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运动障碍训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84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运动障碍训练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后侧连接有横梁和底座;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设置有滑轨;第一半环,所述第一半环的内环面上安装有固定齿环;第二半环,所述第二半环和所述第一半环的外环面上均固定有所述连接块;第三半环,安装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三半环的内部形成第三环槽;第四半环,平行固定在所述第三半环的正下方;座椅,安装于所述升降机的顶端;转轴,所述转轴贯穿套管。该神经内科运动障碍训练设备,利用第一半环、第二半环、第三半环和第四半环的相互组合,构成多种训练模式,不仅能满足患者肢体的训练需求,增强了训练效果,同时方便进行切换,可以有效节省时间。可以有效节省时间。可以有效节省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运动障碍训练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训练设备相关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运动障碍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运动障碍是指随意运动兴奋、抑制或不能由意志控制的现象,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外伤等,神经内科运动障碍患者大多伴有下肢体不灵敏或偏瘫等症状,适当的进行康复训练可降低疾病带来的后遗症,保持肢体的正常机能。
[0003]目前常用的运动障碍训练设备的训练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对患者肢体的全面训练需求,导致患者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多次更换训练设备,不仅过程较为麻烦,耗费了大量时间,而且训练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市场空白,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运动障碍训练设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运动障碍训练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常用的运动障碍训练设备的训练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对患者肢体的全面训练需求,导致患者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多次更换训练设备,不仅过程较为麻烦,耗费了大量时间,而且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运动障碍训练设备,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后侧连接有横梁和底座,所述支撑架上插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穿过所述支撑架与连接块相连;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安装有升降机,所述底座的后端连接立柱;第一半环,所述第一半环的内环面上安装有固定齿环,所述第一半环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块和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上插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握把和马达;第二半环,所述第二半环和所述第一半环的外环面上均固定有所述连接块,所述第二半环的内部安装有电磁块和弹簧,所述电磁块上固定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腿板;第三半环,安装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三半环的内部形成第三环槽,所述第三半环与第二圆柱齿轮位于同一高度;第四半环,平行固定在所述第三半环的正下方,所述第四半环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磁块和第二移动块,所述第四半环与第三圆柱齿轮位于同一高度;座椅,安装于所述升降机的顶端,所述座椅的右侧扶手上安装有控制面板;转轴,所述转轴贯穿套管,所述套管上套装有第二圆柱齿轮和第一锥齿轮,所述套管下方的所述转轴上套装有第二锥齿轮和第三圆柱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
轮均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呈U型结构,所述支撑架的竖直部后端对称连接有所述横梁,所述支撑架的水平部后端中部连接有所述底座,所述主轴贯穿所述的竖直部,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和链轮相连,所述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在一起。
[0008]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开设有弧形结构的安装槽,所述第三半环和所述第四半环穿过对应的所述安装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环的上下两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底槽,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底槽,所述握把上安装有第一弹力带,所述握把和所述马达分别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底槽,所述马达和所述底槽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杆上套装有第一圆柱齿轮,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与所述固定齿环相啮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环的内部形成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安装有弹片和触头,所述隔板两侧的所述第一环槽内对称安装有所述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外端连接所述第一磁块,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内环面上凸齿,所述第一移动块与所述第二圆柱齿轮相适配。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半环的顶面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杆穿出所述第二限位槽连接所述腿板,所述腿板上安装有第二弹力带,所述第二半环的内部形成有第二环槽,所述电磁块与所述弹簧相连,所述电磁块靠近所述第二半环的端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环、所述第二半环、所述第三半环和所述第四半环的形状尺寸均相同,所述第四半环的内部形成有第四环槽,所述第三半环和所述第四半环的内环面端口处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圆柱齿轮和所述第三圆柱齿轮,所述第三圆柱齿轮与所述第二移动块相啮合,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磁块。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横梁,所述传动轴上套设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转轴和所述套管。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神经内科运动障碍训练设备,结构设置合理,利用第一半环、第二半环、第三半环和第四半环的相互组合,构成多种训练模式,不仅能满足患者肢体的训练需求,增强了训练效果,同时方便进行切换,可以有效节省时间,利用弹片和触头接触产生电性号,实现对患者训练进行记录,便于针对性调整患者的训练方案;1、在第一半环内安装第一移动块,第一移动块随握把的开合沿第一半环进行往复运动,当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构成整圆结构时,第一移动块末端的第一磁块推动电磁块运动,使腿板带动小腿进行开合运动,当第一半环与第三半环构成整圆结构时,第一移动块带动第二圆柱齿轮转动,使第三圆柱齿轮转动带动第二移动块,第二移动块末端的第二磁块推动电磁块运动,使腿板带动大腿进行开合运动,当第一半环绕主轴转动时,链轮和链条带动第二半环绕主轴转动,实现屈膝运动效果;2、利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传动,使套管与转轴反向转动,实现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的反向运动;3、本设备中的座椅安装在升降机上,升降机能沿底板上的滑轨滑动,不仅能适应不同患者的差异,同时便于根据运动模式进行高度调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第一半环和第三半环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第二半环和第四半环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转轴结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图5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握把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腿板示意图。
[0016]图中:1、支撑架;2、底座;3、立柱;4、第一半环;5、第二半环;6、第三半环;7、第四半环;8、座椅;9、转轴;101、横梁;102、主轴;103、连接块;104、链轮;105、链条;201、滑轨;301、安装槽;401、固定齿环;402、第一限位槽;403、握把;404、第一弹力带;405、第一磁块;406、第一连杆;407、第一圆柱齿轮;408、马达;409、第一移动块;410、第一环槽;411、底槽;412、隔板;413、弹片;414、触头;501、第二限位槽;502、腿板;503、电磁块;504、第二连杆;505、弹簧;506、第二环槽;507、第二弹力带;601、第三环槽;701、第四环槽;702、第二磁块;703、第二移动块;801、升降机;802、扶手;803、控制面板;901、第二圆柱齿轮;902、第三圆柱齿轮;903、套管;904、第一锥齿轮;905、第二锥齿轮;906、传动轴;907、安装架;908、第三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运动障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后侧连接有横梁(101)和底座(2),所述支撑架(1)上插接有主轴(102),所述主轴(102)穿过所述支撑架(1)与连接块(103)相连;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面上设置有滑轨(201),所述滑轨(201)上安装有升降机(801),所述底座(2)的后端连接立柱(3);第一半环(4),所述第一半环(4)的内环面上安装有固定齿环(401),所述第一半环(4)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块(405)和第一移动块(409),所述第一移动块(409)上插接有第一连杆(406),所述第一连杆(406)的两端分别连接握把(403)和马达(408);第二半环(5),所述第二半环(5)和所述第一半环(4)的外环面上均固定有所述连接块(103),所述第二半环(5)的内部安装有电磁块(503)和弹簧(505),所述电磁块(503)上固定有第二连杆(504),所述第二连杆(504)的另一端连接腿板(502);第三半环(6),安装于所述立柱(3)上,所述第三半环(6)的内部形成第三环槽(601),所述第三半环(6)与第二圆柱齿轮(901)位于同一高度;第四半环(7),平行固定在所述第三半环(6)的正下方,所述第四半环(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磁块(702)和第二移动块(703),所述第四半环(7)与第三圆柱齿轮(902)位于同一高度;座椅(8),安装于所述升降机(801)的顶端,所述座椅(8)的右侧扶手(802)上安装有控制面板(803);转轴(9),所述转轴(9)贯穿套管(903),所述套管(903)上套装有第二圆柱齿轮(901)和第一锥齿轮(904),所述套管(903)下方的所述转轴(9)上套装有第二锥齿轮(905)和第三圆柱齿轮(902),所述第一锥齿轮(904)和所述第二锥齿轮(905)均与第三锥齿轮(908)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运动障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呈U型结构,所述支撑架(1)的竖直部后端对称连接有所述横梁(101),所述支撑架(1)的水平部后端中部连接有所述底座(2),所述主轴(102)贯穿所述的竖直部,所述主轴(10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103)和链轮(104)相连,所述链轮(104)之间通过链条(105)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运动障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上开设有弧形结构的安装槽(301),所述第三半环(6)和所述第四半环(7)穿过对应的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元贞秦晋辉胡义平张青王晓丽席自中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