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骨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766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骨组合物,包含有约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骨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为关于一种医疗用人体植入物,特别是指一种植骨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骨移植(bone graft)是骨科临床上相当常见的手术之一,其主要是为了修补在各种情况下所造成的骨缺损(bone defect),例如四肢骨折、骨头病变、骨头病变手术切除以及关节置换与修复等等。进行骨植入的材料主要有三种:自体骨、异体骨和人工合成骨。自体骨具有最好的骨生成(osteogenesis)、骨传导(osteoconduction)和骨诱导(osteoinduction)三种作用,是最好的植入材料,但是会有需要病人取骨的问题。异体骨虽然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效果,但是需要有经过配对的捐赠者或捐赠骨,并且术后仍有发炎或排斥反应的风险。人工合成骨虽然不具有骨生成效果,但能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和骨诱导效果,而且容易取得,在临床上也经常被使用。
[0003]人工合成骨主要是以磷、钙等一般骨组织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所组成的生物活性颗粒所组成,通常为固定的颗粒状或块状型态,而实际手术应用时,骨缺损通常为不规则形,颗粒状和块状形态的人工合成骨不易填入骨缺损中,为方便医师进行手术操作,而有黏土块状或骨泥注射状的人工合成骨产品,医师可依照植入部位的大小和形状,抓取、揉捏和塑形人工合成骨并填入骨缺损中。
[0004]然而,市面上的人工合成骨往往具有生物兼容性不佳与降解太快的问题,导致所植入的人工合成骨无法与新骨细胞有效贴附之外,也无法在骨缺损内形成生长支架,导致骨缺损伤口的愈合情况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骨组合物,其生物兼容性佳且能够有效的形成稳定且具有支撑性的结构。
[0006]为达成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骨组合物,包含有约50

70%重量比的陶瓷颗粒,其中该陶瓷颗粒包含有磷酸三钙与生物活性玻璃;以及约30

50%重量比的载体。
[0007]由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骨组合物,具有高占比的陶瓷颗粒,并且含有磷酸三钙与生物活性玻璃,磷酸三钙能够促进新生骨细胞贴附生长,而生物活性玻璃能够诱导生长因子并促进新生骨细胞增生,因此在植入人体之后,纵使载体于短时间内降解,陶瓷颗粒仍可形成生长支架,利于新生骨细胞贴附与生长,也加速了骨缺损伤口的愈合。
附图说明
[0008]图1与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磷酸三钙颗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影像图。
[0009]图3为本专利技术进行动物试验,于术后3个月牺牲之后取得骨缺损植入部位的组织染色图,其中A、B为实验组,C、D为对照组,E、F为空白组,图中标注的NB为新骨,TA为残余材料。
[0010]图4为本专利技术进行动物试验,于术后6个月牺牲之后取得骨缺损植入部位的组织染
色图,其中A、B为实验组,C、D为对照组,E、F为空白组,图中标注的NB为新骨,TA为残余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以下列举几个不同的实施例以及实验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骨组合物。
[0013]制备磷酸三钙
[0014]将微米(μm)等级的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TCP)与纤维素衍生物溶液,例如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甲醚、纤维素乙醚等,混合搅拌2分钟,再加入粒径小于1.18毫米(mm)的萜类化合物颗粒,例如胡萝卜素、樟脑、松香酸、薄荷醇等,混合后继续搅拌10分钟造粒,在1000

1200℃下烧结18小时后,由No.6筛网和No.35筛网筛分出粒径为0.2

3.0毫米的磷酸三钙颗粒样品。
[0015]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EI Inspect S)照射前述流程所制备的磷酸三钙颗粒并分析影像如图1、2所示,可知这些磷酸三钙颗粒样品的微孔尺寸范围为100

500微米。
[0016]进一步使用孔隙仪(MatsuHaku,GP

120C),利用媒介法,以水为介质量测孔隙度,对三批磷酸三钙采样量测,得出这些磷酸三钙颗粒样品的孔隙率分别为76.74
±
0.51%、81.75
±
1.43%和82.86
±
0.36%。
[0017]实施例一
[0018]70℃水浴中,将所有载体混合之后,再加入陶瓷颗粒,以重量比50%的陶瓷颗粒与50%的载体混合搅拌10分钟之后,冷却至室温。其中,陶瓷颗粒的成份包含有占整体重量比40%的磷酸三钙以及10%的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es),此时磷酸三钙与生物活性玻璃的重量比比例为1∶0.25,所使用的磷酸三钙系依照前述流程所制备,粒径大小为约0.2至3毫米,且孔隙率大于等于约70%,而载体的成份包含有占整体重量比15%的甘油(glycerol)、25%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5%的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以及5%的水。
[0019]根据参考文献(R.Cross,“Elastic and viscous properties of Silly Putty”,Am.J.Phys.80,870

875(2012))所提供的测试方法,进行弹性与粘性的验证,本测试使用万能试验机(Cometech,QC

505M2F)进行样品压缩变形与样品压力值的收集。首先在万能试验机上安装上压板、下压板及力值传感器,再将依照前段流程与配比所制作的植骨组合物塑型成直径为14
±
2毫米且高度为30
±
2毫米的圆柱状测试片后固定于下压板上,将力值传感器归零后,以单一速度每分钟15毫米(mm/min)对测试片进行7毫米的压缩位移。计算机记录压缩过程中测试片的回馈力值与压缩位移的距离,再将数据转换为应力(stress)

应变(strain)曲线图,其中应力值等于回馈力值除以压缩面积,应变值等于压缩位移除以原测试片高度,而抗压模量等于应力(stress)

应变(strain)曲线图中压缩曲线的斜率。
[0020]依照上述测试方法,本实验例中测试片的抗压模量为0.290百万帕斯卡(MPa),此时测试人员揉捏的手感柔软、容易塑型且操作性佳。
[0021]实施例二
[0022]70℃水浴中,将所有载体混合之后,再加入陶瓷颗粒,以重量比55%的陶瓷颗粒与45%的载体混合搅拌10分钟之后,冷却至室温。其中,陶瓷颗粒的成份包含有占整体重量比
15%的磷酸三钙以及40%的生物活性玻璃,此时磷酸三钙与生物活性玻璃的重量比比例为1∶2.66,所使用的磷酸三钙系依照前述流程所制备,粒径大小为约0.2至3毫米,且孔隙率大于等于约70%,而载体的成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骨组合物,包含有:约50

70%重量比的陶瓷颗粒,其中该陶瓷颗粒包含有磷酸三钙与生物活性玻璃;以及约30

50%重量比的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骨组合物,其中该磷酸三钙与该生物活性玻璃的配比为重量比约1∶0.22至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骨组合物,其中该磷酸三钙的粒径大小为约0.2至3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骨组合物,其中该磷酸三钙的孔隙率系大于等于约7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骨组合物,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崇玮梁永和
申请(专利权)人:擎睿生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