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794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包括穿刺针和设置于穿刺针后部的套管,套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翼翅,翼翅的上方通过卡扣机构设置有护片,护片完全覆盖于翼翅表面,翼翅与套管的连接处为韧性材料,护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卡扣机构包括设置于翼翅上表面的凸起和设置于护片下表面相对应的凹槽,凸起为横截面是优弧弓,凹槽为相适应的一端劣弧。通过在蝶翼针翼翅的表面设置一层护片,在将针头穿刺进注射底座时可以增大翼翅的面积,拿持更方便;在更换蝶翼针时,透明敷贴粘连的护片可与蝶翼针轻松分离,避免了在揭开透明敷贴时需要按压蝶翼针可能出现意外的情况。按压蝶翼针可能出现意外的情况。按压蝶翼针可能出现意外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特别涉及一种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液港是为了减轻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刺激而置入人体内的装置,主要包括注射座、导管和蝶翼针。
[0003]日常生活中每月需要对输液港进行至少一次的维护,治疗期间蝶翼针、贴膜每7天更换一次,如果出现卷边、潮湿、松脱随时更换。在注射治疗或是对输液港进行冲洗维护时,蝶翼针穿刺注射座后采用透明敷贴将蝶翼针固定在人体表面,由于蝶翼针的特殊结构,即针体两侧各有一翼翅,穿刺后两翼翅与针体成90
°
,现有的翼翅小巧,在穿刺时拿持困难,容易在穿刺过程中产生偏离或是刺伤医护人员。
[0004]穿刺完成后为了保持蝶翼针固定,通常使用透明敷贴直接将蝶翼针固定在皮肤表面,当需要更换蝶翼针时,由于透明敷贴粘度很大难以与蝶翼针分离,(目前多采用一手按压住翼翅另一只手慢慢撕离透明敷贴的方式,此方式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按压过力,导致针头深入注液座内部触碰到底座使得针头弯曲在拔出时破坏注射座隔膜或是直接刺破注射座底座的问题)目前有采用在蝶翼针和透明敷贴之间垫衬无菌纱布的方法从而方便在更换蝶翼针时分离透明敷贴,但此方法有两个较大问题,首先在透明敷贴和蝶翼针之间垫衬无菌纱布会存在蝶翼针固定不牢靠的问题,其次在注射治疗期间需要时常观察蝶翼针穿刺处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现象,而垫衬无菌纱布会遮挡住穿刺部位,所以垫衬无菌纱布的方法并不合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输液港在更换蝶翼针时透明敷贴难以与蝶翼针蝶翅分离;以及蝶翅在穿刺过程中拿持困难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包括穿刺针和设置于所述穿刺针后部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翼翅,所述翼翅的上方通过卡扣机构设置有护片,所述护片完全覆盖于所述翼翅表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护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卡扣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翼翅上表面的凸起和设置于所述护片下表面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凸起卡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护片通过所述卡扣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翼翅上表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横截面是优弧弓形状,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凸起形状相适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翼翅与所述套管一体成型,所述翼翅与所述套管的连接处为韧性材料,所述翼翅可绕所述套管翻折。
[0010]优选的,所述套管和所述护片相接处也通过所述卡扣机构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翼翅、护片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蝶翼针翼翅的表面设置一层护片,在将针头穿刺进注射底座时可以增大翼翅的面积,拿持更方便;在更换蝶翼针时,透明敷贴粘连的护片可与蝶翼针轻松分离,避免了在揭开透明敷贴时需要按压蝶翼针可能出现意外的情况。具体来说:
[0013]1、护片完全覆盖设置在蝶翼针上表面,通过卡扣机构相互连接的蝶翼针和护片可轻松分离,即能更好的通过透明敷贴固定蝶翼针位置又能轻松的将透明敷贴取下,不需要先将翼翅用力按压住才能揭下透明敷贴,从而避免了按压用力过度可能造成针头刺破注射底座或是针头弯曲拔出时对注射座隔膜造成破坏。
[0014]2、护片通过卡扣机构完全贴合覆盖在翼翅部位,加大了翼翅的面积,方便在穿刺注射时拿持蝶翼针,从而降低了蝶翼针拿持不稳导致穿刺错位,更甚者扎伤医护人员。
[0015]3、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的护片其下表面设置有与蝶翼针表面凸起相适应的凹槽,在揭起护片时,其凹槽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护片能轻易与翼翅分离。
[0016]4、采用透明的材料制成的套管、翼翅、护片可以更好的通过透明敷贴观察穿刺部位,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0019]图中:1、穿刺针;2、翼翅;3、卡扣机构;4、护片;5、套管;6、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包括穿刺针1和设置于穿刺针1后部的套管5,套管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翼翅2,套管5的后端与输液管6连接,翼翅2的上方通过卡扣机构3设置有护片4,护片4完全覆盖于翼翅2表面,翼翅2与套管5一体成型,翼翅2与套管5的连接处为韧性材料,护片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示例性地,护片4可以采用橡胶、塑料制成。护片4完全覆盖贴合设置在蝶翼针的翼翅2表面且其面积要大于翼翅2,变相增大了蝶翼针翼翅的大小,翼翅2与套管的连接处采用具有韧性的材料相连接使得翼翅2可以翻折,在穿刺注射时,向上翻折的翼翅2和弹性材料制成的护片4可以更方便的拿持,避免了拿持不稳蝶翼针时可能造成穿刺偏差或是刺伤医护人员的情况。
[0022]进一步地,卡扣机构3包括设置于翼翅2上表面的凸起和设置于护片4下表面相对应的凹槽,护片4通过卡扣机构3活动连接于翼翅2表面,翼翅2上表面凸起的横截面是优弧弓形状,护片4下表面的凹槽为与凸起的形状相适应。通过凸起和凹槽的结构将护片4连接在翼翅上,由于护片4采用的是弹性材料制成,在从一侧揭开透明敷贴时,粘连在透明敷贴上的护片4也同时被从一侧揭起,到达凹槽处时凹槽产生变形,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一根手指轻轻的对蝶翼针翼翅进行按压就可使得凸起从凹槽内分离,从而护片4能轻易的与翼翅2
分离,解决了目前使用的蝶翼针需要用力按压稳固住翼翅才能将蝶翼针与透明敷贴分离,避免了用力按压蝶翼针可能用力过度,针头深入注液座内部触碰到底座使得针头弯曲在拔出时破坏注射座隔膜或是直接刺破注射座底座的问题;凸起和凹槽的结构可不规则的设置在翼翅2和护片4表面,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护片4始终紧贴在翼翅2上方,从而达到固定蝶翼针的作用。可以理解,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优弧弓”是指圆上的一条弦把圆分割成两部分,所得的两部分都称为弓形,加上弦后面积不包含圆心的那一部分,面积比较大的部分称为优弧弓,而另一部分则称为劣弧弓。
[0023]进一步地,套管5和护片4相接处也通过卡扣机构3连接,从而保证在穿刺时,护片4随翼翅2向上合拢时不会脱离。
[0024]进一步地,套管5、翼翅2、护片4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方便通过透明敷贴及时观察发现穿刺点部位有无出现渗血、渗液、肿胀的意外发生。
[0025]在使用本技术时,按操作规范准备完成后,非主力手固定输液港注射座,将输液港拱起,主力手拿持在蝶翼针竖起的翼翅2部分(由于在翼翅2表面设置的护片4结构使得蝶翼针可拿持部位增大,穿刺操作更方便),穿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1)和设置于所述穿刺针(1)后部的套管(5),所述套管(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翼翅(2),所述翼翅(2)的上方通过卡扣机构(3)设置有护片(4),所述护片(4)完全覆盖于所述翼翅(2)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静脉输液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片(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卡扣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翼翅(2)上表面的凸起和设置于所述护片(4)下表面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凸起卡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护片(4)通过所述卡扣机构(3)活动连接于所述翼翅(2)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思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