接、接头体(4)和锁紧螺母(7)之间安装有垫片(6),导杆(8)的一端套装于锁紧螺母(7),导杆(8)另一端与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的堵头螺母(2)相适配;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过渡接头(3)、接头体(4)、锁紧螺母(7)、导杆(8)和堵头螺母(2)共同构成一个密封的腔体;所述的接头体(4)的外圆上安装有两个快插接头(5);所述的与堵头螺母(2)相连的导杆(8)的一端设置有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互感器补油装置上的过渡接头,包括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和安装在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上的过渡接头(3),其特征在于过渡接头(3)与安装有锁紧螺母(7)的接头体(4)相连接、接头体(4)和锁紧螺母(7)之间安装有垫片(6),导杆(8)的一端套装于锁紧螺母(7),导杆(8)另一端与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的堵头螺母(2)相适配;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过渡接头(3)、接头体(4)、锁紧螺母(7)、导杆(8)和堵头螺母(2)共同构成一个密封的腔体;所述的接头体(4)的外圆上安装有两个快插接头(5);所述的与堵头螺母(2)相连的导杆(8)的一端设置有油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互感器补油装置上的过渡接头,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与过渡接头(3)之间、过渡接头(3)与接头体(4)之间、接头体(4)和锁紧螺母(7)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 垫。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互感器补油装置上的过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补油互感器的取油样口座(1)与过渡接头(3)相连接、过渡接头(3)与接头体(4)相连接、接头体(4)与锁紧螺母(7)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灿利郝尚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赛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