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用耐热钢箱式炉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10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用耐热钢箱式炉底板,该空腔腔内设置有改进型水冷式散热结构,改进型水冷式散热结构包括导热底座、凹槽、水冷式连接管、阀体接管、导热盖、对接孔、散热铝基板、方形环和导热片,导热底座的下端开设有凹槽,凹槽槽内嵌入有水冷式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航空用耐热钢箱式炉底板,属于炉底板领域,导热底座、导热盖与水冷式连接管相互配合,增加水冷式连接管与板体的接触面积,对板体的散热效果进行增强,一定程度上提升耐热钢箱式炉底板的散热效率,导热片与导热盖相接触,能够实现活动板块处热量的传递,再通过散热铝基板进行散热,进一步提升耐热钢箱式炉底板的散热效率。板的散热效率。板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用耐热钢箱式炉底板


[0001]本技术涉及航空航天所用结构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用耐热钢箱式炉底板。

技术介绍

[0002]炉底板是指装有耐压抗高温铸钢材料的一种底板类型,主要用于承载工件,一般适用于工业设备领域中,具有使用简单、操作便捷、稳定性较好等特点;
[0003]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668569.5,专利名称为一种航空用耐热钢箱式炉底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组置物槽,且置物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板块,所述板体的内部靠近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输水管与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与第二输水管的底端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且第一输水管与第二输水管的顶端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输水管与第二输水管的内围连通有交叉管道,且第一输水管的侧壁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连阀体接管头,所述活动板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片,且第一连接片的内部位于两端边缘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紧固螺丝,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片,且第二连接片的内部位于两端边缘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紧固螺丝,所述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的前端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握片,且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的前端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连位槽;
[0004]耐热钢箱式炉底板采用口字型水管和交叉水管相结合方式进行水冷式散热时,口字型水管和交叉水管与耐热钢箱式炉底板接触面积较小,散热效果一般,活动板块处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用耐热钢箱式炉底板,可有效提升耐热钢箱式炉底板的散热效率。
[0006]本技术的航空用耐热钢箱式炉底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板体、空腔和活动板块,所述板体的上端放置槽内设置有活动板块,且板体的下端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腔内设置有改进型水冷式散热结构,且改进型水冷式散热结构包括导热底座、凹槽、水冷式连接管、阀体接管、导热盖、对接孔、散热铝基板、方形环和导热片,所述导热底座的下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槽内嵌入有水冷式连接管,所述水冷式连接管其中两个对角处均设置有阀体接管,且水冷式连接管中间管设置有另一阀体接管,所述水冷式连接管的下端设置有导热盖,且导热盖下端开设有对接孔,所述导热盖的下端设置有散热铝基板,所述空腔腔底活动板块的拐角处设置有导热片,四个所述导热片的下端设置有方形环。
[0007]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底座和导热盖适配,且导热盖和导热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底座和板体固定连接;
[0008]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盖与散热铝基板适配,且散热铝
基板端面开孔与对接孔对齐,所述散热铝基板和导热盖固定连接,且散热铝基板和导热盖接触端涂覆导热硅脂;
[0009]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冷式连接管和阀体接管一体设置,且阀体接管与导热盖开设对接孔适配,所述阀体接管与阀门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改进型水冷式散热结构还包括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设于导热片的顶端并嵌入进导热盖和活动板块之间的缝隙内,所述弹性片侧壁卡块与活动板块侧壁开口适配;
[0011]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片与导热盖相接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通过导热底座、导热盖与水冷式连接管的相互配合,可增加水冷式连接管与板体的接触面积,对板体的散热效果进行增强,一定程度上提升耐热钢箱式炉底板的散热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进一步通过导热片与导热盖相接触,能够实现活动板块处热量的传递,再通过散热铝基板进行散热,进一步提升耐热钢箱式炉底板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改进型水冷式散热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导热片和弹性片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板体;2、空腔;3、改进型水冷式散热结构;301、导热底座;302、凹槽;303、水冷式连接管;304、阀体接管;305、导热盖;306、对接孔;307、散热铝基板;308、方形环;309、导热片;310、弹性片;4、活动板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1]为了阐释的目的而描述了本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可通过附图中没有具体示出的其他方式来实现。
[0022]本实施例中的航空用耐热钢箱式炉底板,如图1所示,包括板体1、空腔2和活动板块4,板体1的顶部放置槽内设置有活动板块4,且板体1 的底部开设有空腔2,空腔2的腔内设置有水管进行水冷式散热,活动板块4的上端用于放置物体;
[0023]如图2所示,空腔2的腔内设置有改进型水冷式散热结构3,如图3 所示,改进型水冷式散热结构3包括导热底座301、凹槽302、水冷式连接管303、阀体接管304、导热盖305、对接孔306、散热铝基板307、方形环308和导热片309,如图3所示,导热底座301的下端开设有凹槽302,且凹槽302的槽内嵌入有水冷式连接管303,水冷式连接管303上于两个对角处均设置有阀体接管304,水冷式连接管303所围成的矩形空间内设有一根中间管,中间管与水冷式连接管303其中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管体连接并相互垂直,此跟中间管上也设置有一个阀体接管304,水冷式连接管 303的下端设置有导热盖305,导热盖305下端开设有对接孔306,导热盖 305的下端设置有散热铝基板307,如图3、4所示,空腔2的腔底上于活动板块4的拐角处设置有导热片309,所述导热片309的横截面呈L型,四个导热片309的下端由方形环308进行首尾相连,使四个导热片309处于方形环308的拐角处,如此形成一个四角处设置有导热片309的矩形环结构,每个矩形环结构置于空腔2内与一个活动板块4相适配。如图3所示,导热底座301和导热盖305适配,且导热盖305和导热底座301固定连接,导热底座301和板体1固定连接,导热盖305与散热铝基板307适配,且散热铝基板307的端面开孔与对接孔306对齐,以使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用耐热钢箱式炉底板,包括板体(1)、空腔(2)和活动板块(4),所述板体(1)的顶部于放置槽内设置有活动板块(4),所述板体(1)的底部开设有空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的腔体内设置有改进型水冷式散热结构(3),所述改进型水冷式散热结构(3)包括导热底座(301)、凹槽(302)、水冷式连接管(303)、阀体接管(304)、导热盖(305)、对接孔(306)、散热铝基板(307)、方形环(308)和导热片(309),所述导热底座(301)的下端开设有凹槽(302),且凹槽(302)槽内嵌入有水冷式连接管(303),所述水冷式连接管(303)上于两个对角处均设置有阀体接管(304),所述水冷式连接管(303)的下端设置有导热盖(305),所述导热盖(305)的下端设置有散热铝基板(307),所述空腔(2)的腔体底部于活动板块(4)的拐角处设置有导热片(309),所述导热片(309)的下端设置有方形环(308),所述导热底座(301)和导热盖(305)适配,所述导热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华清司周祥刘小佩张慰峰陈化寒张超何琳潘华梅徐晓平吴江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一郎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