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量燕窝果种植辅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60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产量燕窝果种植辅助机构,包括筒体、底座和设置于底座正面和背面两端的四个活动轮,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与搅拌组件相配合的传送组件,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外壳,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分散组件,底座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组件,底座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与传送组件、分散组件和辅助组件相配合的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驱动组件,在需要撒肥时,使得驱动组件中的花键套与花键轴连接,使得工作人员在推动底座使活动轮旋转时,随着活动轮的旋转,活动轮作用于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便可以使得搅拌组件、传送组件、分散组件运作,从而进行撒肥工作。从而进行撒肥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产量燕窝果种植辅助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学
,尤其涉及一种高产量燕窝果种植辅助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燕窝果,原产于中美洲。燕窝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纤维。相比于普通火龙果,燕窝果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要3~6个月的时间,单果重也比普通红心火龙果轻,果肉结构呈细丝状,滑如燕窝,香甜可口,汁丰润喉。
[0003]为了提高燕窝果的长势与产量,在对燕窝果树进行种植前,都会在地面的种植处撒上有机肥作为底肥,目前都是通过人工进行撒肥,效率低,同时人工不能控制均匀地将有机肥撒到地面上,使得燕窝果的长势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产量燕窝果种植辅助机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产量燕窝果种植辅助机构,包括筒体、底座和设置于底座正面和背面两端的四个活动轮,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与搅拌组件相配合的传送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分散组件,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底座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与传送组件、分散组件和辅助组件相配合的驱动组件;
[0006]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底座内部的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靠近第二驱动轴一端的外部转动套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靠近第二驱动轴的一侧设置有花键套,所述第二驱动轴靠近第一驱动轴的一侧设置有与花键套相配合的花键轴,所述滑动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套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部的一端套接有复位弹簧,其中一个所述滑块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滑块的一端与辅助组件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筒体内部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部设置有若干搅拌杆,所述传动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底部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于第二驱动轴的外部。
[0008]优选地,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腔体,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外部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设置于腔体的内部,所述腔体顶部靠近传动杆的一端连通有进料口,所述腔体底部远离进料口的一端连通有出料口。
[0009]优选地,所述分散组件包括设置于外壳内壁一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端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转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底部的一侧啮合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设置于第二驱动轴的外部。
[0010]优选地,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耙
刀,所述升降架一端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升降架远离限位杆一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限位杆固设于底座内部,所述丝杆转动设置于底座内部,所述连接绳远离滑块的一端设置于升降架的顶部。
[0011]优选地,所述固定杆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内部,所述第一驱动轴远离第二驱动轴的一侧与其中一个所述活动轮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底座的内壁和滑块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底座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向轮。
[0013]优选地,所述筒体的顶部铰接有箱盖。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驱动组件,在需要撒肥时,使得驱动组件中的花键套与花键轴连接,使得工作人员在推动底座使活动轮旋转时,随着活动轮的旋转,活动轮作用于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便可以使得搅拌组件、传送组件、分散组件运作,从而进行撒肥工作。
[0016]2、通过设置的传送组件,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其外部的螺旋叶片旋转,螺旋叶片将肥料输均匀送至出料口上方,并且由出料口向下流出进行施肥。
[0017]3、通过设置的搅拌组件,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对筒体内部的肥料进行充分搅拌处理,并且能避免筒体内的肥料凝结。
[0018]4、通过设置的分散组件,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使得凸台旋转,便于将有机肥均匀地散落到地面上。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剖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局部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凸台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序号:1、筒体;2、底座;3、活动轮;4、搅拌组件;401、传动杆;402、搅拌杆;403、第一锥齿轮;404、第二锥齿轮;5、传送组件;501、腔体;502、螺旋叶片;503、进料口;504、出料口;6、外壳;7、分散组件;701、安装板;702、转杆;703、凸台;704、第三锥齿轮;705、第四锥齿轮;8、辅助组件;801、升降架;802、耙刀;803、限位杆;804、丝杆;9、驱动组件;901、第一驱动轴;902、第二驱动轴;903、滑动套;904、花键套;905、花键轴;906、滑块;907、固定杆;908、复位弹簧;909、连接绳;10、第一导向轮;11、第二导向轮;12、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实施例:参见图1

6,一种高产量燕窝果种植辅助机构,包括筒体1、底座2和设置于
底座2正面和背面两端的四个活动轮3,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4,底座2的内部设置有与搅拌组件4相配合的传送组件5,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外壳6,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分散组件7,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组件8,底座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与传送组件5、分散组件7和辅助组件8相配合的驱动组件9;驱动组件9包括转动设置于底座2内部的第一驱动轴901和第二驱动轴902,第一驱动轴901远离第二驱动轴902的一侧与其中一个活动轮3连接,第一驱动轴901靠近第二驱动轴902一端的外部转动套接有滑动套903,滑动套903靠近第二驱动轴902的一侧设置有花键套904,第二驱动轴902靠近第一驱动轴901的一侧设置有与花键套904相配合的花键轴905,滑动套90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滑块906,滑块906的内部套设有固定杆907,固定杆907固定设置于底座2的内部,固定杆907外部的一端套接有复位弹簧908,复位弹簧908的两端分别与底座2的内壁和滑块906连接,其中一个滑块906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绳909,连接绳909远离滑块906的一端与辅助组件8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驱动组件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产量燕窝果种植辅助机构,包括筒体(1)、底座(2)和设置于底座(2)正面和背面两端的四个活动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4),所述底座(2)的内部设置有与搅拌组件(4)相配合的传送组件(5),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外壳(6),所述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分散组件(7),所述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组件(8),所述底座(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与传送组件(5)、分散组件(7)和辅助组件(8)相配合的驱动组件(9);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转动设置于底座(2)内部的第一驱动轴(901)和第二驱动轴(902),所述第一驱动轴(901)靠近第二驱动轴(902)一端的外部转动套接有滑动套(903),所述滑动套(903)靠近第二驱动轴(902)的一侧设置有花键套(904),所述第二驱动轴(902)靠近第一驱动轴(901)的一侧设置有与花键套(904)相配合的花键轴(905),所述滑动套(90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滑块(906),所述滑块(906)的内部套设有固定杆(907),所述固定杆(907)外部的一端套接有复位弹簧(908),其中一个所述滑块(906)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绳(909),所述连接绳(909)远离滑块(906)的一端与辅助组件(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产量燕窝果种植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转动设置于筒体(1)内部的传动杆(401),所述传动杆(401)的外部设置有若干搅拌杆(402),所述传动杆(4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403),所述第一锥齿轮(403)底部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404),所述第二锥齿轮(404)设置于第二驱动轴(902)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产量燕窝果种植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5)包括腔体(501),所述第二驱动轴(902)的外部设置有螺旋叶片(5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泉凯郭锐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金岛庄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