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冀炜专利>正文

一种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861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下支架和第二下支架,第一下支架内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下支架上表面设有第一上支架,第一上支架与第一下支架滑动连接,第二下支架内开设有第二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随后带动连杆旋转,随后带动第二锥形齿轮旋转,从而带动第一锥形齿轮旋转,随后带动丝杆旋转,随后带动滑动块升降,从而调节高度,当需要调节宽度时,滑动第二横杆,第二横杆收缩至空腔内,同时通过第一铰座、第二铰座和转轴带动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旋转,从而将第二转动块收缩至卡槽内,实现宽度的调整,便于使用,同时可以对支架进行折叠,便于移动携带。便于移动携带。便于移动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施工安全是各个行业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安全问题。施工安全涵盖了在作业过程中所有的安全问题并且涉及管理、财务及后勤保障等相关内容。经常会有非施工人员误入到施工现场而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必要要有良好的拦截装置,以达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0003]然而现有的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节高度和宽度,同时收纳也较为不便,不便于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解决现有的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节高度和宽度,同时收纳也较为不便,不便于循环使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下支架和第二下支架,所述第一下支架内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下支架上表面设有第一上支架,所述第一上支架与第一下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支架内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下支架上表面设有第二上支架,所述第二上支架与第二下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支架上表面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横杆侧表面设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与第一横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有表面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第二上支架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下支架左表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电机底座和丝杆,所述电机底座上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同轴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丝杆表面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上支架左表面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下支架右表面设有第一铰座,所述第一铰座一端设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上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转动块右端设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前表面设有转轴,所述第二转动块通过转轴与第一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支架左表面设有第二铰座,所述第二转动块与第二铰座连接;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启动电机,随后带动连杆旋转,随后带动第二锥形齿轮旋转,从而带动第一锥形齿轮旋转,随后带动丝杆旋转,随后带动滑动块升降,从而调节高度,当需要调节宽度时,滑动第二横杆,第二横杆收缩至空腔内,同时通过第一铰座、第二铰座和转轴带动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旋转,从而将第二转动块收缩至卡槽内,实现宽度的调整,便于使用,同时可以对支架进行折叠,便于移动携带。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铰座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铰座分别位于第一下支架右表面
两端;保证第一转动块可顺利转动。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铰座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铰座分别位于第二下支架左表面两端;保证第二转动块可顺利转动。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块通过第一铰座与第一下支架转动连接;保证第一转动块的稳定。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块通过第二铰座与第二下支架转动连接;保证第二转动块的稳定。
[0011]优选地,所述丝杆上表面设有限位环,所述丝杆穿透滑动块并与滑动块螺纹连接;保证滑动块在升降时,会有限位环限位,防止滑动块脱落,同时保证滑动块可顺利升降。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块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连接块上表面设有固定螺栓;保证第二横杆的稳定。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电机,随后带动连杆旋转,随后带动第二锥形齿轮旋转,从而带动第一锥形齿轮旋转,随后带动丝杆旋转,随后带动滑动块升降,从而调节高度,当需要调节宽度时,滑动第二横杆,第二横杆收缩至空腔内,同时通过第一铰座、第二铰座和转轴带动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旋转,从而将第二转动块收缩至卡槽内,实现宽度的调整,便于使用,同时可以对支架进行折叠,便于移动携带。
[0015]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的前侧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的右侧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的正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的侧视图;
[0021]图5为图4中A

A面的剖视图;
[0022]图6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0023]图7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下支架;100、第一滑槽;101、第一铰座;2、第一上支架;200、滑动块;3、第二下支架;300、第二滑槽;301、第二铰座;4、第二上支架;5、底板;500、电机底座;501、电机;502、连杆;6、丝杆;600、限位环;601、第一锥形齿轮;602、第二锥形齿轮;7、第一横杆;700、空腔;701、第二横杆;702、连接块;7020、固定槽;7021、固定螺栓;8、第一转动块;800、卡槽;801、第二转动块;802、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一端”、“另一端”、“一侧”、“另一侧”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有”、“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请参阅图1

7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下支架1和第二下支架3,第一下支架1内开设有第一滑槽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建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下支架(1)和第二下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支架(1)内开设有第一滑槽(100),所述第一下支架(1)上表面设有第一上支架(2),所述第一上支架(2)与第一下支架(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支架(3)内开设有第二滑槽(300),所述第二下支架(3)上表面设有第二上支架(4),所述第二上支架(4)与第二下支架(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支架(2)上表面设有第一横杆(7),所述第一横杆(7)内开设有空腔(700),所述第一横杆(7)侧表面设有第二横杆(701),所述第二横杆(701)与第一横杆(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701)有表面设有连接块(702),所述连接块(702)与第二上支架(4)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下支架(1)左表面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上表面设有电机底座(500)和丝杆(6),所述电机底座(500)上表面安装有电机(501),所述电机(501)输出端同轴连接有连杆(502),所述连杆(502)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602),所述丝杆(6)表面设有第一锥形齿轮(601),所述第一锥形齿轮(601)与第二锥形齿轮(602)相互啮合,所述第一上支架(2)左表面设有滑动块(200),所述滑动块(200)与丝杆(6)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下支架(1)右表面设有第一铰座(101),所述第一铰座(101)一端设有第一转动块(8),所述第一转动块(8)上表面开设有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冀炜
申请(专利权)人:周冀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