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142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包括提纯罐,所述提纯罐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罐盖,且提纯罐的一侧设置有加压机构,所述提纯罐、罐盖的相接处设置有保险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通过设置的加压机构,在乳液提纯的过程中,待乳液搅拌充分后,开启气泵通过防爆软管基于加压口向提纯罐的内部加压,工作人员同时观察气压表得知提纯罐的内部气压,防止过压产生不必要的后果,防逆流安全阀避免了空气逆流,有效的保障了加压工作的正常进行,因其内部的气压过大,使乳液在释放时可自行流出,所述加压机构的实用性较高,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性能,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使用前景。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牛乳加工
,具体为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牛初乳是健康母牛产仔后72小时内所分泌的乳汁,含珍贵的活性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IgD)及丰富的乳钙质、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被誉为“21世纪免疫之王”! 研究发现,牛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能够直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补充免疫系统不足,减少呼吸道、胃肠道等发生感染的机会,并能促进小孩子大脑、骨骼、牙齿发育,使孩子能够茁壮、健康成长。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开号为CN201921835328.X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乳制品加工用提纯装置,对提纯装置进行了公开,其中不足之处在于未对罐内加压作出进一步限定以及优化建议,在上述公开专利文献内所限定的提纯装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因其内部的除菌膜以及滤网孔径过于细小,乳液无法由控制阀正常流出,须对其内部辅助施压方可顺利出液,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具备罐体加压、防爆保险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包括提纯罐,所述提纯罐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罐盖,且提纯罐的一侧设置有加压机构,所述提纯罐、罐盖的相接处设置有保险组件。
[0008]优选的,所述提纯罐的上端与罐盖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且加压机构的主体焊接于提纯罐的一侧,所述保险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提纯罐、罐盖的相接处。
[0009]优选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安装支架、气泵、防爆软管、气压表、防逆流安全阀、加压口。
[0010]优选的,所述加压口开设于罐盖的一侧,且气压表下端焊接于罐盖的一侧,所述安装支架焊接于提纯罐外壁的一侧,所述气泵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支架的上端外表面,所述防逆流安全阀可拆卸连接于加压口的上端且与之密闭连接,所述防爆软管的一端与气泵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且防爆软管的另一端与防逆流安全阀可拆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保险组件包括上夹、固定螺丝、固定螺帽、下夹与加固软垫。
[0012]优选的,所述上夹类“Z”型结构,且下夹基于提纯罐、罐盖的相接处与上夹相对称,所述上夹、下夹均分别与提纯罐、罐盖相接处的结构相契合,所述固定螺丝贯穿上夹、下夹的相邻段且均与之转动连接,且固定螺丝的外壁与固定螺帽的内壁螺纹连接,两个所述加固软垫分别粘接于上夹、下夹远离其相邻段一段的相对侧。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通过设置的加压机构,在乳液提纯的过程中,待乳液搅拌充分后,开启气泵通过防爆软管基于加压口向提纯罐的内部加压,工作人员同时观察气压表得知提纯罐的内部气压,防止过压产生不必要的后果,防逆流安全阀避免了空气逆流,有效的保障了加压工作的正常进行,因其内部的气压过大,使乳液在释放时可自行流出,所述加压机构的实用性较高,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性能。
[0016]2、该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通过设置的保险组件,在对乳液提纯之前,先将两组上夹、下夹分别贴合至提纯罐、罐盖相接处的两侧,而后将两个固定螺丝分别贯穿两组上夹、下夹的相邻段,并将两个固定螺帽分别旋至两个固定螺丝的外壁拧紧即可,加固软垫用于增大上夹、下夹与提纯罐、罐盖之间的摩擦,提高稳固效果,所述保险组件的结构简单,间接的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中保险组件的侧视剖析图。
[0020]图中:1、提纯罐;2、罐盖;3、加压机构;4、保险组件;301、安装支架;302、气泵;303、防爆软管;304、气压表;305、防逆流安全阀;306、加压口;401、上夹;402、固定螺丝;403、固定螺帽;404、下夹;405、加固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具体实施例一
[0023]本实施例是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
[0024]如图1

3所示,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包括提纯罐1,提纯罐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罐盖2,且提纯罐1的一侧设置有加压机构3,提纯罐1、罐盖2的相接处设置有保险组件4。
[0025]提纯罐1的上端与罐盖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且加压机构3的主体焊接于提纯罐1的一侧,保险组件4可拆卸连接于提纯罐1、罐盖2的相接处,加压机构3包括安装支架301、气泵302、防爆软管303、气压表304、防逆流安全阀305、加压口306,加压口306开设于罐盖2的一侧,且气压表304下端焊接于罐盖2的一侧,安装支架301焊接于提纯罐1外壁的一侧,气泵302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支架301的上端外表面,防逆流安全阀305可拆卸连接于加压口306的上端且与之密闭连接,防爆软管303的一端与气泵302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且防爆软管303的另一端与防逆流安全阀305可拆卸连接,保险组件4包括上夹401、固定螺丝402、固定螺帽403、下夹404与加固软垫405,上夹401类“Z”型结构,且下夹404基于提纯罐1、罐盖2的相接处与上夹401相对称,上夹401、下夹404均分别与提纯罐1、罐盖2相接处的结构相契合,固定螺丝402贯穿上夹401、下夹404的相邻段且均与之转动连接,且固定螺丝402的外壁与固定螺帽403的内壁螺纹连接,两个加固软垫405分别粘接于上夹401、下夹404远离其相邻段一
段的相对侧。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通过设置的加压机构3,在乳液提纯的过程中,待乳液搅拌充分后,开启气泵302通过防爆软管303基于加压口306向提纯罐1的内部加压,工作人员同时观察气压表304得知提纯罐1的内部气压,防止过压产生不必要的后果,防逆流安全阀305避免了空气逆流,有效的保障了加压工作的正常进行,因其内部的气压过大,使乳液在释放时可自行流出,加压机构3的实用性较高,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性能,且通过设置的保险组件4,在对乳液提纯之前,先将两组上夹401、下夹404分别贴合至提纯罐1、罐盖2相接处的两侧,而后将两个固定螺丝402分别贯穿两组上夹401、下夹404的相邻段,并将两个固定螺帽403分别旋至两个固定螺丝402的外壁拧紧即可,加固软垫405用于增大上夹401、下夹404与提纯罐1、罐盖2之间的摩擦,提高稳固效果,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包括提纯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纯罐(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罐盖(2),且提纯罐(1)的一侧设置有加压机构(3),所述提纯罐(1)、罐盖(2)的相接处设置有保险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纯罐(1)的上端与罐盖(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且加压机构(3)的主体焊接于提纯罐(1)的一侧,所述保险组件(4)可拆卸连接于提纯罐(1)、罐盖(2)的相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机构(3)包括安装支架(301)、气泵(302)、防爆软管(303)、气压表(304)、防逆流安全阀(305)、加压口(3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牛初乳粉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口(306)开设于罐盖(2)的一侧,且气压表(304)下端焊接于罐盖(2)的一侧,所述安装支架(301)焊接于提纯罐(1)外壁的一侧,所述气泵(302)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支架(301)的上端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友马骏翟萌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德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