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用鼠灌胃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用鼠灌胃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灌胃的操作过程中处于应激状态的实验用鼠对实验人员自身造成伤害,灌胃针易造成大鼠口腔及食管的划伤和继发感染的问题。它由底板、固定板、固定袋、嘴部撑开器和罩壳组成;所述嘴部撑开器由外圈、内圈、压舌管和滑插立柱组成;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前端设置有球笼,固定板的背侧设置有弹性球头,所述弹性球头与球笼球铰连接;所述底板的背侧设置有滑道,嘴部撑开器通过滑插立柱滑动设置在滑道内;所述底板的下端通过绑带固定有固定袋;所述罩壳扣置在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实验用鼠灌胃固定。实验用鼠灌胃固定。实验用鼠灌胃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用鼠灌胃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用鼠灌胃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多门科学的相互融合,动物试验已经成为医药学、食品安全科学以及其他相关科学试验研究的基本方法。试验过程中,根据试验研究目的、试验动物种类及药物或食品的剂型、剂量的不同,实验用鼠在医学实验室作为实验对象被大量使用,对其进行灌胃的操作过程中抓取的方法主要是徒手抓取,在抓取实验用鼠颈背部皮肤时,处于应激状态的实验用鼠常咬伤或抓伤实验人员,对实验人员自身造成了伤害;且在灌胃过程中因大鼠急于挣脱,在未充分固定的情况下,灌胃针易造成大鼠口腔及食管的划伤和继发感染。而且在完成灌胃后实验用鼠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抗和应激反应,对实验用鼠的转移、观察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用鼠灌胃固定装置。解决灌胃的操作过程中处于应激状态的实验用鼠对实验人员自身造成伤害,灌胃针易造成大鼠口腔及食管的划伤和继发感染的问题。
[0004]本技术一种实验用鼠灌胃固定装置由底板、固定板、固定袋、嘴部撑开器和罩壳组成;所述嘴部撑开器由外圈、内圈、压舌管和滑插立柱组成,所述外圈的直径大于内圈的直径,所述外圈同轴设置在内圈的上方,所述压舌管设置在内圈的中心轴线上,所述滑插立柱通过横向连接杆竖直连接在外圈的圆周上;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前端设置有球笼,所述固定板的背侧设置有弹性球头,所述弹性球头与球笼球铰连接;所述底板的背侧设置有滑道,所述嘴部撑开器通过滑插立柱滑动设置在滑道内;所述底板的下端通过绑带固定有固定袋;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头部绑带、上体绑带和下体绑带,所述罩壳上开有四肢孔,所述罩壳上设置有绑带穿孔,所述罩壳扣置在固定板上,所述上体绑带和下体绑带分别穿过绑带穿孔进行固定。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6]本技术能够很好的将实验用鼠固定,且对实验用鼠无创伤;能够有效提高灌药效率;通过嘴部撑开器将动物头部固定,灌胃时动物头部不易摇摆挣脱,通过嘴部撑开器将动物的嘴部撑开,便于灌胃管插入。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实验用鼠灌胃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嘴部撑开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4为弹性球头与球笼的连接示意图;
[0011]图5为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之间的任意组合。
[0013]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一种实验用鼠灌胃固定装置由底板1、固定板2、固定袋3、嘴部撑开器4和罩壳5组成;所述嘴部撑开器4由外圈4
‑
1、内圈4
‑
2、压舌管4
‑
3和滑插立柱4
‑
4组成,所述外圈4
‑
1的直径大于内圈4
‑
2的直径,所述外圈4
‑
1同轴设置在内圈4
‑
2的上方,所述压舌管4
‑
3设置在内圈4
‑
2的中心轴线上,所述滑插立柱4
‑
4通过横向连接杆竖直连接在外圈4
‑
1的圆周上;底板1上设置有固定杆1
‑
1,所述固定杆1
‑
1的前端设置有球笼1
‑
2,所述固定板2的背侧设置有弹性球头1
‑
3,所述弹性球头1
‑
3与球笼1
‑
2球铰连接;所述底板1的背侧设置有滑道,所述嘴部撑开器4通过滑插立柱4
‑
4滑动设置在滑道内;所述底板1的下端通过绑带固定有固定袋3;所述固定板2上设置有头部绑带2
‑
1、上体绑带2
‑
2和下体绑带2
‑
3,所述罩壳5上开有四肢孔5
‑
1,所述罩壳5上设置有绑带穿孔5
‑
2,所述罩壳5扣置在固定板2上,所述上体绑带2
‑
2和下体绑带2
‑
3分别穿过绑带穿孔5
‑
2进行固定。
[0014]使用方法:实验用鼠的四肢穿过罩壳上的四肢孔然后通过绑绳固定,将罩壳扣在固定板上,将上体绑带和下体绑带分别穿过绑带穿孔进行固定,然后调整小鼠的头部,使小鼠口腔向上,通过头部绑带固定在固定板上,将固定板通过背侧的弹性球头固定在底板上,旋转固定板调整口腔置于嘴部撑开器下方,然后将嘴部撑开器向下滑动,嘴部撑开器的外圈在实验用鼠的外部,内圈实验用鼠牙齿的内部,使压舌管向小鼠口腔内延伸;当达到合适位置后,将灌胃管伸入向实验用鼠灌药,灌药完成后拔出灌胃管,撤走嘴部撑开器,旋转固定板使实验用鼠头部朝向固定袋的开口,解除各个固定袋,将实验小鼠送入固定袋内,稳定一段时间后取出进行医学观察。
[0015]本实施方式中弹性球头的尺寸及材料的选择只要满足能够进入球笼并卡紧,且能在球笼内滑动,又能在需要拔出时拔出即可。
[0016]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头部可以使得操作者快速找准,避免刺伤动物。
[0017]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压舌管4
‑
3为圆柱体,其末端为圆弧形。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8]如此设置前端光滑圆润,不容易引起实验用鼠的不适感。
[0019]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压舌管4
‑
3为中空圆柱体。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20]如此设置便于灌胃管的稳定伸入。
[0021]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固定杆1
‑
1设置在底板1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上。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0022]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固定板2表面设置有弹性垫。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0023]如此设置可以使罩壳及固定板对实验用鼠的固定更贴合,更有利于口腔与腹腔在一条线上。
[0024]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固定袋3为圆锥体形状双层结构,内层为棉质布料,外层为遮光材料。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0025]本实施方式利用鼠天生的趋暗性,对固定袋进行遮光设计,使实验用鼠保持安静,减少动物的反抗和应激反应,在实验用鼠进入固定袋后,由于是将固定袋通过绑带固定在底板的下端,能够防止实验用鼠退出固定袋。
[0026]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固定袋3的开口处设置有交叉绑带3
‑
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用鼠灌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实验用鼠灌胃固定装置由底板(1)、固定板(2)、固定袋(3)、嘴部撑开器(4)和罩壳(5)组成;所述嘴部撑开器(4)由外圈(4
‑
1)、内圈(4
‑
2)、压舌管(4
‑
3)和滑插立柱(4
‑
4)组成,所述外圈(4
‑
1)的直径大于内圈(4
‑
2)的直径,所述外圈(4
‑
1)同轴设置在内圈(4
‑
2)的上方,所述压舌管(4
‑
3)设置在内圈(4
‑
2)的中心轴线上,所述滑插立柱(4
‑
4)通过横向连接杆竖直连接在外圈(4
‑
1)的圆周上;底板(1)上设置有固定杆(1
‑
1),所述固定杆(1
‑
1)的前端设置有球笼(1
‑
2),所述固定板(2)的背侧设置有弹性球头(1
‑
3),所述弹性球头(1
‑
3)与球笼(1
‑
2)球铰连接;所述底板(1)的背侧设置有滑道,所述嘴部撑开器(4)通过滑插立柱(4
‑
4)滑动设置在滑道内;所述底板(1)的下端通过绑带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楠,姜文博,王晨,陈玉花,加春生,王龙,陈爽,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