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远程桌面协议的视频编码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计算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远程桌面协议的视频编码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远程桌面协议包括客户端、服务端以及相对应的显示设备,显示驱动等,客户端运行在用户终端设备上,为用户提供桌面环境。远程桌面协议连接后会建立多条通道,其中包括显示通道,显示通道控制在远程桌面的显示。
[0003]现有远程桌面协议中视频压缩技术支持有损编码和无损编码,在选择无损编码时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画质体验,但会在网络质量不佳时产生卡顿;在选择有损编码时,可以在网络质量有波动的时候获得较为流畅的使用体验,受网络波动影响较低,但画质较低,影响观看效果。
[0004]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远程桌面协议的视频编码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远程桌面协议的视频编码方法,其能够根据不同的网络状况自动选择相应的编码模式,提高用户观看体验。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远程桌面协议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协议服务端与客户端建立显示通道的连接;所述协议服务端监测所述显示通道内的网络状况及所述显示通道内视频流的数据变化总量,并根据所述网络状况及所述数据变化总量动态选择编码模式对所述视频流进行编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远程桌面协议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服务端监测所述显示通道内的网络状况及所述显示通道内视频流的数据变化总量,并根据所述网络状况及所述数据变化总量动态选择编码模式对所述视频流进行编码,包括:所述协议服务端周期性的监测所述显示通道内的网络状况以及所述显示通道内视频流的数据变化总量,其中每一个监测周期定义为T
n
(n≥1),在监测周期T1内,协议服务端任选无损编码模式、高质量编码模式、低质量编码模式中的一种对视频流进行编码;监测周期T
m
(m≥2)内的视频编码模式根据前一个监测周期内的网络状况以及所述显示通道内视频流的数据变化总量动态选择编码模式对视频流进行编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远程桌面协议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监测周期T
n
内监测结果为网络状况良好时,所述协议服务端根据所述显示通道内视频流的数据变化总量在下一监测周期T
n+1
内选择无损编码模式或高质量编码模式对所述视频流进行编码;当监测周期T
n
内监测结果为网络状况一般时,所述协议服务端根据所述显示通道内视频流的数据变化总量在下一监测周期T
n+1
内选择高质量编码模式或低质量编码模式对所述视频流进行编码;当监测周期T
n
内监测结果为网络状况差时,所述协议服务端在下一监测周期T
n+1
内直接选择低质量编码模式对所述视频流进行编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远程桌面协议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通道内的数据变化总量为单个监测周期T
n
内显示通道中各帧数据变化矩形面积长度的总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远程桌面协议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周期T
n
内每一帧数据变化矩形面积长度定义为s,s用以下公式表示:s=(right
‑
left)
×
(bottom
‑
top)
×
d其中,left和top为每一帧数据左上角的点坐标;right和bottom为右下角的点坐标,d为色彩深度;则监测周期T
n
显示通道内的数据变化总量S
n
=s1+s2+s3+......+s
p
(p≥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远程桌面协议的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监测周期T
n
内监测结果为网络状况良好时,所述协议服务端根据所述显示通道内视频流的数据变化总量在下一监测周期T
n+1
内选择无损编码模式或高质量编码模式对所述视频流进行编码,包括:若监测周期T
n
内监测结果为网络状况良好,且监测周期T
n
内所述显示通道内视频流的数据变化总量S
n
大于第一阈值Q1时,则在下一监测周期T
n+1
内选择高质量编码模式;若监测周期T
n
内监测结果为网络状况良好,且监测周期T
n
内所述显示通道内视频流的数据变化总量S
n
小于第二阈值Q2时,则在下一监测周期T
n+1
内选择无损编码模式;若监测周期T
n
内监测结果为网络状况良好,监测周期T
n
内采用低质量编码模式或高质
量编码模式,且监测周期T
n
内所述显示通道内视频流的数据变化总量S
n
不小于第二阈值Q2时,则在下一监测周期T
n+1
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靖,高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超云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