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80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支架,轴承部和机械密封,所述轴承部包括上轴承部和下轴承部;所述机械密封沿传动轴的轴向位于所述上轴承部和下轴承部之间;所述下轴承部包括下轴承壳体和下轴承,下轴承壳体具有干井结构,下轴承整体置于干井结构内部并浸油润滑。有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具有立式传动机构的设备的使用可靠性,大大降低了维修或更换易损件的频率,从而保障设备长周期运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包括搅拌机、立式泵等各种设备。立式泵等各种设备。立式泵等各种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传动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立式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及石化行业,反应釜上多配有搅拌机;如大家所知,搅拌机属于动设备范畴,而在搅拌机的使用过程中,轴承和密封机构通常是最容易损坏的,相应的则需提供备品备件的,以便于损坏时及时更换。否则,由于反应釜多串联使用,一旦搅拌机及其相应零配件出现故障或损坏,不仅影响相应生产环节及后续生产环节,更有甚者,可能造成全线停工停产,从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鉴于此,比如国内某化工企业的PTA项目,反应釜的搅拌机均采用国外进口设备,一套反应釜设备采购金额高达1000万人民币,其主要目的即在于避免前述的停工停产所带来的严重损失。
[0003]也即包括化工及石化等生产企业,对于设备的大修期就要求的越来越长;有些化工企业要求的大修期由三年调整到四年,甚至更长;这也就意味着对于相应的动设备的长周期运行以及易损件的快速更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4]再者,有些化工物料,诸如聚酯、胶黏剂、橡胶等,在停止搅拌时会出现凝固、变质、结晶等现象,而造成整罐物料无法使用。由此在再次使用前只能通过人工清理罐体内部的相应物料;而在此之前需要对罐体进行氮气置换,且进入罐体内的维修人员还需佩戴防毒面具,手续非常繁琐,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如此也就对动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如何实现便捷快速维修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5]还有,一些企业的厂房空间布局有限,搅拌机是与容器在室外安装好后整体吊装进厂房内,而厂房的内部空间高度实则无法完成整机的拆卸维修;则当相应的设备需在线维修更换备件时,对于设备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0006]以搅拌机的传动机构为例,在目前市场上,通常包括单支点、双支点和无支点结构。对于立式传动轴而言,轴上需要有两个支点才能保证正常运转。所谓单支点,是指在支架内部有一个轴承作为支点,而密封机构则成为另一个支点;所谓双支点,是指在支架内部有沿传动轴的轴向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轴承作为支点;而所谓无支点结构,是指在支架内部没有轴承作为支点,而是靠驱动机构内部轴承和密封机构作为支点。可见,在上述三种情况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搅拌机的支架内部轴承支点在反应釜外部,相应的密封机构或为下部支点,或位于下部支点的下方而成为事实上的下部支点。
[0007]结合附图,对上述情形下机械密封的受力分析及支点构成如下:搅拌机的立式传动机构,为单支点结构C1,如图1所示,所谓单支点是指其支架内轴承C1

21。立式搅拌轴C1

1转动时,叶轮推动液体所产生的径向力F首先作用于机械密封内轴承C1

31,则所述机械密封内轴承C1

31相当于另一个事实上的支点;此时,所述单支点结构C1的搅拌轴的支点构成即为:机械密封内轴承C1

31+支架内轴承C1

21。
[0008]另有搅拌机的立式传动机构,为双支点结构C2,如图2所示,所谓双支点是指其支架内沿轴向相隔一定距离的具有上下两个轴承,即支架内轴承(a)C2

21和支架内轴承(b)
C2

22;机械密封C2

3位于所述两个支架内轴承的下方。当立式搅拌轴C2

1转动时,叶轮推动液体所产生的径向力F首先作用在机械密封内轴承C2

31上,此时,机械密封内轴承C2

31相当于一个支点,位于所述支架C2

2较靠下位置的支架内轴承(b)C2

22成为另一个支点,而所述支架C2

2较靠上位置的支架内轴承(a)C2

21成为了辅助支点。此时,所述双支点结构C2的搅拌轴的支点构成即为:机械密封内轴承C2

31+支架内轴承(b)C2

22。
[0009]再者,如图3所示,是为无支点结构的力分析:再有搅拌机的立式传动机构,为无支点结构C3,如图3所示,因其支架C3

2内没有轴承作为支点,故谓之“无支点”;所述无支点结构C3中,由驱动机构内轴承C3

41和机械密封内轴承C3

31分别作为支点。当立式搅拌轴C3

4转动时,叶轮推动液体所产生的径向力F首先作用在机械密封内轴承C3

31上,机械密封内轴承C3

31相当于一个支点,驱动机构内轴承C3

41作为另一个支点。所述无支点结构C3的搅拌轴的支点构成:机械密封内轴承C3

31+驱动机构内轴承C3

41。
[0010]综上,上述无论单支点结构,双支点结构,无支点结构形式的立式传动机构,其机械密封内轴承始终都要承受搅拌轴的径向力F;但同时我们也知道,机械密封内轴承的设计目的旨在保护机械密封内部动静环,而非用以承受搅拌轴的径向载荷;如此,也就点出了为何搅拌机在使用过程中最容易损坏的部件就是机械密封(通常情况下搅拌机的机械密封的设计寿命一般为8000小时):其主要原因即为考虑到立式搅拌轴及其所受径向力对于机械密封的影响;如此也就使得搅拌机的维修频率大大提高,这无疑也将增加更多不可靠因素;与搅拌机相类似的,立式泵的传动机构亦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公开一种具有更高的使用可靠性的立式传动机构,可将其应用于包括搅拌机、立式泵等机械设备中,以保障设备长周期运行,降低维修频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支架,轴承部和机械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部包括上轴承部和下轴承部;所述机械密封沿传动轴的轴向位于所述上轴承部和下轴承部之间;所述上轴承部包括上轴承壳体及上轴承;所述上轴承壳体,其设置有所述上轴承的安装位D1并连接和支撑于所述支架的上端;所述上轴承,其内圈安装于所述传动轴上部,外圈安装于所述安装位D1;所述下轴承部包括下轴承壳体和下轴承;所述下轴承壳体,其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下部,具有与所述传动轴同轴的双层套环式干井结构,即由双层套环围合并于两层套环间封底(即为井底部位)而成,一般而言,其外环高度大于其内环高度;所述干井结构外环的内壁设置有所述下轴承的安装位D2,其内环的外壁与所述传动轴之间有间隙Δs;所述下轴承,其整体置于所述干井结构内(即所述下轴承的上缘低于所述干井结构的内环和外环高度)部并浸油润滑,所述下轴承的内圈安装于支撑臂,其外圈安装于所述安装位D2;所述支撑臂是与所述传动轴同轴的环座结构,包括基座与环部,所述基座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环部插入所述干井结构内部用
以安装所述下轴承的内圈。
[0013]具体的,所述上轴承采用兼可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的轴承,如调心滚子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支架,轴承部和机械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部包括上轴承部和下轴承部;所述机械密封沿传动轴的轴向位于所述上轴承部和下轴承部之间;所述上轴承部包括上轴承壳体及上轴承;所述上轴承壳体,其设置有所述上轴承的安装位D1并连接和支撑于所述支架的上端;所述上轴承,其内圈安装于所述传动轴上部,外圈安装于所述安装位D1;所述下轴承部包括下轴承壳体和下轴承;所述下轴承壳体,其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下部,具有与所述传动轴同轴的双层套环式干井结构;所述干井结构外环的内壁设置有所述下轴承的安装位D2,其内环的外壁与所述传动轴之间有间隙Δs;所述下轴承,其整体置于所述干井结构内部并浸油润滑,所述下轴承的内圈安装于支撑臂,其外圈安装于所述安装位D2;所述支撑臂是与所述传动轴同轴的环座结构,包括基座与环部,所述基座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环部插入所述干井结构内部用以安装所述下轴承的内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采用兼可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的轴承;所述下轴承采用可承受径向力的轴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井结构内的润滑油采用白油或全氟聚醚润滑油;且所述润滑油的添加量足以浸没所述下轴承且低于所述干井结构内环和外环的高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井结构的内环采用独立环套结构,所述独立环套结构与所述干井式结构的井底部位无缝隙连接。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淼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一和搅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