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植物生长实验的生物刺激素加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815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植物生长实验的生物刺激素加注装置,包括料桶,料桶侧底部设有第一阀门,第一阀门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盖、第一阀芯,第一阀体侧部连接有活塞筒,活塞筒内设有活塞芯、与活塞芯相连且顶部穿过活塞筒的活塞杆,活塞筒底部设有垂直于第一阀门的第二阀门,第二阀门包括第二阀体、第二阀盖、第二阀芯,第二阀体侧部设有加注口,第二阀芯和第一阀芯的阀杆外部设有位于第一阀芯与第一阀盖之间或第二阀芯与第二阀盖之间的弹簧,通过提升或下压活塞杆改变压力使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自动启闭、反复进料和加注,避免以针头反应吸取加注污染生物刺激素、简化加注作业、提高可靠性、为生物刺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提供保障。提供保障。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植物生长实验的生物刺激素加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植物生长实验的生物刺激素加注装置,属于植物生物刺激素


技术介绍

[0002]植物生物刺激素(PlantBiostimulants,PBs)是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化肥和农药产品,植物生物刺激素是不依赖于植物营养成分,能够刺激植物的自然进程,对植物表型、细胞、分子都有影响。植物生物刺激素的靶标是农作物本身,它可以改善植物的生理生化状态,提高农药效果和肥料的利用率,改善农作物抵抗逆境的水平,也改善农作物的最终产量和农产品品质。生物刺激素并不是直接作用到植物体内,而是通过间接的转换作用,刺激植物自身进行吸收、防御,同时还会刺激土壤中有益生物的发展。因此,不同于植物保护产品,也不同于肥料,这类物质对人类、动物和环境不造成任何有害影响。植物生物刺激素可通过注射入植物或植物根系周围土壤、通过活性物质、微生物刺激植物自然生理过程、促进植物生长,现有技术中的注射装置普遍为针管结构、容量有限、需要反复以尖端吸取生物刺激素对同一批试验品种进行加注,费时费力且针端插入土层再吸取生物刺激素时易污染物料体系,影响生物刺激素质量和实验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植物生长实验的生物刺激素加注装置,通过提升或下压活塞杆改变压力使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自动启闭、反复进料和加注,避免以针头反应吸取加注污染生物刺激素、简化加注作业、提高可靠性、为生物刺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提供保障。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植物生长实验的生物刺激素加注装置,包括料桶,其中,所述料桶侧底部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包括与料桶连通的第一阀体、与第一阀体尾端相连的第一阀盖、位于第一阀体内的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体侧部连接有竖直的活塞筒;
[0006]所述活塞筒内设有间隙配合的活塞芯、与活塞芯相连且顶部穿过活塞筒的活塞杆,活塞筒底部设有垂直于第一阀门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包括与活塞筒底部连通的第二阀体、与第二阀体底部相连的第二阀盖、位于第二阀体内的第二阀芯;
[0007]所述第二阀体侧部设有加注口,所述第二阀芯和第一阀芯分别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尾端穿过第一阀盖或第二阀盖且外部设有位于第一阀芯与第一阀盖之间或第二阀芯与第二阀盖之间的弹簧;
[0008]所述第一阀盖或第二阀盖与阀杆之间设有密封盘根,所述密封盘根侧部或底部设有与第一阀盖或第二阀盖相连的密封压盖,所述第一阀体和活塞筒之间设有呈L形的连管;
[0009]所述活塞杆与活塞筒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顶部设有与活塞筒相连的端盖,所述活塞杆端部设有手柄;
[0010]所述活塞筒为透明材质且外部设有刻度,所述加注口连接有加注软管,所述加注软管端部连接有加注针。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1)第一阀门的第一阀芯、第二阀门的第二阀芯通过弹簧弹性或浮动支撑与第一阀体或第二阀体密封配合,并在阀杆外部的密封盘根、密封压盖压紧下密封安装;活塞杆在密封圈和端盖压紧下密封安装,可拆卸安装更换、运行可靠;
[0013](2)向料桶内部投入生物刺激素,通过竖直提升活塞杆带动活塞芯在活塞筒内上升移动使压力降低,生物刺激素液使第一阀芯自动离开第一阀体,料桶内的生物刺激素由第一阀门的第一阀体与第一阀芯之间、沿L形连管向活塞筒内部流动进料;
[0014](3)竖直下压活塞杆带动活塞芯在活塞筒内部下降移动,压力使第一阀芯在弹簧回复力下与第一阀体截止、并向下推动第二阀门的第二阀芯下降、压缩第二阀门内的弹簧、使第二阀芯自动脱离第二阀体沿第二阀体与第二阀芯间隙、加注口、加注软管向加注针端口移动加注作业;
[0015]通过提升或下压活塞杆反复进料和加注,避免以针头反应吸取加注污染生物刺激素、简化加注作业、提高可靠性、为生物刺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图。
[0018]图3为图2的AA方向剖视图。
[0019]图4为图3的C部分放大结构图。
[0020]图5为图2的BB方向剖视图。
[0021]图6为图5的D部分放大结构图。
[0022]图中:料桶1,第一阀门2,第一阀体21、第一阀盖22、第一阀芯23,活塞筒3,活塞芯4、活塞杆5,第二阀门6,第二阀体61、第二阀盖62、第二阀芯63,加注口7,阀杆8,弹簧9,凸台10,第一凹口11,第二凹口12,密封盘根13,密封压盖14,连管15,密封圈16,端盖17,手柄18,推车20,固定架24,刻度25,加注软管26,加注针2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4]一种用于植物生长实验的生物刺激素加注装置,包括料桶1,其中,所述料桶1侧底部设有第一阀门2,所述第一阀门2包括与料桶1连通的第一阀体21、与第一阀体21尾端相连的第一阀盖22、位于第一阀体21内的第一阀芯23,所述第一阀体21侧部连接有竖直的活塞筒3;
[0025]所述活塞筒3内设有间隙配合的活塞芯4、与活塞芯4相连且顶部穿过活塞筒3的活塞杆5,活塞筒3底部设有垂直于第一阀门2的第二阀门6,所述第二阀门6包括与活塞筒3底部连通的第二阀体61、与第二阀体61底部相连的第二阀盖62、位于第二阀体61内的第二阀芯63;
[0026]所述第二阀体61侧部设有加注口7,所述第二阀芯63和第一阀芯23分别连接有阀
杆8,所述阀杆8尾端穿过第一阀盖22或第二阀盖62且外部设有位于第一阀芯23与第一阀盖22之间或第二阀芯63与第二阀盖62之间的弹簧9;
[0027]所述第一阀盖22和第二阀盖62上均设有凸台10,所述第一阀芯23和第二阀芯63上均设有与凸台10配合的第一凹口11,所述第一阀盖22和第二阀盖62上均设有第二凹口12,所述弹簧9位于第二凹口12内;
[0028]所述第一阀盖22或第二阀盖62与阀杆8之间设有密封盘根13,所述密封盘根13侧部或底部设有与第一阀盖22或第二阀盖62相连的密封压盖14,所述第一阀体21和活塞筒3之间设有呈L形的连管15;
[0029]所述活塞杆5与活塞筒3之间设有密封圈16,所述密封圈16顶部设有与活塞筒3相连的端盖17,所述活塞杆5端部设有手柄18;
[0030]所述料桶1底部设有推车20,所述活塞筒3与推车20之间设有固定架24,所述活塞筒3为透明材质且外部设有刻度25,所述加注口7连接有加注软管26,所述加注软管26端部连接有加注针27。
[003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32]参见附图,第一阀门2的第一阀体21与料桶1侧底部水平连通固定,将第一阀芯23设置在第一阀体21内、在第一阀芯23的阀杆8外套入弹簧9、第一阀盖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植物生长实验的生物刺激素加注装置,包括料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1)侧底部设有第一阀门(2),所述第一阀门(2)包括与料桶(1)连通的第一阀体(21)、与第一阀体(21)尾端相连的第一阀盖(22)、位于第一阀体(21)内的第一阀芯(23),所述第一阀体(21)侧部连接有竖直的活塞筒(3);所述活塞筒(3)内设有间隙配合的活塞芯(4)、与活塞芯(4)相连且顶部穿过活塞筒(3)的活塞杆(5),活塞筒(3)底部设有垂直于第一阀门(2)的第二阀门(6),所述第二阀门(6)包括与活塞筒(3)底部连通的第二阀体(61)、与第二阀体(61)底部相连的第二阀盖(62)、位于第二阀体(61)内的第二阀芯(63);所述第二阀体(61)侧部设有加注口(7),所述第二阀芯(63)和第一阀芯(23)分别连接有阀杆(8),所述阀杆(8)尾端穿过第一阀盖(22)或第二阀盖(62)且外部设有位于第一阀芯(23)与第一阀盖(22)之间或第二阀芯(63)与第二阀盖(62)之间的弹簧(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植物生长实验的生物刺激素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1)底部设有推车(20),所述活塞筒(3)与推车(20)之间设有固定架(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植物生长实验的生物刺激素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盖(22)和第二阀盖(62)上均设有凸台(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金臧运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