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943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29
一种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包括檩条,设置在檩条上的光伏组件连接件以及水槽,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檩条连接,第二端与光伏组件的边框和所述水槽的边缘连接。安装结构由于将水槽设计成简易结构,故省去了模具开发工序,节省了材料和工时并降低了成本。光伏组件连接件可以通过螺栓一类的紧固件将光伏组件、水槽和檩条紧紧固定在一起,其安全性及稳定性均优于传统的压块固定连接。而且,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组件连接件与水槽配合,可以根据不同尺寸和规模的光伏组件灵活组装,故其适应性和互换性更强,适合于不同场合的屋顶安装。适合于不同场合的屋顶安装。适合于不同场合的屋顶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光伏发电是通过使用太阳能光伏组件接受入射的太阳光,通过光伏转换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并收集所产生的电能以供使用的技术。就光伏组件的安装场地而言,屋顶也是光伏系统利用太阳能的首选场地。例如,图1所示的第201821377155.7号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组件的组合安装部件,其中,安装在屋顶上的南北向排水槽的上方设置有中压块和边压块4以及压块固定件2,用以将光伏组件3压紧和固定在排水槽上。但是,压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均不及螺栓一类的连接件,而且安装过程更为复杂和耗时。而且,图1所示的安装部件中,排水槽整体由类似M形异型型材制成,结构复杂,需要根据各种光伏组件的尺寸进行模具开发,加工工期长,且材料成本也较高,因此也增加了整个光伏支架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包括檩条,设置在檩条上的光伏组件连接件以及水槽,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檩条连接,第二端与光伏组件的边框和所述水槽的边缘连接。
[0005]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件为基本呈Z字形的截面。
[0006]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件的第二端具有一个延伸段,用以延伸连接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
[0007]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水槽包括基本呈V字形截面的槽壁。
[0008]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水槽的边缘沿所述槽壁的顶端向外延伸。
[0009]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水槽的边缘能够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贴紧设置。
[0010]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水槽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平坦部。
[0011]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水槽的平坦部能够与所述檩条的上侧面贴紧设置。
[0012]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檩条通过螺栓连接。
[0013]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和所述水槽的边缘通过螺栓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由于将水槽设计成简易结构,故省去了模具开发工序,节省了材料和工时并降低了成本。光伏组件连接件可以通过螺栓一类的紧固件将光伏组件、水槽和檩条紧紧固定在一起,其安全性及稳定性均优于传统的压块固定连接。而且,根据本技术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组件连接件与水槽配合,可以根据不同尺寸和规模的光伏组件灵活组装,故其适应性和互换性更强,适合于不同场合的屋顶安装。
[0015]附图简述
[0016]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一种光伏发电组件的组合安装部件的示意图。
[0017]图2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表示图2所示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4是表示图2所示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结合参考在附图中示出和在以下描述中详述的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的多个技术特征和细节。并且,以下描述忽略了对公知的原始材料、处理技术、部件以及设备的描述,以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申请的技术要点。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到,在下文中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时,描述和特定示例仅作为说明而非限制的方式来给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0021]图2是表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局部作了透视)。参见图2,根据本技术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包括檩条21,设置在檩条21上的光伏组件连接件22以及水槽23。其中,檩条21例如铺设在倾斜的屋顶或者建筑物上,水槽23例如沿南北向延伸,并借助倾斜的屋顶或者建筑物使其两端位于不同的高度。光伏组件连接件22的第一端221与檩条21的上侧面连接,第二端222与光伏组件25的边框和水槽23的边缘231连接。
[0022]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水槽23例如包括基本呈V字形截面的槽壁232,水槽的边缘231沿槽壁232的顶端向外延伸。位于水槽两侧的光伏组件25例如对称地设置在水槽23的边缘231上,光伏组件25的边框能够与该水槽的边缘231平行设置,并例如通过螺栓26一起固定在光伏组件连接件22的第二端222的端面上。
[0023]在另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光伏组件连接件22例如为基本呈Z字形的截面,其第一端221的端面开有通孔,例如通过螺栓26固定在檩条21上;其第二端222的端面也开有通孔,例如也通过螺栓26与水槽的边缘231和光伏组件25的边框连接。较佳的,光伏组件连接件22的第二端222例如具有一个延伸段2220,用以延伸连接在光伏组件25的边框,使得光伏组件25更加稳固地安装在支架上。较佳的,该延伸段的长短甚至有无可以根据水槽两侧光伏组件25之间所设计的间隙大小而调整或作取舍。
[0024]图3是表示图2所示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表示图2所示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结合参见图2至图4,位于水槽两侧的光伏组件25(部分作了透视)例如对称地设置在水槽23的边缘231上,较佳的,水槽23的底部例如设置有一个平坦部230,该平坦部能够与檩条21的上端面贴紧设置。当水槽23两侧的边缘231由光伏组件连接件22的第二端222予以固定后,可以将水槽23的底部压紧在檩条21的上侧面,使得
水槽23的底部与檩条21之间完全接触,既省去了水槽与檩条之间的连接件,又保证了支架的安全及稳定。
[0025]进一步,由于将水槽设计成截面基本呈V字形的简易结构,故省去了模具开发工序,节省了材料和工时并降低了成本。光伏组件连接件采用截面基本呈Z字形的结构,可以通过螺栓一类的紧固件将光伏组件、水槽和檩条紧紧固定在一起,其安全性及稳定性均优于传统的压块固定连接。而且,根据本技术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Z字形的组件连接件与V字形的水槽配合,可以根据不同尺寸和规模的光伏组件灵活组装,故其适应性和互换性更强,适合于不同场合的屋顶安装。
[0026]以上虽然已经按照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但根据本申请的上述构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本申请中描述的装置进行多种变型而不背离本申请的概念、精神和范围。此外,可对本申请所公开的装置做出修改,并实现相同或相似的结果。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相似的替代和修改均被视为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申请的精神、范围以及概念以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包括檩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檩条上的光伏组件连接件以及水槽,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檩条连接,第二端与光伏组件的边框和所述水槽的边缘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件为基本呈Z字形的截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件的第二端具有一个延伸段,用以延伸连接在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包括基本呈V字形截面的槽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顶光伏支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边缘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会晶郑道涛郑根水曾晓波杨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同景新能源科技江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