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追溯的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4096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追溯的防伪标签,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包括离型膜以及涂覆在离型膜上的胶水层,胶水层上方依次设置有基膜层、第一防伪层、3D光栅层、第二防伪层以及防护膜,基膜层、第一防伪层、3D光栅层、第二防伪层以及防护膜之间相互粘接固定,第一防伪层上设置有防伪码,第一防伪层上在防伪码右侧设置有验证区,3D光栅层上左侧设置有光栅防伪图案,第二防伪层上设置有追溯码,第二防伪层上在追溯码下方设置有防伪编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表层追溯码扫描时会显示商品的生产、运输信息,使产品各流程可追溯,采用多次防伪验证方式保证防伪标签的不可复制、不可重复使用以及不可揭离性,提高防伪度。提高防伪度。提高防伪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追溯的防伪标签


[0001]本技术涉及防伪
,具体是涉及一种可追溯的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0002]防伪标识也称为防伪标签或者防伪贴纸,是不干胶产品的一类,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上,或标的物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防伪标识的防伪特征以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识的灵魂。
[0003]随着国民经济与技术的发展,防伪技术已经从传统的银行、海关、税务、金融、公安等部门制作的护照、证件、货币、票证和有价证券的使用场合逐渐转向民用,并在烟酒、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服装、光盘以及农药、化肥、汽车零部件、日用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防伪标签是一门涉及光学、化学、物理学、电磁学、计算机技术、光谱技术、数字印刷技术、包装印刷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技术。防伪技术多种多样,如激光全息技术、水印技术、电码技术、数字编码、条形码、二维码以及RFID等。要能够达到防伪的目的,防伪标签必须同时具备不可复制、不可重复使用以及不可揭离的特点。
[0004]现有的防伪标签通常不具备产品追溯功能,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无法了解产品的生产,运输信息,且未对防伪标签采用加密设计,使防伪标签易被伪造,易导致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使消费者和企业利益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追溯的防伪标签,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防伪标签通常不具备产品追溯功能,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无法了解产品的生产,运输信息,且未对防伪标签采用加密设计,使防伪标签易被伪造,易导致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使消费者和企业利益受损的问题。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可追溯的防伪标签,包括离型膜以及涂覆在离型膜上的胶水层,所述胶水层上方依次设置有基膜层、第一防伪层、3D光栅层、第二防伪层以及防护膜,所述基膜层、第一防伪层、3D光栅层、第二防伪层以及防护膜之间相互粘接固定,所述第一防伪层上设置有防伪码,所述第一防伪层上在防伪码右侧设置有验证区,所述3D光栅层上左侧设置有光栅防伪图案,所述第二防伪层上设置有追溯码,所述第二防伪层上在追溯码下方设置有防伪编号。
[0008]优选的,所述防伪码与追溯码均为正方形,且大小相同,所述防伪码的水平位置相对于追溯码向左偏移。
[0009]优选的,所述验证区设置于追溯码下方,且追溯码的长度小于追溯码边长。
[0010]优选的,所述防伪码采用可逆热敏显色油墨印刷而成,所述追溯码采用可逆热敏消色油墨印刷而成。
[0011]优选的,所述验证区采用紫外荧光油墨印刷而成。
[0012]优选的,所述光栅防伪图案采用光栅材料印刷而成,在不同角度下可分别呈现防伪编号首位和末位。
[0013]优选的,所述基膜层为铜版纸、易碎纸、合成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任意一种。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技术采用双层防伪技术,表层追溯码扫描时会显示商品的生产、运输信息,保证商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全过程的透明性,在进行真伪验证时,将防伪标签升温至65℃,此时表层的由可逆热敏消色油墨印刷而成的追溯码变为透明,底层由可逆热敏显色油墨印刷而成的防伪码显色,消费者可扫描防伪码进行真伪验证,防伪码为单次有效码,二次扫描时会显示第一次扫描的信息,保证了防伪标签的不可重复使用性;
[0016]2)本技术在底层设置有验证区,验证区中由紫外荧光油墨印刷根据防伪编号随机生成的验证码,一个防伪编号对应一个验证码,保证了防伪标签的不可复制性;
[0017]3)本技术的基膜层采用的是铜版纸制成,在遭遇外力破坏揭离时铜版纸会发生破损,导致防伪标签内部结构损坏,从而避免了防伪标签的转移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分层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常温显示状态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在高温下的显示状态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为:
[0022]1、离型膜;2、胶水层;3、基膜层;4、第一防伪层;401、防伪码;402、验证区;5、3D光栅层;501、光栅防伪图案;6、第二防伪层;601、追溯码; 602、防伪编号;7、防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4]请参阅图1

3所示,一种可追溯的防伪标签,包括离型膜1以及涂覆在离型膜1上的胶水层2,胶水层2上方依次设置有基膜层3、第一防伪层4、3D光栅层5、第二防伪层6以及防护膜7,基膜层3、第一防伪层4、3D光栅层5、第二防伪层6以及防护膜7之间相互粘接固定,第一防伪层4上设置有防伪码401,第一防伪层4上在防伪码401右侧设置有验证区402,3D光栅层5上左侧设置有光栅防伪图案501,第二防伪层6上设置有追溯码601,第二防伪层6上在追溯码601下方设置有防伪编号602,采用双层防伪技术,表层追溯码601扫描时会显示商品的生产、运输信息,保证商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全过程的透明性,在进行真伪验证时,将防伪标签升温至65℃,此时表层的由可逆热敏消色油墨印刷而成的追溯码601变为透明,底层由可逆热敏显色油墨印刷而成的防伪码 401显色,消费者可扫描防伪码401进行真伪验证,防伪码为单次有效码,二次扫描时会显示第一次扫描的信息,保证了防伪标签的不可重复使用性。
[0025]防伪码401与追溯码601均为正方形,且大小相同,防伪码401的水平位置相对于追溯码601向左偏移,验证区402设置于追溯码601下方,且追溯码601 的长度小于追溯码601
边长,防伪码401采用可逆热敏显色油墨印刷而成,追溯码601采用可逆热敏消色油墨印刷而成,验证区402采用紫外荧光油墨印刷而成,验证区中由紫外荧光油墨印刷根据防伪编号随机生成的验证码,验证码由生产厂家根据自有随机生成逻辑生成,一个防伪编号对应一个验证码,保证了防伪标签的不可复制性。
[0026]光栅防伪图案501采用光栅材料印刷而成,在不同角度下可分别呈现防伪编号602首位和末位,光栅防伪图案501为3D印刷技术印刷而成,需要特定设备进行印刷,提高了仿制难度,增加了防伪安全性。
[0027]基膜层3材质为铜版纸,铜板纸极易破损,在遭遇外力破坏揭离时铜版纸会发生破损,导致防伪标签内部结构损坏,从而避免了标签的转移使用,保证了防伪标签的不可揭离性。
[0028]使用本技术的防伪验证过程为:首先扫描表层追溯码601扫描时验证商品的生产、运输信息,之后使用热水杯将防伪标签升温至65℃,扫描防伪码401,验证其是否为首次扫描,此时输入防伪编号602和验证区402中的验证码,验证是否为对应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追溯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型膜(1)以及涂覆在离型膜(1)上的胶水层(2),所述胶水层(2)上方依次设置有基膜层(3)、第一防伪层(4)、3D光栅层(5)、第二防伪层(6)以及防护膜(7),所述基膜层(3)、第一防伪层(4)、3D光栅层(5)、第二防伪层(6)以及防护膜(7)之间相互粘接固定,所述第一防伪层(4)上设置有防伪码(401),所述第一防伪层(4)上在防伪码(401)右侧设置有验证区(402),所述3D光栅层(5)上左侧设置有光栅防伪图案(501),所述第二防伪层(6)上设置有追溯码(601),所述第二防伪层(6)上在追溯码(601)下方设置有防伪编号(6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追溯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码(401)与追溯码(601)均为正方形,且大小相同,所述防伪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汉特种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