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层和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层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因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人机交流的效率,而倍受用户青睐;另一方面,承载有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例如可折叠显示装置),不仅方便携带,还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也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关注。
[0003]可折叠显示装置通过增加显示面板的尺寸来达到提升观看体验的效果,相比于与经折叠后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具有同等尺寸的非可折叠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可折叠显示装置中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尺寸可以增加两到三倍,甚至更多。然而,随着显示面板尺寸的增加,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功耗也随之增加,使得可折叠显示装置面临待机时间短,需要频繁充电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功耗成为目前显示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可折叠显示装置中的待机时间短、需要频繁充电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层,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触控区和第二触控区;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触控区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条,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条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多条第一触控走线,一条第一触控走线与至少一个第一触控电极条耦接;位于所述第二触控区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条,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条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多条第二触控走线,一条第二触控走线与至少一个第二触控电极条耦接;其中,一个第一触控电极条与一个第二触控电极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齐,且二者不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齐的一个第一触控电极条和一个第二触控电极条各自耦接的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的电阻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齐的一个第一触控电极条和一个第二触控电极条各自耦接的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的长度相等,宽度也相等;或者,一个第一触控电极条所耦接的第一触控走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条对齐的第二触控电极条所耦接的第二触控走线的长度和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每条第二触控走线均位于所述第二触控区远离所述第一触控区的一侧,一条第二触控走线包括至少两个部分,所述至少两个部分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条中的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条各自耦接的第一触控走线的宽度,随着各自耦接的第一触控走线的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和/或,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条中的至少两个第二触控电极条各自耦接的第二触控走线的宽度,随着各自耦接的第二触控走线的长度的增大而增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一条第一触控走线包括沿所述触控层的厚度方向分布且相耦接的第一子触控走线和第二子触控走线;和/或,一条第二触控走线包括沿所述触控层的厚度方向分布且相耦接的第三子触控走线和第四子触控走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触控区和所述第二触控区中的多个第三触控电极条,所述多个第三触控电极条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多条第三触控走线,一个第三触控电极条与至少一条第三触控走线耦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触控区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远离所述第一触控区的第一触控边沿,和与所述第一触控边沿相邻的第二触控边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赐,文平,杨富强,罗昶,曾扬,张顺,王裕,王威,张元其,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