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素烟气的节能环保治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50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素烟气的节能环保治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烟气由余热锅炉降温,后进入第一GGH烟气换热器再次降温至湿法脱硫所需的温度;(2)将湿法脱硫后的低温湿烟气经过第一GGH烟气换热器加热升温,消除白雾;(3)升温后的无硫烟气进入第二GGH烟气换热器和SGH烟气换热器被加热到低温脱硝所需的温度后进行脱硝治理;(4)脱硝后的烟气进入第二GGH烟气换热器降温,继续回收余热或者直接排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能解决高、低温锅炉内熔融状铵盐的沉积问题,使所有的余热回收设备都能高效清洁,寿命延长;此外,排放的烟气已经过脱硫、脱硝、降温处理,也不存在白雾,对环境无污染,并且能够提高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素烟气的节能环保治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碳素烟气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素烟气的节能环保治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煅烧窑出来的碳素工业烟气,温度通常在950℃以上,具有较高的热量回收价值。但烟气中含有较多成分的硫(SO2),且在高温煅烧过程中含有大量的NO
x
,所以,在排放之前,除了回收热量降温外,还需要进行脱硫、脱硝治理。
[0003]目前常规的节能环保治理工艺如图1所示,此工艺采用的是中温(350~380℃)氨法SCR或NSCR脱硝,由于存在氨逃逸,烟气中的SO2、SO3等和NH3在高温环境下反应生成(NH4)2SO3、NH4HSO3、(NH4)2SO4、(NH4)HSO4等铵盐。这些铵盐的融化温度通常在280℃以下,且有粘性,溶于水,在后续的烟气降温过程中会沉积在低温锅炉受热面上,目前因没有其他更好的清理方法,多采用高压水冲洗,而在冲洗过程中,由于铵盐的分解,使得水呈现弱酸性,因此,长时间采用后对受热面具有腐蚀,影响使用。同时,烟气中含有的大量的硫,容易引起中温脱硝催化剂的中毒,缩短中温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0004]由于烟气含硫量较多,脱硫采用的是烟气降温到最后排放前进行高效的低温湿法脱硫,排放的是含水份很大的湿烟气,会有大量白雾产生,对周围的环境会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素烟气的节能环保治理工艺。
[0006]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碳素烟气的节能环保治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1)首先将烟气由余热锅炉降温,进入第一GGH烟气换热器再次降温至湿法脱硫所需的温度;
[0009](2)将湿法脱硫后的低温湿烟气经过第一GGH烟气换热器加热升温,消除白雾;
[0010](3)升温后的无硫烟气进入第二GGH烟气换热器和SGH烟气换热器被加热到低温脱硝所需的温度后进行脱硝治理;
[0011](4)脱硝后的烟气进入第二GGH烟气换热器后降温,继续深度回收余热或者直接排放。
[0012]作为优选方案:
[0013]步骤(1)中,所述烟气降温至170~190℃;
[0014]步骤(1)中,所述湿法脱硫所需的温度为140~160℃。
[0015]步骤(2)中,所述加热升温至75~85℃。
[0016]步骤(3)中,所述低温脱硝所需的温度为200~220℃。
[0017]步骤(4)中,所述脱硝后的烟气进入第二GGH烟气换热器后降温至130~150℃,如有需要用热可继续降温进行深度回收余热,如不需要用热则可排放。
[001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工艺具有以下优势:
[0019](1)高、低温锅炉上不会有熔融状的铵盐沉积,始终保持换热面清洁,也不存在铵盐遇水分解对换热面腐蚀的问题,使用寿命大幅延长;
[0020](2)烟气先经过脱硫,在GGH烟气换热器和SGH烟气换热器内也不存在铵盐的沉积问题,因此,所有的余热回收设备都能高效清洁,寿命延长;
[0021](3)排放的烟气已经过脱硫、脱硝、降温处理,也不存在白雾,属于经过彻底治理后的洁净烟气,对环境无污染;
[0022](4)低温脱硝的催化剂价格略高,但先脱硫后,避免了硫对脱硝催化剂的中毒问题,也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0023]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目前常规的节能环保治理工艺流程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碳素烟气的节能环保治理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先对烟气降温至约180℃,进入第一GGH烟气换热器再次降温至湿法脱硫所需的温度约150℃,并将湿法脱硫后的低温湿烟气加热升温至约80℃,消除白雾。升温后的无硫烟气进入第二GGH烟气换热器和SGH烟气换热器(蒸汽加热烟气的设备)被加热到低温脱硝所需的温度约210℃后进行脱硝治理,脱硝后的烟气进入第二GGH烟气换热器后降温至约140℃,继续深度回收余热,或者直接经增压风机排放。
[0029]实施例2
[0030]先对烟气降温至约170℃,进入第一GGH烟气换热器再次降温至湿法脱硫所需的温度约140℃,并将湿法脱硫后的低温湿烟气加热升温至约75℃,消除白雾。升温后的无硫烟气进入第二GGH烟气换热器和SGH烟气换热器(蒸汽加热烟气的设备)被加热到低温脱硝所需的温度约200℃后进行脱硝治理,脱硝后的烟气进入第二GGH烟气换热器后降温至约130℃,继续深度回收余热,或者直接经增压风机排放。。
[0031]实施例3
[0032]先对烟气降温至约190℃,进入第一GGH烟气换热器再次降温至湿法脱硫所需的温度约160℃,并将湿法脱硫后的低温湿烟气加热升温至约85℃,消除白雾。升温后的无硫烟气进入第二GGH烟气换热器和SGH烟气换热器(蒸汽加热烟气的设备)被加热到低温脱硝所需的温度约220℃后进行脱硝治理,脱硝后的烟气进入第二GGH烟气换热器后降温至约150℃,继续深度回收余热,或者直接经增压风机排放。
[00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素烟气的节能环保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烟气由余热锅炉降温,进入第一GGH烟气换热器再次降温至湿法脱硫所需的温度;(2)将湿法脱硫后的低温湿烟气经过第一GGH烟气换热器加热升温,消除白雾;(3)升温后的无硫烟气进入第二GGH烟气换热器和SGH烟气换热器被加热到低温脱硝所需的温度后进行脱硝治理;(4)脱硝后的烟气进入第二GGH烟气换热器降温,继续回收余热或者直接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素烟气的节能环保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烟气降温至170~1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海涛杜卫郑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