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内科耳穴探测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92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耳穴探测笔,包括笔体,笔体的前端固定设有杆筒,杆筒的前端设有照明灯圈,笔体靠近前端处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中部设有螺杆,笔体的前端开设有管腔,管腔内插设有主杆体,主杆体的末端设有螺纹腔,主杆体的外侧还设有多个导向轨,管腔的内壁设有多个与导向轨滑动连接的导向块,螺杆与螺纹腔相螺接,主杆体穿过杆筒,且主杆体的前端固定设有弹性杆体,弹性杆体的前端为采样头,采样头的内部前端设有摄像组件,靠近转轴处的笔体设有旋转套环,旋转套环的一侧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有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360度随耳廓结构弯曲,并且便于调节探测杆长度,可通过摄像头进行死角的观察。摄像头进行死角的观察。摄像头进行死角的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耳穴探测笔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内科耳穴探测笔。

技术介绍

[0002]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等。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例如专利号为CN202022735803.5一种耳穴信息采集装置,该申请通过利用调节探杆上的调节组件,能够调节第二杆体与第一杆体之间的角度,使其方便对耳廓结构中不平坦、卷曲、凹沟、凹窝等位置中的隐藏耳穴进行检测,进而提高其使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0003]但是其杆体仍然是硬质的直杆只能弯折,并不能跟随起伏弯曲的耳廓结构进行360度任意弯曲,且不便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长度调节,对于部分死角也不便观察,因此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医内科耳穴探测笔,可360度随耳廓结构弯曲,并且便于调节探测杆长度,可通过摄像头进行死角的观察。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耳穴探测笔,包括笔体,所述笔体的前端固定设有杆筒,杆筒的前端设有照明灯圈,笔体靠近前端处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中部设有螺杆,笔体的前端开设有管腔,管腔内插设有主杆体,主杆体的末端设有螺纹腔,主杆体的外侧还设有多个导向轨,管腔的内壁设有多个与导向轨滑动连接的导向块,螺杆与螺纹腔相螺接,主杆体穿过杆筒,且主杆体的前端固定设有弹性杆体,弹性杆体的前端为采样头,采样头的内部前端设有摄像组件,靠近转轴处的笔体设有旋转套环,旋转套环的一侧通过阻尼转轴连接有显示屏。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笔体上设有总开关,且笔体表面为磨砂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摄像组件包括摄像头和LED灯。
[0009]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灯圈上采用的灯为散射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杆体可以为塑胶材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与显示屏电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中医内科耳穴探测笔,通过在主杆体的前端设置弹性杆体,可实现在检测过程中前端杆体随耳廓构造的改变经按压受力而实时自动改变弯曲程度,通过设有转轴配合螺杆等结构实现主杆体的伸缩,实现伸出长度的调节,通过设置摄像组件和显示屏便于观察耳廓死角。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耳穴探测笔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7]如图1~2所示,一种中医内科耳穴探测笔,包括笔体8,笔体8的前端固定设有杆筒11,杆筒11的前端设有照明灯圈5,对外围大范围提供光照,笔体8靠近前端处设有转轴6,转轴6的一端中部设有螺杆12,笔体8的前端开设有管腔801,管腔801内插设有主杆体3,主杆体3的末端设有螺纹腔301,主杆体3的外侧还设有多个导向轨302,管腔801的内壁设有多个与导向轨302滑动连接的导向块802,螺杆12与螺纹腔301相螺接,通过转动转轴6使螺杆12转动,在导向轨302和导向块802的作用下,使主杆体3向前伸出或向后收缩,主杆体3穿过杆筒11,且主杆体3的前端固定设有弹性杆体3,便于跟随不规则的耳廓结构发生变形弯曲以适应检测,弹性杆体3的前端为采样头2,采样头2的内部前端设有摄像组件1,靠近转轴6处的笔体设有旋转套环7,旋转套环7的一侧通过阻尼转轴9连接有显示屏10,用于显示摄像组件1采集的画面,旋转套环7和阻尼转轴9用于调节显示屏的位置及观看角度。
[0018]其中,笔体8上设有总开关,用于控制整体电路通断,且笔体8表面为磨砂面,便于手持防滑。
[0019]其中,摄像组件1包括摄像头和LED灯,用于拍摄不易观察的死角画面以供判断。
[0020]其中,照明灯圈5上采用的灯为散射灯,便于对耳廓外围大范围照射。
[0021]其中,弹性杆体3可以为塑胶材质,具有一定弹性形变能力。
[0022]其中,摄像头与显示屏10电连接,将采集的影像通过显示屏10显示出来。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中医内科耳穴探测笔,具体工作时,将探测笔通过信号线与外部的采样仪连接,打开总开关使摄像组件1及照明灯圈5工作,手持笔体8,将弹性杆体3前端的采样头2对准耳廓上的穴位进行观察及刺激,从而根据采样仪采样信息进行诊断,探测过程可单手持笔用手指拨动转轴6使螺杆12转动,在导向轨302和导向块802的作用下,使螺纹腔301相对于螺杆12发生轴向移动,从而使主杆体3向前伸出或向后收缩进行长度调节,全程可采用单手操作,简单方便。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耳穴探测笔,包括笔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笔体(8)的前端固定设有杆筒(11),杆筒(11)的前端设有照明灯圈(5),笔体(8)靠近前端处设有转轴(6),转轴(6)的一端中部设有螺杆(12),笔体(8)的前端开设有管腔(801),管腔(801)内插设有主杆体(4),主杆体(4)的末端设有螺纹腔(301),主杆体(4)的外侧还设有多个导向轨(302),管腔(801)的内壁设有多个与导向轨(302)滑动连接的导向块(802),螺杆(12)与螺纹腔(301)相螺接,主杆体(4)穿过杆筒(11),且主杆体(4)的前端固定设有弹性杆体(3),弹性杆体(3)的前端为采样头(2),采样头(2)的内部前端设有摄像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芹龚跃峰黄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