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力传送的内源生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031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液力传送的内源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设置在内源水池一侧的排水管,设置在排水管对侧的进水管,设置在排水管、进水管通道垂直方向且沿竖直设置的光栅装置,设置在装置内,或远程监控系统内,或远程移动端内的分析控制装置。所述排水管连通生态修复机构,并在内源水池和生态修复机构之间依次连接有淤泥分离装置。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通过遥控出水装置与内源水池连通。所述光栅装置包括:位于内源水池内且对向设置的发光矩阵板和用于接收发光矩阵板发出的矩阵光的光信号接收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少非必要时的水体修复处理,并在必要时进行即时有效的修复处理。并在必要时进行即时有效的修复处理。并在必要时进行即时有效的修复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液力传送的内源生态修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力传送的内源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源生态一般是指处于静态或第流动能力的水库、湖泊、人工湖等水域的水域生态。由于内源生态中的水体处于一种低流动状态,因此内部自净能力较差,如不进行内源生态修复,则水体质量会越来越差,影响周围环境。
[0003]现有技术对于内源生态常见的方式包括:1.曝气池进行循环处理,但是该技术存在:部分地区禁用曝气池或不便安装曝气池。2.利用液力传送的内源生态修复组合装置,但是该技术存在:作用见效慢,主要为长期开机使用,且缺乏淤泥清理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问题中的至少1个,提供了一种基于液力传送的内源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设置在内源水池一侧的排水管,设置在排水管对侧的进水管,设置在排水管、进水管通道垂直方向且沿竖直设置的光栅装置,设置在装置内,或远程监控系统内,或远程移动端内的分析控制装置。
[0005]所述排水管与内源水池之间设有拦网,并连通生态修复机构,并在内源水池和生态修复机构之间依次连接有淤泥分离装置和第一循环泵。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通过遥控出水装置与内源水池连通。
[0006]所述光栅装置包括:位于内源水池内且对向设置的发光矩阵板和用于接收发光矩阵板发出的矩阵光的光信号接收板。
[0007]所述遥控出水装置、发光矩阵板、光信号接收板、生态修复机构、第一循环泵、淤泥分离装置分别与分析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上方设有与内源水池连通的第一辅助管,下方设有与内源水池连通的第二辅助管。所述第一辅助管与内源水池的连通口位于内源水池20

30%水深位置处,所述排水管与内源水池的连通口位于内源水池50

60%水深位置处,所述第二辅助管与内源水池的连通口位于内源水池80

90%水深位置处。所述第一辅助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排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二辅助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分别与分析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0009]所述遥控出水装置包括:与进水管出水口连通的三角锥型软管,所述三角锥型软管的出水口处固定有硬质出水口。所述硬质出水口与调节杆一端固定,所述调节杆另一端与转轴固定。所述转轴由步进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步进电机的控制指令输入端与分析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分析控制装置包括:液力传送分析。所述液力传送分析包括:实时接收光信号接收板发出的矩阵光接收信号,当有区域的光信号强度低于预设第一阈值时,
向步进电机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其带动硬质出水口朝向该区域。同时,开启目标区域下方最接近的电磁阀,并关闭其余两个电磁阀。
[0011]进一步的,所述淤泥分离装置包括:与排水管连通的入水管。所述入水管内设有淤泥挡板,所述淤泥挡板侧壁设有与入水管内壁接触的滚轮组。所述淤泥挡板背对排水管的一端固定有电控伸缩杆的伸缩杆体。所述入水管在淤泥挡板位于最大工作位置时,于淤泥挡板面对排水管的前端设有出水管。所述入水管在淤泥挡板位于最小工作位置时,于淤泥挡板面对排水管的前端设有排淤管,所述排淤管与淤泥储池连通。
[0012]所述出水管与排水管连通,且与入水管连通口覆盖有多层筛网。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电子流量计,所述电子流量计的信号输出端、电控伸缩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分别与分析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多层筛网包括沿流体流动方向自前而后依次设置的第一至第N筛网,其中第一筛网的孔径为2mm,第N筛网的孔径为0.1mm,相邻筛网间的间距为1

3mm。所述N的取值不大于5。
[0014]进一步的,所述分析控制装置包括:淤泥收集控制分析。所述淤泥收集控制分析包括,实时获取电子流量计的流量信号,当流量信号低于预设第二阈值时:首先停止获取电子流量计的流量信号,并向电控伸缩杆发送控制指令,使电控伸缩杆的伸缩杆体回缩预设距离。然后在间隔预设第一时间后再次获取电子流量计的流量信号。当伸缩杆体回缩至最小工作位置时,位于该位置预设第二时间后,回伸至最大工作位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生态修复机构包括:被第一隔水板和第二隔水板分隔为第一处理仓、第二处理仓、第三处理仓的密封舱。
[0016]所述第一处理仓背对第二处理仓的底部与排水管连通,并在底部靠近排水管的一侧设有水含氧量传感器。所述水含氧量传感器与分析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水含氧量传感器与第一隔水板之间设有顶部与密封舱间隔3

5cm的第三隔水板。
[0017]所述第一隔水板底部设有与第一处理仓连通的第一通水管。所述第二隔水板底部设有与第三处理仓连通的三角锥型的第二通水管。所述第一通水管与第二通水管连通,且第一通水管管径为第二通水管末端孔径的8

10倍。所述第二通水管顶部与第一空压机的出气管连通。
[0018]所述第三处理仓位于第二通水管对侧设有第一出水管,在第二通水管上方设有固定隔板。所述固定隔板内设有第二电控伸缩装置,所述第二电控伸缩装置的伸缩端与滑动板固定。所述固定隔板内设有与滑动板匹配的滑槽。所述第二隔水板在滑动板对应位置处,设有与滑动板顶端相匹配的插槽。所述第三处理仓位于固定隔板上方设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三处理仓顶端与第二空压机的出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有第四电控阀。
[0019]所述第一空压机、第二空压机的进气管与进气总管连通,所述进气总管连通供气系统或外部空气环境。
[0020]进一步的,所述分析控制装置包括:生态修复控制。所述生态修复控制包括:
[0021]S1.获取实时接收光信号接收板发出的矩阵光接收信号,并进行如下判断:当有区域的光强度低于预设第三阈值时,向发光矩阵板发送该区域的光信号增强指令,增强幅度为不超过发光体强度上限,且该区域接收的光强度达到预设第三阈值。当有区域的光强度高于预设第四阈值时,向发光矩阵板发送该区域的光信号减弱指令,减弱幅度为不低于发
光体强度下限,且该区域接收的光强度回到预设第三阈值。
[0022]S2.计算C=(Cn)

(Cn

1),C为去单位化的光强度,C为接收指令改变光强度的改变值,Cn为变化后的光强度值,Cn

1为变化前的光强度值。
[0023]S3.将C带入分析模型,得到生态修复控制最低处理时间。
[0024]S4.向第一循环泵发送控制指令,等待预设第三时间后,实时接收水含氧量传感器的水含氧量值,并在水含氧量值低于预设第四阈值时,向第一空压机、第二空压机、第四电控阀发送启动指令,并向第二电控伸缩装置发送回缩指令。在水含氧量值高于预设第四阈值时,向第一空压机发送启动指令,向第二空压机、第四电控阀发送关闭指令,并向第二电控伸缩装置发送回伸指令。
[0025]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力传送的内源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内源水池(1)一侧的排水管(2),设置在排水管(2)对侧的进水管(7),设置在排水管(2)、进水管(7)通道垂直方向且沿竖直设置的光栅装置(12),设置在装置内,或远程监控系统内,或远程移动端内的分析控制装置;所述排水管(2)与内源水池(1)之间设有拦网(3),并连通生态修复机构(6),并在内源水池(1)和生态修复机构(6)之间依次连接有淤泥分离装置(4)和第一循环泵(5);所述进水管(7)的出水口通过遥控出水装置与内源水池(1)连通;所述光栅装置(12)包括:位于内源水池(1)内且对向设置的发光矩阵板(1201)和用于接收发光矩阵板(1201)发出的矩阵光的光信号接收板(1202);所述遥控出水装置、发光矩阵板(1201)、光信号接收板(1202)、生态修复机构(6)、第一循环泵(5)、淤泥分离装置(4)分别与分析控制装置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液力传送的内源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2)上方设有与内源水池(1)连通的第一辅助管(201),下方设有与内源水池(1)连通的第二辅助管(202);所述第一辅助管(201)与内源水池(1)的连通口位于内源水池(1)20

30%水深位置处,所述排水管(2)与内源水池(1)的连通口位于内源水池(1)50

60%水深位置处,所述第二辅助管(202)与内源水池(1)的连通口位于内源水池(1)80

90%水深位置处;所述第一辅助管(20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排水管(2)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二辅助管(202)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分别与分析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遥控出水装置包括:与进水管(7)出水口连通的三角锥型软管(8),所述三角锥型软管(8)的出水口处固定有硬质出水口(11);所述硬质出水口(11)与调节杆(9)一端固定,所述调节杆(9)另一端与转轴(10)固定;所述转轴(10)由步进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步进电机的控制指令输入端与分析控制装置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液力传送的内源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控制装置包括:液力传送分析;所述液力传送分析包括:实时接收光信号接收板(1202)发出的矩阵光接收信号,当有区域的光信号强度低于预设第一阈值时,向步进电机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其带动硬质出水口(11)朝向该区域;同时,开启目标区域下方最接近的电磁阀,并关闭其余两个电磁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液力传送的内源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分离装置(4)包括:与排水管(2)连通的入水管(401);所述入水管(401)内设有淤泥挡板(404),所述淤泥挡板(404)侧壁设有与入水管(401)内壁接触的滚轮组(405);所述淤泥挡板(404)背对排水管(2)的一端固定有电控伸缩杆(407)的伸缩杆体(406);所述入水管(401)在淤泥挡板(404)位于最大工作位置时,于淤泥挡板(404)面对排水管(2)的前端设有出水管(402);所述入水管(401)在淤泥挡板(404)位于最小工作位置时,于淤泥挡板(404)面对排水管(2)的前端设有排淤管(408),所述排淤管(408)与淤泥储池连通;所述出水管(402)与排水管(2)连通,且与入水管(401)连通口覆盖有多层筛网(403);所述出水管(402)上设有电子流量计(13),所述电子流量计(13)的信号输出端、电控伸缩杆(407)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分别与分析控制装置信号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液力传送的内源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筛网
(403)包括沿流体流动方向自前而后依次设置的第一至第N筛网,其中第一筛网的孔径为2mm,第N筛网的孔径为0.1mm,相邻筛网间的间距为1

3mm;所述N的取值不大于5。6.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耿杰胡惠永黄杏梅郑宏刚余建新张川刘淑霞段青松葛兴燕郭晓飞吴开贤王豹李成学曾维军廖丽君张建生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