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岩心监测的岩心夹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岩心夹持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岩心监测的岩心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经常会遇到测量岩心电阻率的情况,但是现有技术中没有可以精确的测量电阻率的夹持器。同时,精确的测量电阻率需要多次重复经行实验,而现有的岩心夹持中,每次重新装入试样时,需要重新压紧试样,这种压紧方式中的力有大有小,这样使得试样接触不一样,从而在测量电阻率的结果相差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岩心监测的岩心夹持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岩心监测的岩心夹持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固定端组件、压力端组件和电极组件,所述固定端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一端,所述压力端组件设置在所述内部的另一端,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且用于检测试样的电阻率;
[0006]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所述第一极板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组件上,所述第二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岩心监测的岩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固定端组件、压力端组件和电极组件,所述固定端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一端,所述压力端组件设置在所述内部的另一端,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且用于检测试样(1)的电阻率;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板(2)和第二极板(3),所述第一极板(2)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组件上,所述第二极板(3)固定设置在所述压力端组件上,所述试样(1)填充在所述第一极板(2)与所述第二极板(3)之间,所述第一极板(2)和所述第二极板(3)均不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一极板(2)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线缆(4),所述第一导电线缆(4)从所述固定端组件的内部穿过,所述第二极板(3)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线缆(5),所述第二导电线缆(5)从所述压力端组件的内部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岩心监测的岩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体(6)和内壳体(7),所述外壳体(6)内部设置有绝缘的所述内壳体(7),且所述外壳体(6)与所述内壳体(7)配合,所述内壳体(7)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端组件配合,所述内壳体(7)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端组件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岩心监测的岩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环(8)和固定塞(9),所述第一固定环(8)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体(6)一端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塞(9)呈阶梯轴设置,所述固定塞(9)的直径较小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环(8)内,所述固定塞(9)的直径较大端与所述内壳体(7)的内壁配合,所述第一导电线缆(4)设置在所述固定塞(9)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岩心监测的岩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塞(9)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通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忠,田培虎,赵亮,黄春香,张燕,聂浩帆,周俊,张在喜,周永刚,武超,彭静,杨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