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切片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0139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切片制作方法,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其中,多功能纤维切片器包括:第一连接板,包括凸舌,凸舌两侧设置有连接槽;第二连接板,包括观察板和两个与连接槽对应设置的连接块,连接块间隔设置于观察板的同一侧,相邻连接块之间形成凹槽,凹槽延伸至观察板,凸舌的端部滑动配合凹槽的底壁以固定待测材料。能快速切除待测纤维凸出于第二连接板上下两侧的部分,将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直接放置到常规透射型生物显微镜或体视反射显微镜下观察制作完成的切片,操作简单,可用于透射观测和反射观测,通过超微细光纤导入不同波长的光,实时原位观测不同纤维在不同波长光线照射下的物化性能变化。不同波长光线照射下的物化性能变化。不同波长光线照射下的物化性能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切片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切片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纺织行业中,纤维切片一般用于纤维成分分析以及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测试,然后根据测定的参数来决定生产工艺。相关技术中,一般用切片器进行纤维的切片研究,操作过程是将纤维放入金属固定板的凹槽中,金属固定板的金属凸舌插入凹槽中挤紧凹槽中的纤维,使用刀片对露出切片器外的纤维试样进行修剪,涂上火棉胶进行超薄切片,然后将切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这种操作方法复杂,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切片制作方法,操作简单,只需要少数的步骤便可制作出纤维切片,工作效率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基于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切片制作方法,所述多功能纤维切片器包括:
[0005]第一连接板,包括凸舌,所述凸舌两侧设置有连接槽;
[0006]第二连接板,包括观察板和两个与所述连接槽对应设置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间隔设置于所述观察板的同一侧,相邻所述连接块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延伸至所述观察板,所述凸舌的端部滑动配合所述凹槽的底壁;
[0007]所述切片制作方法包括:
[0008]将待测纤维穿设于所述凹槽;
[0009]推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滑动,以使所述凸舌与所述凹槽配合固定所述待测纤维;
[0010]切除所述待测纤维凸出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下两侧的部分。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切片制作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切除待测纤维凸出于第二连接板上下两侧的部分之后,可以将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直接放置到显微镜下观察制作完成的切片。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纤维切片器不需要涂火棉胶,操作简单,只需要少数的步骤便可制作出纤维切片,工作效率高。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将待测纤维穿设于所述凹槽之前,还包括:
[0014]拉扯所述待测纤维,使所述待测纤维平整。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观察板上下方向的厚度在0.3毫米至1毫米之间。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所述凸舌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观
察板的厚度。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观察板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围绕至少部分所述凹槽设置,且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且延伸至所述观察板的外壁面,与所述观察板的外壁面连通。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功能纤维切片器包括微纳光纤,所述微纳光纤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块凸出于所述观察板的上壁面,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观察板连接的壁面形成限位面。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槽远离所述凸舌的侧壁凹陷形成限位槽,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凹槽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形状相匹配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基于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切片制作方法,所述多功能纤维切片器包括:
[0022]第一连接板,包括凸舌,所述凸舌两侧设置有连接槽;
[0023]第二连接板,包括观察板和两个与所述连接槽对应设置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间隔设置于所述观察板的同一侧,相邻所述连接块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延伸至所述观察板,所述凸舌的端部滑动配合所述凹槽的底壁;
[0024]所述切片制作方法包括:
[0025]将待测纤维穿设于所述凹槽;
[0026]将辅助纤维放入所述凹槽;
[0027]推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滑动,以使所述凸舌与所述凹槽配合固定所述待测纤维和所述辅助纤维;
[0028]切除所述待测纤维和所述辅助纤维凸出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下两侧的部分。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切片制作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0]韧性较好的纤维在切除过程中容易出现拉丝现象,可以在待测纤维穿设于凹槽之后,再将辅助纤维放入凹槽,辅助纤维采用性质较脆的纤维,可以减少拉丝现象的出现。切除待测纤维凸出于第二连接板上下两侧的部分之后,将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直接放置到显微镜下观察制作完成的切片。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纤维切片器不需要涂火棉胶,操作简单,只需要少数的步骤便可制作出纤维切片,工作效率高。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辅助纤维为羊毛纤维。
[0032]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配合示意图;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分离示意图;
[0036]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多功能纤维切片器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37]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5是图4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39]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切片制作方法流程图;
[0040]图7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切片制作方法流程图;
[0041]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切片制作方法流程图。
[0042]附图标记:
[0043]多功能纤维切片器1000;
[0044]第一连接板100、连接槽110、限位槽111、凸舌120;
[0045]第二连接板200、连接块210、限位凸起211、限位面212、凹槽220、观察板230、倒角240、第一安装槽250、第二安装槽260。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切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纤维切片器包括:第一连接板,包括凸舌,所述凸舌两侧设置有连接槽;第二连接板,包括观察板和两个与所述连接槽对应设置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间隔设置于所述观察板的同一侧,相邻所述连接块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延伸至所述观察板,所述凸舌的端部滑动配合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切片制作方法包括:将待测纤维穿设于所述凹槽;推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滑动,以使所述凸舌与所述凹槽配合固定所述待测纤维;切除所述待测纤维凸出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下两侧的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切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测纤维穿设于所述凹槽之前,还包括:拉扯所述待测纤维,使所述待测纤维平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切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板上下方向的厚度在0.3毫米至1毫米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切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所述凸舌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观察板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功能纤维切片器的切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板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围绕至少部分所述凹槽设置,且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且延伸至所述观察板的外壁面,与所述观察板的外壁面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莹柱秦介垚苏子越卢铭曦彭美婷黄炜桢谭林健冯梓灵李镔付斌刘海潮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夸福纳米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