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稠油低温管输内壁堵塞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142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51
一种稠油低温管输内壁堵塞测试装置,涉及石油储运实验技术领域,本新型装置包括保温外壳、注入管、稠油储罐、排出管,保温外壳两端布置有注入连接口、排出连接口,注入连接口、注入管、稠油储罐、排出管、排出连接口依次相连接,注入管上布置有电控阀、增压泵、流量计,排出管上布置有电控阀、压力传感器,保温外壳表面布置有制冷机、控制箱,其内部布置有制冷板、测试输油管,保温外壳顶部布置有上盖板,上盖板底面布置有摄像头,控制箱表面布置有触摸显示屏,其内部布置有存储器、主控板、变频器,主控板上布置有处理器、数据转换器、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本新型装置可人工调频制冷、实时视频记录、实验精度高,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物力成本。物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稠油低温管输内壁堵塞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储运实验
,具体涉及一种稠油低温管输内壁堵塞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稠油是一种富含胶质和沥青质的多烃类复杂混合物,特点是密度高、粘度大、流动性差,在我国,稠油一般又可分为普通稠油、特稠油和超稠油三类,我国辽河、胜利、新疆、大港及渤海等油田稠油资源丰富,目前已经投入大规模开采,随着常规原油的不断开采,其储量和产量不断下降,为满足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稠油开发生产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0003]通常稠油含胶质、沥青质越多,其密度越高,粘度越大。胶质、沥青质分子含有可形成氢键的羟基、胺基、羧基、羰基等,稠油中胶质分子之间、沥青质分子之间及二者之间有强烈的氢键。沥青质分子的芳杂稠环平面相互重叠堆砌在一起并被极性基团之间的氢键所固定,堆积起来成微粒,再聚集为大小不同的沥青质胶束。胶质分子以芳杂稠环平面在沥青质粒子表面重叠堆砌,被氢键固定,形成对沥青质粒子的包覆层。粒子之间也可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分子量很大的胶束,造成了稠油高粘度。
[0004]然而在稠油开采至地面后进行管输时,由于其内部的胶质、沥青质的作用,会导致输油管道堵塞,在冬季尤为明显,然而市面上并未有专门针对稠油低温管输内壁堵塞的测试装置,目前在进行测试时,通常为实验工作人员制备出简易的回流管,将回流管放入低温恒温箱中进行循环回流测试,实验的精度得不到保证,并且实验数据也不准确,无法实时记录堵塞过程,并且简易回流管在使用时极易漏油,会导致实验失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0005]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稠油低温管输内壁堵塞测试装置,可人工调频制冷、实时记录堵塞发生的过程、实验精度高,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装置提出一种稠油低温管输内壁堵塞测试装置,其装置造价低、模拟温度调节方便、可按需实验不同类型稠油,通过触摸显示屏、控制器、变频器、制冷机、制冷板的协同作用,可极为方便的人工调频制冷,通过摄像头、存储器的协同作用,可实时记录堵塞发生的过程,测试装置可实时记录温度、压力、流量数据,实验精度高,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稠油低温管输内壁堵塞测试装置,本技术装置包括保温外壳、注入管、稠油储罐、排出管,所述保温外壳两端布置有注入连接口、排出连接口,所述注入管两端与注入连接口、稠油储罐相连接,所述排出管两端与排出连接口、稠油储罐相连接,所述注入管上布置有电控阀、增压泵、流量计,所述排出管上布置有电控阀、压力传感器。
[0008]所述保温外壳表面布置有制冷机、控制箱,所述保温外壳内部布置有制冷板、测试输油管,所述制冷板布置于测试外壳内壁,所述测试输油管两端与注入连接口、排出连接口
相连接,所述保温外壳顶部布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底面布置有摄像头。
[0009]所述稠油储罐包括特氟龙储罐、特氟龙顶盖、注入连接管、排出连接管,所述特氟龙储罐顶部布置有特氟龙顶盖,所述特氟龙储罐侧壁顶部布置有注入连接管,所述特氟龙储罐侧壁底部布置有排出连接管,所述注入连接管、排出连接管上布置有阀门,所述注入连接管与注入管相连接,所述排出连接管与排出管相连接。
[0010]所述控制箱表面布置有触摸显示屏,所述控制箱内部布置有存储器、主控板、变频器,所述主控板上布置有处理器、数据转换器、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所述数据转换器通过数据电缆与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摄像头、温度传感器相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数据电缆与数据转换器、触摸显示屏、控制器、存储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缆与电控阀、增压泵、变频器相连接,所述变频器通过电缆与制冷机相连接。
[0011]所述保温外壳的规格可根据实际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0012]所述注入管、排出管材质为不锈钢,其内壁布置有防腐层。
[0013]所述注入连接口用于将注入管与测试输油管密封连接。
[0014]所述排出连接口用于将排出管与测试输油管密封连接。
[0015]所述测试输油管为透明材质。
[0016]所述制冷机、制冷板用于为保温外壳内部制冷。
[0017]所述电控阀用于获取控制器控制信号,控制其开启/关闭。
[0018]所述增压泵用于获取控制器控制信号,控制其开启/关闭。
[0019]所述流量计用于实时获取流量数据,并发送至数据转换器。
[0020]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获取压力数据,并发送至数据转换器。
[0021]所述温度传感器使用时将温感探头插入保温外壳内部,用于实时获取保温外壳内部温度数据,并发送至数据转换器。
[0022]所述上盖板与保温外壳通过卡扣密封连接。
[0023]所述摄像头用于实时获取测试输油管图像数据,并发送至数据转换器。
[0024]所述数据转换器使用时实时获取流量计、摄像头、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信号,并转为常规信号后发送至处理器。
[0025]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流量数据、温度数据、压力数据、视频信息,并存储至存储器,并将流量数据、温度数据、压力数据投放至触屏显示器,用于接收触屏显示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控制器,来控制电控阀的开启/关闭、增压泵的开启/关闭、变频器的输出功率。
[0026]技术装置使用时需连接专用电源。
[0027]本技术实施例工作流程分为以下步骤:
[0028]步骤一:首先确定目标测试稠油种类,将测试稠油放入稠油储罐内部。
[0029]步骤二:通过触摸显示屏控制技术装置制冷,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保温外壳内部温度信息。
[0030]步骤三:当温度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注入管、排出管上的电控阀开启,控制增压泵开启,将稠油储罐内部测试稠油排入注入管、测试输油管、排出管、稠油储罐以此形成循环测试回路。
[0031]步骤四:通过流量计实时记录流量数据、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记录压力数据、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记录温度数据、通过摄像头实时记录视频数据。
[0032]步骤五:当循环测试回路压力达到预设值时,表示测试输油管内已形成大量堵塞物。
[0033]步骤六:关闭电控阀、增压泵,将测试输油管取出观察,将存储器中记录实验数据取出观察。
[0034]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稠油低温管输内壁堵塞测试装置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装置造价低、模拟温度调节方便、可按需实验不同类型稠油,通过触摸显示屏、控制器、变频器、制冷机、制冷板的协同作用,可极为方便的人工调频制冷,通过摄像头、存储器的协同作用,可实时记录堵塞发生的过程,测试装置可实时记录温度、压力、流量数据,实验精度高,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低温管输内壁堵塞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外壳(1)、注入管(3)、稠油储罐(4)、排出管(6),所述保温外壳(1)两端布置有注入连接口(2)、排出连接口(5),所述注入管(3)两端与注入连接口(2)、稠油储罐(4)相连接,所述排出管(6)两端与排出连接口(5)、稠油储罐(4)相连接,所述注入管(3)上布置有电控阀(9)、增压泵(10)、流量计(11),所述排出管(6)上布置有电控阀(9)、压力传感器(12);所述保温外壳(1)表面布置有制冷机(7)、控制箱(8),所述保温外壳(1)内部布置有制冷板(13)、测试输油管(14),所述制冷板(13)布置于测试外壳内壁,所述测试输油管(14)两端与注入连接口(2)、排出连接口(5)相连接,所述保温外壳(1)顶部布置有上盖板(15),所述上盖板(15)底面布置有摄像头(16);所述稠油储罐(4)包括特氟龙储罐(18)、特氟龙顶盖(19)、注入连接管(20)、排出连接管(21),所述特氟龙储罐(18)顶部布置有特氟龙顶盖(19),所述特氟龙储罐(18)侧壁顶部布置有注入连接管(20),所述特氟龙储罐(18)侧壁底部布置有排出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羕李燕波李雨泽许月涵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市振和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