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软包铝塑电池外形处理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软包电池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包铝塑电池外形处理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绿色环保,循环寿命长、倍率性能及安全可靠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储能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动力电芯产品。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客户对锂离子电芯的能量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为进一步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目前,业内专利技术了一种单侧边双前沿结构的软包铝塑电池。然而,由于软包铝塑电池外壳是铝塑外壳(即壳体是一层铝塑膜),不像铝壳电池的外壳是冲压成型的铝壳,故而需要对其外形进行处理,使其尽量接近于要求的形状(例如长方体形状),以匹配相关电子产品。
[0004]目前,对单侧边双前沿结构的软包铝塑电池的外形所进行的整形处理,具体包括弯折前沿操作以及弯折侧边小角操作,这些操作目前是通过手动操作实现的,图1、图2分别为单侧边双前沿结构的软包铝塑电池,在整形前后的示意图。在图1、图2中,对于软包铝塑电池100,整形前的前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软包铝塑电池外形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定位夹紧结构和整形模块;电池定位夹紧结构,用于在整形过程中,对软包铝塑电池(100)进行定位夹紧操作,并且能够驱动电池折前沿结构和折侧边小角结构相对运动;软包铝塑电池(100)的铝塑外壳一端,具有整形前的前沿(21)、整形前的第一侧边(22)以及整形前的第二侧边(23);整形前的第一侧边(22)以及整形前的第二侧边(23),分别位于整形前的前沿(21)的两侧;整形模块,包括上下分布的电池折侧边小角结构和电池折前沿结构;整形模块,用于在电池定位夹紧结构对软包铝塑电池(100)进行定位夹紧后,在电池定位夹紧结构的驱动下,由电池折侧边小角结构对软包铝塑电池(100)的整形前的前沿(21)进行垂直向上的弯折操作,并在该弯折操作的过程中,由整形前的前沿(21)带动整形前的第一侧边(22)以及整形前的第二侧边(23)进行朝向内侧方向的收拢动作,以及当整形前的前沿(21)向上翻折到与软包铝塑电池(100)的端面相贴合时,再由电池折前沿结构配合电池折侧边小角结构一起对整形前的第一侧边(22)以及整形前的第二侧边(23)进行朝向软包铝塑电池(100)端面内侧方向的折角动作,最终完成折前沿和折侧边小角操作;对于电池定位夹紧结构,其包括装置底座(101);装置底座(101)的顶部后侧,垂直设置有装置后箱体(102);装置底座(101)的顶部前侧正上方,设置有水平分布的底板(16);底板(16)的顶部,设置有仿型定位板(11);仿型定位板(11)的顶部,设置有横向分布的软包铝塑电池限位槽;软包铝塑电池限位槽的左右侧开口;软包铝塑电池限位槽内,用于横向放置软包铝塑电池(100);仿型定位板(11)的正上方,设置有电池压紧块(12);电池压紧块(12)的顶部中心位置,通过一根垂直分布的压紧块支撑柱(120),与水平分布的支撑板(150)的底部中心位置相连接;支撑板(150)的顶部,固定连接水平分布的压紧连接板(15);压紧连接板(15)的后侧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导向块(151);每个限位导向块(151)上设置有一个导向通孔,每个导向通孔中垂直贯穿通过一根导向柱(104);每根导向柱(104)的外壁,在位于装置底座(101)的顶面与限位导向块(151)的底面之间的部分,套有螺旋型的第一弹簧;导向柱(104)的顶部,与装置后箱体(102)的顶部固定连接;导向柱(104)的底部,与装置底座(101)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压紧连接板(15)的左侧底部,与垂直分布的第一连杆(14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141)的下端,与第二连杆(142)的前端相铰接;第二连杆(142)的后端,与一个横向分布的把手连接轴(105)固定连接;装置后箱体(102)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106);把手连接轴(105)的左端部,与装置后箱体(102)左侧内壁的轴承(106)的内圈相连接;把手连接轴(105)的右端,与装置后箱体(102)右侧内壁的轴承(106)的内圈相连接,并
且手连接轴(105)的右端在横向贯穿该轴承(106)的内圈后,与一个把手(13)的下端部固定连接;底板(16)在仿型定位板(11)的左侧,开有一条纵向分布且上下贯通的整形加工操作槽(103);对于整形模块,其包括电池折前沿结构和电池折侧边小角结构;电池折前沿结构,包括两个折角功能件(42);电池折侧边小角结构,包括一个折前沿功能件(41)和两个轨道导向块(43);对于电池折前沿结构,两个折角功能件(42)的顶部,分别与一个功能连接件(44)的底部相连接;每个功能连接件(44)的顶部,分别与一个滑块(42)相连接;两个滑块(42),与一根纵向分布的导轨(43)的底部相滑动配合,即组成线性滑轨结构;导轨(43)的顶部,设置在电池定位夹紧结构中的压紧连接板(15)的底部;两个折角功能件(42)的底面,为水平的平面;两个折角功能件(42),为前后对称分布;两个折角功能件(42),与电池定位夹紧结构中的整形加工操作槽(103)正对应设置;对于电池折侧边小角结构,折前沿功能件(41),与电池定位夹紧结构中的整形加工操作槽(103)正对应设置;折前沿功能件(41)的顶部平面,为水平的平面;折前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素良,郑晓玲,张宏芳,贾学恒,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