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离子液体刷表面接枝改性的抗生物污染PVDF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离子液体刷表面接枝改性的抗生物污染PVDF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膜
技术介绍
[0002]膜分离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处理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多样和应用范围广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物去除和资源回收等领域。在膜系统运行过程中,膜污染问题严重影响膜使用寿命,是膜分离技术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其中,微生物在膜表面的黏附与增殖所形成的生物污染,其污染过程复杂,严重影响膜的分离与通量性能。由于具有较高的操作效率,制备能够抑制或者杀灭细菌的功能化抗菌膜来缓解生物污染与水预处理、膜清洗和优化操作条件等方式相比更具有吸引力,最重要的是功能化抗菌膜材料可以在粘附初期杀灭细菌,防止生物膜的形成,从而从根本上缓解生物污染现象。
[0003]目前,多肽、银、碳基纳米材料和阳离子聚合物等已被证明是有效的抗菌剂。然而在膜分离
中,理想的抗菌剂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抗菌效率,还需要具有稳定性、广谱抗菌活性、长效性、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离子液体刷表面接枝改性的抗生物污染PVDF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咪唑类离子液体在PVDF超滤膜表面通过ATRP方法形成聚离子液体刷制备而成;所述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结构如下所示:所述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烷基链长度n为4
‑
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充分干燥后的聚偏氟乙烯粉末、致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于溶剂N,N
‑
二甲基甲酰胺中,于60℃下水浴搅拌溶解8
‑
12h,形成均一稳定的聚偏氟乙烯铸膜液;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铸膜液真空脱泡1
‑
2h,并静置24h以上以完全去除铸膜液中的气泡;步骤3:用乙醇喷湿无纺布,然后将步骤2处理后的铸膜液倾倒于湿润后无纺布上,避免气泡产生,于温度25℃、湿度55%的条件下,用刮刀缓慢匀速地在碳布上刮膜,空气中静置10
‑
30s后于凝固浴中分相成PVDF超滤膜;步骤4:将PVDF超滤膜依次用去离子水、乙醇、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将清洗后的膜放入NaOH溶液中,60℃水浴加热1
‑
1.5h,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中性,得到表面含有羟基的PVDF超滤膜;步骤5:将步骤4制得的表面含有羟基的PVDF超滤膜在甲醇中浸泡除去残留的水分,然后置于装有二氯甲烷和三乙胺的圆底烧瓶中,通入高纯氮除去体系内氧气,然后逐滴加入2
‑
溴异丁酰溴,冰浴反应18h,反应结束后将膜用甲醇、去离子水清洗,得到表面有引发位点的PVDF超滤膜;步骤6:将3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