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性化合物、组合物、液晶显示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64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合性化合物、组合物及液晶显示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合性化合物具有下述的通式I所述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合性化合物在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中使用并用于通过聚合而赋予液晶取向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由于聚合性化合物单体的聚合反应速率快。另外,在液晶显示器件中使用含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合性化合物单体的液晶组合物,能够具有较高的电压保持率,从而具有优异的品质稳定性。有优异的品质稳定性。有优异的品质稳定性。有优异的品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合性化合物、组合物、液晶显示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材料领域,具体涉及新型聚合性化合物、组合物、以及液晶显示器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液晶化合物的应用范围拓展的越来越广,其可应用于多种类型的显示器、电光器件、传感器等中。用于上述显示领域的液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其中向列相液晶应用最为广泛。向列相液晶已经应用在无源TN、STN矩阵显示器和具有TFT有源矩阵的系统中。
[0003]对于薄膜晶体管技术(TFT

LCD)应用领域,宽视角模式、高透过率、高分辨率已成为行业内追求的目标,目前主流的宽视角技术主要采用VA垂直取向、IPS面内开关及FFS边缘场开关等显示类型。这些显示模式,广泛采用具有负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介质或正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介质。
[0004]对于PS

VA(Polymer Stabilized Vertical Alignment,聚合物稳定垂直取向)、PS

FFS(Polymer Stabilized Fringe Field Switching,聚合物稳定边缘场开关)、PS

IPS(Polymer Stabilized In

Plane Switching,聚合物稳定平面转换)等液晶显示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件,在基板间配置含有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的状态下,根据情况在基板间施加电压使液晶分子取向,并在取向的状态下照射紫外线等,由此使得聚合性化合物聚合固化从而使得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被记忆到固化物。
[0005]对于这样的液晶显示器件,还存在品质稳定性、制作工艺导致的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聚合性单体化合物的聚合反应速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品质稳定性的提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人等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发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下述的式I所示的新型的聚合性化合物,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时含有该新型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时,聚合性化合物单体的聚合反应速率高,因此在液晶组合物中使用本申请的聚合性化合物时,聚合物稳定(PS,Polymer stabilized)制程速度快,生产效率提高。
[0007]另外,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式I所示的新型的聚合性化合物,在液晶显示器件中使用时含有该新型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时,能够获得较高的电压保持率,品质稳定性提高。
[0008]本专利技术包括下述的技术方案:
[0009]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合性化合物,其具有下述的式I所示的结构:
[0010][0011]式I中,P1、P2各自独立地表示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乙基丙烯酸酯基、丙基丙烯酸酯基、丁基丙烯酸酯基、戊基丙烯酸酯基、氟代丙烯酸酯基、氟代甲基丙烯酸酯基、氟代乙基丙烯酸酯基、氟代丙基丙烯酸酯基、氟代丁基丙烯酸酯基或氟代戊基丙烯酸酯基;
[0012]Z1、Z2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亚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亚烷基氧基、碳原子数为2~8的直链亚烯基、或者碳原子数为2~8的直链亚烯基氧基,其中一个或两个不相邻的

CH2‑
任选被

O

取代,任意的H任选被F原子取代;
[0013]Y1、Y2各自独立地表示

H、

F、

CH3、

CH2F、

CHF2、

CF3、

C2H5、

OCH3、

OCH2F、

OCHF2、

OCF3、或者、

OC2H5,当Y1选自H或F并且Y2选自H或F时,Z1、Z2均不表示单键;
[0014]Y3、Y4、Y5、Y6、Y7、Y8、Y9、Y
10
各自独立地表示

H、

F、

CH3、

CH2F、

CHF2、

CF3、

C2H5、

OCH3、

OCH2F、

OCHF2、

OCF3、或者、

OC2H5;
[0015]n表示0、1或2。
[0016]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含有前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聚合性化合物。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件,通过使用含有本专利技术的聚合性化合物以及非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使其中的聚合性化合物聚合而被赋予有液晶取向能力。
[0018]专利技术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的聚合性化合物在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中使用并用于通过聚合而赋予液晶取向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由于聚合性化合物单体的聚合反应速率快,因此,聚合物稳定(PS,Polymer stabilized)制程速度快,生产效率提高。
[002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液晶组合物通过含有本专利技术的聚合性化合物单体,能够具有较高的电压保持率,从而具有优异的品质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制备的化合物B[CH3,CH3]‑
MAO

OMA溶于CD2Cl2的1H核磁共振光谱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制备的化合物B[CH3,CH3]‑
MAO

OMA溶于CD2Cl2的
13
C核磁共振光谱图。PB

MAO3

OMA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中制备的化合物PB

MAO3

OMA溶于CD2Cl2的1H核磁共振光谱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中制备的化合物PB

MAO3

OMA溶于CD2Cl2的
13
C核磁共振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案来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
的示例,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主旨或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本专利技术构思内的其他组合和各种改良。
[0026][聚合性化合物][0027]本专利技术的聚合性化合物具有下述的式I所示的结构:
[0028][0029]式I中,P1、P2各自独立地表示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乙基丙烯酸酯基、丙基丙烯酸酯基、丁基丙烯酸酯基、戊基丙烯酸酯基、氟代丙烯酸酯基、氟代甲基丙烯酸酯基、氟代乙基丙烯酸酯基、氟代丙基丙烯酸酯基、氟代丁基丙烯酸酯基、或者氟代戊基丙烯酸酯基;
[0030]Z1、Z2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性化合物,其具有下述通式I所示结构:式I中,P1、P2各自独立地表示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乙基丙烯酸酯基、丙基丙烯酸酯基、丁基丙烯酸酯基、戊基丙烯酸酯基、氟代丙烯酸酯基、氟代甲基丙烯酸酯基、氟代乙基丙烯酸酯基、氟代丙基丙烯酸酯基、氟代丁基丙烯酸酯基、或者、氟代戊基丙烯酸酯基;Z1、Z2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亚烷基、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亚烷基氧基、碳原子数为2~8的直链亚烯基、或者碳原子数为2~8的直链亚烯基氧基,其中一个或两个不相邻的

CH2‑
任选被

O

取代,任意的H任选被F原子取代;Y1、Y2各自独立地表示

H、

F、

CH3、

CH2F、

CHF2、

CF3、

C2H5、

OCH3、

OCH2F、

OCHF2、

OCF3、或者、

OC2H5,当Y1选自H或F并且Y2选自H或F时,Z1、Z2均不表示单键;Y3、Y4、Y5、Y6、Y7、Y8、Y9、Y
10
各自独立地表示

H、

F、

CH3、

CH2F、

CHF2、

CF3、

C2H5、

OCH3、

OCH2F、

OCHF2、

OCF3、或者、

OC2H5;n表示0、1或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所述P1、P2各自独立地表示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氟代丙烯酸酯基、或者、氟代甲基丙烯酸酯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性化合物,其中,所述Z1、Z2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碳原子数为1~5的直链亚烷基、碳原子数为1~5的直链亚烷基氧基、碳原子数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克伦张孟勋黄曼萍赖育宏丰佩川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显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