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压吸收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8492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压吸收器,其具有在周面由放电间隙分开形成导电膜的圆柱状的绝缘构件、设置在该绝缘构件两端并与导电膜接触的一对电极、利用这对电极封闭两端并和绝缘构件一起把惰性气体封入内部的玻璃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压吸收器中,将密封电极的与过压吸收元件接触的面形成为以所述的玻璃管中心轴为中心对称的凹面状。结果,可在玻璃管的中心高精度地设置过压吸收元件,提高了过压吸收器的寿命和耐过压量,并且可能降低成本和小型化。(*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为保护各种各样的仪器受到过压并防止事故的发生于未然而使用的。现有技术电话机、电传真机、调制解调器等通信机的电子仪器和通信线路的连接部分、或CRT的驱动电路等由于雷击过压和静电等异常电压(过压)易受电击的部分,为了防止异常电压导致电子仪器和装载该仪器的印刷电路板的热损伤或起火等,连接过压吸收器。以前,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平-320845号公报,提出了利用具有微间隙过压吸收元件的过压吸收器。该过压吸收器是将在用导电膜包覆的园柱状陶瓷构件的周面形成所谓微间隙,并在该陶瓷构件两端设置一对电极而形成的过压吸收元件和惰性气体一起收容在园筒状玻璃管内的过压吸收器,如附图说明图11所示,通过高温加热把一对密封电极2密封在玻璃管1的两端。还有,过压吸收器是面装型(圆筒型)过压吸收器,在密封电极2没有设置引线,安装时通过涂镀焊锡连接固定密封电极2和基板。如图12所示,该过压吸收器这样制造,在碳加热夹具10形成的孔穴10a内,依次装入密封电极2的一个电极,玻璃管1,过压吸收元件4,然后装入密封电极2的另一个电极,在内部置换成惰性气体后,在沿轴方向加压状态下加热碳加热夹具10,用一对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压吸收器,其具有在周面由放电间隙分开形成导电膜的圆柱状的绝缘构件、设置在该绝缘构件两端并与导电膜接触的一对电极,利用这对电极封闭两端并和绝缘构件一起把惰性气体封入内部的玻璃管,其特征是,将密封电极的和所述过压吸收元件接触的面形成为以所述的玻璃管中心轴为中心对称的凹面状。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10-2 302704/00;JP 2000-10-30 331509/001.一种过压吸收器,其具有在周面由放电间隙分开形成导电膜的圆柱状的绝缘构件、设置在该绝缘构件两端并与导电膜接触的一对电极,利用这对电极封闭两端并和绝缘构件一起把惰性气体封入内部的玻璃管,其特征是,将密封电极的和所述过压吸收元件接触的面形成为以所述的玻璃管中心轴为中心对称的凹面状。2.按照权利要求1过压吸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玻璃管至少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平面部。3.按照权利要求2的过压吸收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玻璃管,至少形成一对对置的且成平行状态的所述的平面部。4.按照权利要求3的过压吸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玻璃管的横截面形状是与所述的一对电极外周连接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宏幸中元隆裕浅海雅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