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野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负氧离子发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362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医用负氧电离子发射器,它是由负电离子发射器与供氧装置组合而成。公知负氧电离子对人体生理调节是多方面的,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尤其是可以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可使吸收氧增加20%,排出二氧化碳增加14.5%以上。然而,目前供氧装置,提供给患者的氧气中不含有负氧电离子,供氧的同时,还隔绝了患者对空气中负电离子的吸收,从而使患者处于极不利的医疗条件之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在原有供氧方式不变的情况下,仅在输出氧气管内,安装一个小型负电离子发射器,使输出的氧气中带有一定数量的负氧电离子,满足患者对负氧电离子的需要,从而增强医疗效果,提高危重病患者抢救成功率。由于它小巧方便,可以安装在任何供氧装置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供氧装置与负电离子发射器组合,是具有特殊医疗效果的供氧器具。
技术介绍
公知在空气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负电离子,它的存在是维持动物乃至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它能直接影响到人的生理平衡和新陈代谢功能,它能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尤其是能明显改善呼吸系数,它可使人的氧吸收增加20%,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14.5%以上(摘自朱天乐主编《室内空气污染控制》 第09439号)它具有药物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然而,目前的供氧装置是将钢瓶中的氧气调压后,通过导管或面罩进入人体,这其中氧气不具备负氧电离子,从而使患者完全隔绝了对空气中负电离子的吸收,使患者的电生理平衡不能得到维持,形成了对医疗或抢救极不利的条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负氧电离子发射器,它能在原有供氧方式不变的情况下,使供氧装置输出的氧气中,带有一定数量的负氧电离子,从而给患者创造了最佳的医疗条件,使患者医疗效果明显提高,降低医疗成本,更重要的是它能大大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负电离子发射器与供氧装置得以组合,采取了以下措施1负电离子发射器的发射负极安装在输氧管的末端,使负电离子进入人体距离最近,从而使负氧电离子损失降至最少。2、为保证负电离子发射器负极正常工作不被潮化氧气和患者呼出的湿度极大废气所破坏,从供氧潮化瓶前端,未来被潮化氧气中分流一部分,用细导气管引入发射负极腔内,使发射负极始终保证在干燥条件下工作。3、采用导电纤维制作的负极,降低直流电离电压,减少臭氧产生。4、采用气电转换器,使两个独立气流和一条电路交叉通过,互不干扰。本专利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供氧装置的输氧管(1)的末端管内,安装有负电离子发射器,它是由绝缘材料壳体(8)用支架(2)固定在输氧管中央,在壳体(8)中心固定着带有排气孔(4)的细金属管(5),金属管(5)的一端安有用导电纤维制作的发射负极(3),另一端与细气管(6)连接,细气管(6)在输氧管(1)中并行,各自分别与气电转换器的输出接头(12),输出接头(13)相连接,输氧管(1)通道经输入接头(11),与供氧装置的潮化瓶的输出接头相连接,构成供氧主通道。细气管(6)通道经气电转换器输入接头(10)与潮化瓶输入端三通接头并联相接,构成给发射负极腔提供干燥氧气通道。发射负极用导线由细气管中经气电转换器中密封孔(9)中引出,与直流电源负极端相连接,而电源正极端用导线与患者相连接并接地。输氧管通道是保持原来正常供氧通道,由潮化瓶输出潮化氧气由输氧管(1)经气电转换器至患者。这是原来的供氧方式。细气管(6)通道是从调压后进入潮化瓶前干氧气中分流出一部分氧气,它由细气管(6)经气电转换器进入输氧管(1)中的发射负极腔相通,构成独立的特殊通道,由它提供给发射负极腔干燥氧气,它同时防止了呼吸中大量潮气和水因倒流而进入发射负极腔内,是保证发射负极正常工作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直流电源负极导线是从气电转换器的密封孔进入细气管内,与发射负极相连接的。通电后,导电纤维制作的发射负极周围氧气产生电离,被电离成含有一定数量的负氧电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随着干燥氧气吹入输氧管中潮化后的氧气中,混合后被患者所吸收后,负电子经与患者相连的导线回到直流电源正极构成回路,从而达到医疗的目的。上述的负氧离子发射器,体积小、重量轻,可以适合安装在任何供氧装置上,如婴儿培养箱、新生儿面罩、无接触输氧头罩上、呼吸面罩、呼吸鼻罩,以及肺气管输氧插管内。上述的负氧电离子发射,各部件规格太小,电源供电方式、电压高低,可根据不同需要设计制作。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在供氧方式不变的情况下,使输出氧气带有一定数量的负氧电离子,为患者所吸收,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负氧电离子发射器图2,是图1的纵向剖面3,是图1的横向剖面4,气电转换器图5,是图4的纵向剖面6,负氧电离子发射器安装在氧气面罩位置7,负氧电离子发射器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图中1、输氧管2、支架3、发射负极4、排气孔5、细金属管6、细气管7、导线8、发射器壳体9、导线密封引孔10、细输入接头11、氧气输入接头12、细输出接头13、氧气输出接头14、排气接头15、安全限流电阻16、人体连接点图1中,绝缘支架(2)细金属管(5)发射器壳体(8)图2中,输氧管(1)绝缘支架(2)发射负极(3)排气孔(4)细金属管(5)细气管(6)导线(7)发射器壳体(8)图3中,支架(2)细金属管(5)发射器壳体(8)图4中,导线密封引孔(9)细输入接头(10)氧气输入接头(11)细输出接头(12)氧气输出接头(13)图5中,导线密封引孔(9)细输入接头(10)氧气输入接头(11)细输出接头(12)氧气输出接头(13)图6中,发射器壳体(8)输氧管(1)排气管接头(14)图7中,发射负极(3)安全限流电阻(15)人体连接点(16)具体实施例1细金属管内径为0.5mm,外径为0.8mm,长度为25mm,细导气管内径为0.8mm,外径为1.2mm,发射负极由长度3mm碳纤维制成发射器绝缘壳体内径为2mm,外径为2.5mm,长度30mm,孔深20mm导线为0.06mm铜线密封孔径为4mm输氧管接头外直径为7mm细气管接头直径为0.8mm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2000-3500V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负氧电离子发射器,它是由负电离子发射器和医用供氧装置组合而成,其特征是在供氧装置末端的输氧管(1)内,安装有支架(2)固定的绝缘材料的壳体(8),在壳体中心固定着带有排气孔(4)的细金属管(5),金属管(5)的一端与细气管(6)连接,另一端安有用导电纤维制成的发射负极(3),它由导线(7)从细气管(6)中,经气电转换器密封孔(9)引出,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接,直流电流正极由导线与患者相连接并接地。细气管(6)与气电转器的输出接头(12),经输入接头(10)与供氧装置潮化瓶氧气输入端三通接头相连接,输氧管(1)由气电转换器的输出接头(13),经输入接头(11),与潮化瓶输出接头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氧电离子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输氧管(1)和气电转换器的输入接头(11),输出接头(13)构成供氧通道。细气管和气电转换器细输入接头(10)、细输出接头(12)给发射负极(3)腔内提供干燥氧气,构成独立通道。高压负电导线通过气电转换器的密封孔(9),进入细气管(6)道中,与发射负极(3)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氧电离子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负氧电离子发射器配合供氧装置,可以直接安装在肺气管输氧插管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氧电离子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负氧电离子发射器配合供氧装置,可以安装在氧气面罩或鼻罩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氧电离子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负氧电离子发射器配合供氧装置,可以安装在婴儿培养箱上和新生儿氧罩上或无接触输氧头罩上。全文摘要一种医用负氧电离子发射器,它是由负电离子发射器与供氧装置组合而成。公知负氧电离子对人体生理调节是多方面的,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尤其是可以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可使吸收氧增加20%,排出二氧化碳增加14.5%以上。然而,目前供氧装置,提供给患者的氧气中不含有负氧电离子,供氧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负氧电离子发射器,它是由负电离子发射器和医用供氧装置组合而成,其特征是:在供氧装置末端的输氧管(1)内,安装有支架(2)固定的绝缘材料的壳体(8),在壳体中心固定着带有排气孔(4)的细金属管(5),金属管(5)的一端与细气管(6)连接,另一端安有用导电纤维制成的发射负极(3),它由导线(7)从细气管(6)中,经气电转换器密封孔(9)引出,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接,直流电流正极由导线与患者相连接并接地。细气管(6)与气电转器的输出接头(12),经输入接头(10)与供氧装置潮化瓶氧气输入端三通接头相连接,输氧管(1)由气电转换器的输出接头(13),经输入接头(11),与潮化瓶输出接头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野
申请(专利权)人:袁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