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防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990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防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利用聚(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防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轻质防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衣服泛指身上穿的各种衣裳服装,衣服的本意是防寒保暖,护身的介质。远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已经利用天然的葛、麻、蚕丝或者兽皮、毛羽加工成简单的衣服,以遮体御寒。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衣服已经逐渐演化为人体的装饰物品,更多的时候象征了一个人的生活水准和社会地位;同时,在衣服基本功能不变的基础上,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功能性、舒适性、健康性、环保性及保健性都有更高的要求。
[0003]在不断的研发衣服的新材料的过程中,本专利技术利用适当的工艺将不同材料的各种功效添加到衣料中来增加了衣服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防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轻质防静电面料,按重量份数计,主要包括10~20份面料基层,70~160份处理液。
[0007]进一步的,所述面料基层是由复合纤维纺织而成;复合纤维是由乙烯和微囊聚合纺丝得到;微囊是由聚(N

异丙酸基丙烯酰胺)和聚乙烯基丙二酸乙二醇酯包裹纳米氧化铝制备得到。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液是对苯醌和3

氨基
‑2‑
丁烯酸甲酯制备得到。
[0009]一种轻质防静电面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面料基层的制备、热溶胀处理、超声浸轧处理、正交静电场微波处理。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轻质防静电面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11](1)面料基层的制备:在30~40kHz超声条件下,将乙烯、微囊、四氯化钛、一氯二乙基铝和石油醚按质量比1:0.5:0.001:0.001:0.007~1:0.6:0.002:0.002:0.008混合并超声5~9s,随后在65~75℃、4~5MPa和120~180r/min搅拌条件下油浴3~4h,得到复合纤维纺丝液;在14~20℃、湿度为60~85%,1.1kV/cm、15μL/min纺丝速度和10~15cm纺丝距离的条件下,进行纺丝、加捻、平纹织造,得到面料基层;
[0012](2)热溶胀处理:在80~82℃,120~180r/min搅拌条件下,将面料基层浸入面料基层质量100倍的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钙溶液中搅拌3~4h,放入烘箱60~70℃干燥1~2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处理的面料基层;
[0013](3)超声浸轧处理:在60℃,20~30kHz超声条件下,将预处理的面料基层浸入预处理的面料基层质量7~8倍的处理液中超声30~40s后捞出,随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4次,再放入40~50℃烘箱烘1~1.2h,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接着在浸轧温度为30~40℃,轧余率
为85~90%的条件下浸轧,得到后处理的面料基层;
[0014](4)正交静电场微波处理:在220kV/m的正交静电场、2350~2450MHz和800~900W微波条件下,将后处理的面料基层微波处理30~9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4次,再放入40~50℃烘箱烘1~2h,随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轻质防静电面料。
[0015]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微囊的制备方法如下:在25~26℃、120~180r/min条件下,将聚(N

异丙酸基丙烯酰胺)与二氯甲烷按质量比1:30~1:40搅拌20~30min,再加入聚(N

异丙酸基丙烯酰胺)质量10~20倍的去离子水和聚(N

异丙酸基丙烯酰胺)质量0.8~1.2倍的纳米氧化铝,随后在20000r/min条件下搅拌1~2min,加入聚(N

异丙酸基丙烯酰胺)质量2~3倍的聚乙烯基丙二酸乙二醇酯,在11000r/min条件下搅拌4~5min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5~16%的异丙醇水溶液,在25~26℃,1200~1800r/min条件下搅拌2~3h后,在25~26℃、4000r/min条件下离心5min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1~2次后,在

10~

4℃、10pa条件下冷冻干燥48h,得到微囊。
[0016]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处理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在25~26℃,120~180r/min搅拌条件下,将对苯醌、3

氨基
‑2‑
丁烯酸甲酯和硝基甲烷按质量比1:2:0.06~1:2.2:0.08油浴回流7~8h,得到吲哚化合物;在3~7MPa、60~80℃和120~180r/min搅拌条件下,以0.14~0.15m3/s通入氮气,随后将吲哚化合物和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按质量比1:0.3~1:0.4油浴回流3~4h,得到处理液。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专利技术在制备轻质防静电面料时,以复合纤维面料为面料基层,依次对面料基层进行热溶胀、超声浸轧、正交静电场微波处理等步骤得到轻质防静电面料;其中,复合纤维是由乙烯和微囊聚合得到的;处理液是对苯醌和3

氨基
‑2‑
丁烯酸甲酯制备得到的;微囊是由聚(N

异丙酸基丙烯酰胺)和聚乙烯基丙二酸乙二醇酯包裹纳米氧化铝制备得到的。
[0019]首先,对苯醌和3

氨基
‑2‑
丁烯酸甲酯混合制备处理液,一方面,4



苯醌和3

氨基
‑2‑
丁烯酸异丁烯醇酯发生内尼采斯库反应,使3

氨基
‑2‑
丁烯酸异丁烯醇酯稳固地接枝在对苯醌上形成吲哚化合物,使处理液具备抗菌性能;另一方面,吲哚化合物中的异丁烯基和苯酚发生烷基化反应,使吲哚化合物通过异丁烯基稳固地接枝在酚羟基两侧邻位上发生聚合,因受到两个相邻基团空间位阻上的影响,酚羟基上氢原子易脱落与羟自由基、过氧自由基、烷氧自由基等自由基结合使自由基失去活性,使处理液具备抗氧化作用,从而增加轻质防静电面料的耐老化性。
[0020]其次,在热溶胀作用下,面料基层中复合纤维的结构变得疏松,复合纤维中微囊上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分子链收缩,在复合纤维中形成疏松多孔结构,此时,复合纤维的纤维强度降低,微囊中的纳米氧化铝快速分散在面料基层纤维间,使轻质防静电面料具备抗静电性能;在超声浸轧作用下,处理液的吲哚化合物中亚氨基和羧基发生缩水反应,使吲哚化合物分子链嵌入并接枝到微囊的多孔中,使处理液均匀充斥在疏松多孔结构的复合纤维中,增加了疏松多孔结构的复合纤维的纤维强度,从而增加了轻质防静电面料的拉伸强度;在正交静电场微波处理下,吲哚化合物聚合形成聚吲哚导电通路,得到以微囊为交联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防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主要包括10~20份面料基层,70~160份处理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防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基层是由复合纤维纺织而成;复合纤维是由乙烯和微囊聚合纺丝得到;微囊是由聚(N

异丙酸基丙烯酰胺)和聚乙烯基丙二酸乙二醇酯包裹纳米氧化铝制备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质防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液是对苯醌和3

氨基
‑2‑
丁烯酸甲酯制备得到。4.一种轻质防静电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面料基层的制备、热溶胀处理、超声浸轧处理、正交静电场微波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轻质防静电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轻质防静电面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面料基层的制备:在30~40kHz超声条件下,将乙烯、微囊、四氯化钛、一氯二乙基铝和石油醚按质量比1:0.5:0.001:0.001:0.007~1:0.6:0.002:0.002:0.008混合并超声5~9s,随后在65~75℃、4~5MPa和120~180r/min搅拌条件下油浴3~4h,得到复合纤维纺丝液;在14~20℃、湿度为60~85%,1.1kV/cm、15μL/min纺丝速度和10~15cm纺丝距离的条件下,进行纺丝、加捻、平纹织造,得到面料基层;(2)热溶胀处理:在80~82℃,120~180r/min搅拌条件下,将面料基层浸入面料基层质量100倍的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钙溶液中搅拌3~4h,放入烘箱60~70℃干燥1~2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处理的面料基层;(3)超声浸轧处理:在60℃,20~30kHz超声条件下,将预处理的面料基层浸入预处理的面料基层质量7~8倍的处理液中超声30~40s后捞出,随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4次,再放入40~50℃烘箱烘1~1.2h,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接着在浸轧温度为30~40℃,轧余率为85~90%的条件下浸轧,得到后处理的面料基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彬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美斯特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