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液加温仪的输液管安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798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输液加温仪的输液管安装工具,主要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导向底轮和滚珠分别轴接在下壳上用于支撑定位加热管,导向滚轮和凸缘滚珠分别轴接在上壳上,其中,凸缘滚珠和滚珠上下对应配合用于将输液管压入加热管,导向滚轮和导向底轮上下对应配合用于将加热管居中定位;上壳上设置有输液管导向槽,输液管导向槽和导向滚轮上下配合用于将输液管的居中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避免用户操作过程中频繁按压导致手指疼痛;2、操作简单、快速,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3、整个结构采用滚动摩擦的方式,操作省力。4、兼容市面上大部分硅胶加热管和输液(血)管。硅胶加热管和输液(血)管。硅胶加热管和输液(血)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输液加温仪的输液管安装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输血输液加温仪领域,主要是一种用于输液加温仪的输液管安装工具。

技术介绍

[0002]输血输液加温仪通过主机的调节,使加热管产生热量为输注液体和血液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液体输入到患者体内。为更好地为输注液体加温,加热管普遍较长,一般在0.6m~1.6m不等。设备使用前,需先将输液(血)管嵌入硅胶材质的加热管内,目前市面上多采用手指按压方式将输液管嵌入加热管,硅胶材质摩擦力大,设备的使用频率高,每日频繁地按压操作易导致用户手指疼痛。为便于用户使用设备,特设计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输液加温仪的输液管安装工具。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用于输液加温仪的输液管安装工具,主要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导向底轮和滚珠分别轴接在下壳上用于支撑定位加热管,导向滚轮和凸缘滚珠分别轴接在上壳上,其中,凸缘滚珠和滚珠上下对应配合用于将输液管压入加热管,导向滚轮和导向底轮上下对应配合用于将加热管居中定位;上壳上设置有输液管导向槽,输液管导向槽和导向滚轮上下配合用于将输液管的居中定位。
[0005]所述的凸缘滚珠上设置有凸缘并与加热管过盈配合,用于在操作过程中将加热管撑开,将输液管直接挤压进加热管的内部。
[0006]所述的上壳和下壳上均设有滚珠限位,用于防止凸缘滚珠和滚珠在操作过程中左右滑动错位。
[0007]所述的上壳上设有上限位,下壳上设有下限位,上限位和下限位配合连接,用于防止上壳和下壳在操作过程中前后滑动错位。
[0008]所述的上壳上设置有旋转锁,用于上壳和下壳闭合时锁紧定位。
[0009]所述的旋转锁上设有锁限位凹,上壳和下壳上均设有锁限位凸,锁限位凸和锁限位凹配合连接,用于防止操作过程中旋转锁因滑动导致锁失效。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1、避免用户操作过程中频繁按压导致手指疼痛;
[0012]2、操作简单、快速,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0013]3、整个结构采用滚动摩擦的方式,操作省力。
[0014]4、兼容市面上大部分硅胶加热管和输液(血)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输液管安装工具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输液管安装工具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上壳与下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操作示意图1。
[0019]图5为操作示意图2。
[0020]图6为操作示意图3。
[0021]图7为输液管导向示意图。
[0022]图8为加热管导向示意图。
[0023]图9为安装外部示意图。
[0024]图10为安装内部示意图。
[0025]图11为相对位置示意图1。
[0026]图12为相对位置示意图2。
[0027]图13为相对位置示意图3。
[0028]图14为滚珠限位示意图。
[0029]图15为外壳限位示意图。
[0030]图16为锁限位凸结构图。
[0031]图17为锁限位凹结构图。
[0032]图18为锁限位示意图。
[0033]图19为图18的A

A剖视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输液管安装工具1,输液管2,加热管3、上壳4、导向滚轮5、凸缘滚珠6、下壳7、导向底轮8、滚珠9、旋转锁10、铆钉11、输液管导向槽12、铰链结构13、滚珠限位14、凸缘15、上限位16、下限位17、锁限位凸18、锁限位凹19。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
[0036]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输液管安装工具1,主要包括上壳4和下壳7,上壳4和下壳7通过铰链结构13连接,上壳4上设置有旋转锁10,用于上壳4和下壳7闭合时锁紧定位。导向底轮8和滚珠9分别通过铆钉11固定在下壳7上,加热管3放置在导向底轮8和滚珠9形成的滚动支撑上,导向滚轮5和凸缘滚珠6分别通过铆钉11固定在上壳4上。
[0037]其中,凸缘滚珠6和滚珠9上下对应配合用于将输液管2压入加热管3,导向滚轮5和导向底轮8上下对应配合用于将加热管3居中定位;上壳4上设置有输液管导向槽12,输液管导向槽12和导向滚轮5上下配合用于将输液管2的居中定位。
[0038]本技术的具体操作:
[0039]1、如图4所示,加热管3上开有安装输液管2的槽,使用时先预压一段输液管2(也可以是输血管)在加热管3中;
[0040]2、如图5所示,将预压段的输液管2和加热管3部分放在上壳4和下壳7之间;
[0041]3、如图6所示,锁紧旋转锁10,将输液管2挂在输液管导向槽12中,将输液管安装工具1由加热管3的底端拉倒顶端,即可完成输液管2的安装操作。
[0042]由于加热管3为硅胶材质,摩擦力大,本技术整个结构采用滚动摩擦的方式,减少摩擦力,操作省力。
[0043]本技术的导向及安装结构:
[0044]1、如图7所示,在输液管安装工具1的运动过程中,输液管导向槽12和导向滚轮5上下配合,将输液管2居中定位。
[0045]2、如图8所示,异形结构导向滚轮5和导向底轮8将加热管3居中定位。
[0046]3、如图9

10所示,滚珠9为直径10mm的球,与加热管3下方弧形贴合,滚动过程中可承托住加热管3。凸缘滚珠6球体直径14mm,凸缘15直径16mm。凸缘滚珠6与加热管3过盈配合,凸缘滚珠6和凸缘15的设计,可以在操作过程中将加热管3撑开,并将输液管2直接挤压进加热管3的内部。凸缘滚珠6和滚珠9之间相对位置示意图如图11

13所示。
[0047]本技术的限位结构:
[0048]1、如图14所示,在上壳4和下壳7上均设有滚珠限位14,滚珠限位14设置在凸缘滚珠6和滚珠9的周围,防止凸缘滚珠6和滚珠9在操作过程中左右滑动错位。
[0049]2、如图15所示,所述的上壳4上设有上限位16,下壳7上设有下限位17,本例中上限位16采用凸块,下限位采用与凸块配合的卡槽,防止上壳4和下壳7在操作过程中前后滑动错位。
[0050]3、如图16

19所示,所述的旋转锁10上设有锁限位凹19,上壳4和下壳7上均设有锁限位凸18,锁限位凸18和锁限位凹19配合连接,防止操作过程中旋转锁10因滑动导致锁失效。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采用其他形式锁结构来替换旋转锁。
[0051]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液加温仪的输液管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上壳(4)和下壳(7),上壳(4)和下壳(7)通过铰链结构(13)连接,导向底轮(8)和滚珠(9)分别轴接在下壳(7)上用于支撑定位加热管(3),导向滚轮(5)和凸缘滚珠(6)分别轴接在上壳(4)上,其中,凸缘滚珠(6)和滚珠(9)上下对应配合用于将输液管(2)压入加热管(3),导向滚轮(5)和导向底轮(8)上下对应配合用于将加热管(3)居中定位;上壳(4)上设置有输液管导向槽(12),输液管导向槽(12)和导向滚轮(5)上下配合用于将输液管(2)的居中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液加温仪的输液管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缘滚珠(6)上设置有凸缘(15)并与加热管(3)过盈配合,用于在操作过程中将加热管(3)撑开,将输液管(2)直接挤压进加热管(3)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液加温仪的输液管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凤王宁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热威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