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981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8
投射装置。能够实现小型化。投射装置具有:投射光学装置,其具有供图像光入射的入射光路和从入射光路折曲的通过光路;图像生成装置,其使图像光入射到入射光路;光源装置,其向图像生成装置供给照明光;以及第1装置,其相对于投射光学装置配置于与光源装置相反的一侧,第1装置是控制装置和电源装置中的至少一方。1装置是控制装置和电源装置中的至少一方。1装置是控制装置和电源装置中的至少一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公知有对从光源装置出射的光进行调制并投射调制后的光的投影仪。作为这种投影仪,公知有具有光源单元、光学单元、投射镜头和电源部的液晶投影仪(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晶投影仪中,投射镜头设置于液晶投影仪中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光学单元相对于投射镜头配置于液晶投影仪的背面侧,对从光源单元入射的照明光进行调制。光源单元配置于与投射镜头以及光学单元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向光学单元出射照明光。电源部相对于投射镜头和光学单元配置于与光源单元相反的一侧。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133304号公报
[0005]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晶投影仪中,光学单元相对于投射镜头配置于背面侧。详细地讲,从上方观察液晶投影仪,光学单元相对于投射镜头配置于与连结光源单元和电源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液晶投影仪的前后方向上。在这种结构中,存在很难减小前后方向上的液晶投影仪的尺寸的问题。
[0006]因此,期望能够小型化的投射装置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投射装置具有:投射光学装置,其具有供图像光入射的入射光路和从入射光路折曲的通过光路;图像生成装置,其使图像光入射到入射光路;光源装置,其向图像生成装置供给照明光;以及第1装置,其相对于投射光学装置配置于与光源装置相反的一侧,第1装置是控制装置和电源装置中的至少一方。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外观的立体图。
[0009]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外观的立体图。
[0010]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图。
[0011]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12]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光源部的图。
[0013]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剖视图。
[0014]图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图。
[0015]图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0016]图9是示出图3中的IX

IX线的投影仪的截面的图。
[0017]图10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装置的第1变形例的示意图。
[0018]图1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装置的第2变形例的示意图。
[0019]图1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装置的第3变形例的示意图。
[0020]图1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装置的第4变形例的示意图。
[0021]图1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装置的第5变形例的示意图。
[0022]图15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图。
[0023]图16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外观的立体图。
[0024]图17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图。
[0025]图18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图。
[0026]图19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外观的立体图。
[0027]标号说明
[0028]1A、1G、1H、1I:投影仪;2A、2G、2H、2I:外装壳体;22、22H:底面;222:导入口;23、23G:正面;231:导入口;25:左侧面;251:开口部(排气口);26:右侧面;261:开口部(导入口、排气口);3:控制装置;4:电源装置;5A、5G、5H:冷却装置;51:过滤器;52:管道;53:风扇;54:风扇;55:风扇;56:风扇;57:风扇;58:风扇;59:风扇;6A、6B、6C、6D、6E、6F:图像投射装置;7:光源装置;701:光源用壳体;7021:固体发光元件(光源);7023:受热部件;7025:散热部件;8A、8E、8F:图像生成装置;9A、9C:投射光学装置;91:镜头壳体(投射光学装置用壳体);911:入射部;912:折曲部;913:出射部;9131:突出部(第1部位);9132:凹部(第2部位);92:入射光路;93:折曲部件;94:通过光路;95:光路变更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第1实施方式][0030]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1][投影仪的概略结构][0032]图1和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A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投影仪1A的立体图,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投影仪1A的立体图。
[0033]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A是如下的投射装置:对从光源出射的光进行调制,生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将生成的图像投射到屏幕等被投射面。如图1和图2所示,投影仪1A具有外装壳体2A。
[0034][外装壳体的结构][0035]外装壳体2A构成投影仪1A的外装,在内部收纳后述的控制装置3、电源装置4、冷却装置5A和图像投射装置6A等。外装壳体2A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具有顶面21、底面22、正面23、背面24、左侧面25和右侧面26。
[0036]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将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

X方向,将与+Y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

Y方向,将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

Z方向。
[0037]顶面21和底面22是外装壳体2A中与+Y方向交叉的外表面。
[0038]顶面21相对于底面22配置于+Y方向。顶面21具有向底面22侧凹陷的凹部211、以及设置于凹部211的底部的通过口212。从后述的投射光学装置9A投射的图像通过通过口212。
[0039]底面22具有与设置投影仪1A的设置面接触的多个脚部221。
[0040]正面23和背面24是外装壳体2A中与+X方向交叉的外表面。
[0041]背面24相对于正面23配置于+X方向。如图2所示,背面24具有向正面23侧凹陷的凹部241、以及设置于凹部241的底部的多个端子242。
[0042]左侧面25和右侧面26是外装壳体2A中与+Z方向交叉的外表面。
[0043]左侧面25具有开口部251。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251作为排出对外装壳体2A的冷却对象进行冷却后的冷却气体的第1排气口发挥功能。
[0044]右侧面26相对于左侧面25配置于+Z方向上。如图1所示,右侧面26具有开口部261。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261作为将外装壳体2A的外部的气体作为冷却气体导入到外装壳体2A的内部的第1导入口发挥功能。
[0045][投影仪的内部结构][0046]图3是从+Y方向观察投影仪1A的内部结构的图。
[0047]如图3所示,投影仪1A具有收纳于外装壳体2A内的控制装置3、电源装置4、冷却装置5A和图像投射装置6A。
[0048]另外,冷却装置5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投射光学装置,其具有供图像光入射的入射光路和从所述入射光路折曲的通过光路;图像生成装置,其使所述图像光入射到所述入射光路;光源装置,其向所述图像生成装置供给照明光;以及第1装置,其相对于所述投射光学装置配置于与所述光源装置相反的一侧,所述第1装置是控制装置和电源装置中的至少一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射装置具有外装壳体,该外装壳体构成所述投射装置的外装,所述投射光学装置具有在内部设置有所述入射光路和所述通过光路的投射光学装置用壳体,所述外装壳体具有:第1导入口,其设置于所述第1装置和所述光源装置中的一个装置的配置侧的部位;以及第1排气口,其设置于所述第1装置和所述光源装置中的另一个装置的配置侧的部位,从所述第1导入口导入到所述外装壳体的内部的空气通过所述外装壳体与所述投射光学装置用壳体中的对应于所述通过光路的部位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导入口在所述外装壳体中设置于与所述光源装置、所述投射光学装置以及所述第1装置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所述第1装置侧的外表面和所述光源装置侧的外表面中的一个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导入口在所述外装壳体中设置于与如下的正交方向交叉的外表面中的、所述第1装置和所述光源装置中的一个装置的配置侧的部位,所述正交方向是与所述光源装置、所述投射光学装置以及所述第1装置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壳体在所述第1装置和所述光源装置中的一个装置的配置侧具有第2排气口,该第2排气口设置于与所述光源装置、所述投射光学装置以及所述第1装置排列的方向交叉的外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月伸行座光寺诚田中克典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