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型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96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型避雷器,具有信号直通部分和避雷保护部分,避雷保护部分有1/4波长结构支路和放电气体管结构支路,1/4波长结构支路由短路外壳(6)、内部短路盖绝缘子(13)、短路板(14)、垫圈(15)、短路板绝缘子(16)依次连接形成电容,电容与短路针体(7)、中针体(17)、短路插孔(8)依次连接构成。放电气体管结构支路由短路针体(7)、短路板(14)、气体管(12)、后针体(10)、弹簧(11)和短路盖(9)连接构成。一个1/4波长结构支路和放电气体管结构支路通过短路板(14)形成串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单一的1/4波长结构或放电气体管结构的避雷产品存在着一定使用不足而设计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电压响应的保护装置
,尤其是一种通信基 站用的避雷器。技术背景能释放雷电或兼能释放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能量,保护电工设备免受瞬时 过电压危害,又能截断续流,不致引起系统接地短路的电气装置。电器设备的 过电压保护器又可称之为避雷器,避雷器通常接于带电导线与地之间,与被保 护设备并联。当过电压值达到规定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立即动作,流过电荷, 限制过电压幅值,保护设备绝缘;电压值正常后,避雷器又迅速恢复原状,以 保证系统正常供电。避雷器一般可分为管式和阀式两大类,阀式避雷器分为碳 化硅避雷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又称氧化锌避雷器)。现有通信基站所使用的避雷器主要有1/4波长结构避雷器和放电气体管结 构避雷器。单独为1/4波长结构的产品结构如图(1),该结果的优点是传输功 率大,三介互调低,抗浪涌冲击能力较强,但缺点是中心导体不能够提供直流 电源,不能给其他设备提供电能,必须另外设计一条电路提供电能;其次单独 为放电气体管的产品结构如图(2),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安装方 便,且内导体可通直流电源,可供其他设备电能,缺点是由于放电气体管的制 作工艺,使放电气体管的电极带有磁性,影响三介互调,并且由于驻波产生驻 波电压,直接影响到传输功率,另外该结构的浪涌冲击能力较低。现有单一结构的避雷器都存在不足之处,在使用过程中对通信基站的避雷 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单一使用1/4波长避雷结构的避雷器的 中心导体不能提供直流电源,需另外设计一条电路提供电能的问题和单一使用 放电气体管结构的避雷器由于放电气体管的制作工艺,使放电气体管的电极带 有磁性,影响三介互调,并且由于驻波产生驻波电压,直接影响到传输功率, 另外该结构的浪涌冲击能力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型结构的 避雷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合型避雷器,具 有信号直通部分和避雷保护部分,在避雷保护部分有1/4波长支路和气体管支路,两个支路串联连接,在避雷器中信号从A端传输传输到B端时,1/4波长 支路对高频信号起阻断作用,是信号无法通过放电气体管,当电流在A和B两 端传输时,当电流达到一定量超过放电气体管的阀值电压时,可以直接从放电 气体管导出。在避雷器的腔内由短路盖绝缘子、短路板、垫圈、短路板绝缘子依次连接 形成一个电容,该电容和短路针体、中针体、短路插孔依次连接构成1/4波长 支路;有短路针体、短路板、气体管、后针体、弹簧和短路盖构成气体管支路, 插孔和绝缘子压接后固定在中外壳中,中外壳两端的母外壳、前外壳用来和外 部设备接口连接。把l/4入支路与放电气体管支路串联,正常信号传输时,由 于1/4入波长对于特定频率(高频)来说是开路,驻波电压不影响放电气体管, 所以传输功率不受放电气体管材质特性的影响;在雷电冲击时,由于放电气体 管存在一定的阀值电压,且该放电气体管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阀值电压 的气体管,当电压超过放电气体管的阀值电压时,气体管中的惰性气体立即电 离导通释放电流,从而达到保护设备的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能达到大功率传输信号,中间内 导体可以通低于放电气体管阔值电压的直流电,三介互调低,本技术可根 据使用的需要改换成N型接头或其它国际通用接口 。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歩说明。 图1是1/4波长结构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放电气体管结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中,l.母外壳,2.绝缘子A, 3.插孔,4.绝缘子B, 5.中外壳,6.短路外 壳,7.短路针体,8.短路插孔,9.短路盖,IO.后针体,ll.弹簧,12.气体管, 13.短路盖绝缘子,14.短路板,15.垫圈,16.短路板绝缘子,17.中针体,18. 前外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中所示的,母外壳l、绝缘子A2、插孔3、绝缘子B4和前外壳18构 成信号直通部分,避雷保护部分有一个1/4波长结构和放电气体管结构组成。 1/4波长结构由短路外壳6、内部短路盖绝缘子13、短路板14、垫圈15、短路 板绝缘子16依次连接形成电容,电容与短路针体7、中针体17、短路插孔8 连接构成。放电气体管结构由短路针体7、短路板14、气体管12、后针体IO、 弹簧11和短路盖9连接构成。 一个1/4波长结构和放电气体管结构通过短路 板14形成串联结构。信号和电流通过插孔3传输,插孔3和绝缘子A2压接后 固定在中外壳5中,中外壳5两端的母外壳1,前外壳18用来和外部设备接口 连接。工作原理如图4,在避雷器中信号从A端传输传输到B端时,1/4波长支 路对高频信号起阻断作用,是信号无法通过放电气体管,当电流在A和B两端 传输时,当电流达到一定量超过放电气体管的阀值电压时,可以直接从放电气 体管导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型避雷器,具有信号直通部分和避雷保护部分,其特征是:在避雷保护部分内设有1/4波长结构支路和放电气体管结构支路,1/4波长结构支路与放电气体管结构支路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混合型避雷器,具有信号直通部分和避雷保护部分,其特征是在避雷保护部分内设有1/4波长结构支路和放电气体管结构支路,1/4波长结构支路与放电气体管结构支路串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型避雷器,其特征是所述的l/4波长 支路由电容与短路针体(7)、中针体(17)和短路插孔(8)依次连接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听兴徐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安费诺福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