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箱及循环流化床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788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箱及循环流化床锅炉,其属于锅炉技术领域,风箱包括箱体、进风组件及风帽,箱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至少一个隔板将箱体分隔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风室;进风组件固设于箱体的底端,且进风组件包括主进风管及多个分别连通于主进风管的支进风管,多个支进风管与多个风室一一对应,且支进风管连通于与其对应的风室;风帽设有多个,固设于箱体的顶端,每个风室连通至少一个风帽,风帽的侧壁设有多个喷嘴,风室内的流体通过喷嘴喷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风箱及循环流化床锅炉不容易被垃圾燃烧后产生的废渣或炉体内的硅砂堵塞,使得风箱能够有效地向炉体送风,还保证了炉体内垃圾的流化特性。了炉体内垃圾的流化特性。了炉体内垃圾的流化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箱及循环流化床锅炉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风箱及循环流化床锅炉。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主要有机械炉排炉、回转窑焚烧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中,机械炉排炉燃烧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可靠,绝大部分固体垃圾不需要任何预处理即可直接进炉燃烧。尤其应用于大规模垃圾集中处理,可使垃圾焚烧发电或供热。但是含水率特别高的污泥、大件生活垃圾等不适宜直接用机械炉排炉。并且不能实现炉内脱硫,炉内高温燃烧,产生大量NOx,对环境造成污染,热效率较低。回转窑焚烧炉虽然燃料适应性和干燥性能佳,可适用于中、大容量的垃圾焚烧项目,但是其连接传动装置复杂、炉内耐火材料易损坏以及反应速率低等,导致其应用的局限性。与之相比,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垃圾种类适应性强,密相区拥有大量的高温物料,床层的热容量大,因此能提供垃圾干燥、热解和开始燃烧所需的大量热量,保持燃烧稳定;并且,循环流化床锅炉焚烧效率高,床内传热传质过程较强,使得垃圾与床料充分接触,提高了垃圾的热解速率;同时,烟气排放性能好,炉内脱硫大大降低了SO2的排放,循环流化床采用低温、分级燃烧,限制了热力型和燃料型氮氧化物的形成,在循环流化床中加入适当的吸附剂,可以大大降低重金属、二噁英以及HCl的排放。
[0003]现有技术中,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风箱向炉体内输送空气,风箱的底端为送风口,风箱的顶端具有多个出风口,风由出风口吹出,并吹向炉床,以提高位于炉床的垃圾的流化特性,但是,垃圾燃烧后产生的废渣较容易堵塞出风口,导致无法有效地向炉体内送风,且还影响了垃圾的流化特性,需要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风箱进行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箱及循环流化床锅炉,不容易被垃圾燃烧后产生的废渣或炉体内的硅砂堵塞,使得风箱能够有效地向炉体送风,还保证了炉体内垃圾的流化特性。
[0005]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风箱,包括:
[0007]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至少一个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隔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风室;
[0008]进风组件,固设于所述箱体的底端,且所述进风组件包括主进风管及多个分别连通于所述主进风管的支进风管,多个所述支进风管与多个所述风室一一对应,且所述支进风管连通于与其对应的所述风室;
[0009]风帽,设有多个,固设于所述箱体的顶端,每个所述风室连通至少一个所述风帽,所述风帽的侧壁设有多个喷嘴,所述风室内的流体通过所述喷嘴喷出。
[0010]可选地,所述风帽包括风管部及帽头部,所述风管部呈圆柱状,且所述风管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箱体的顶端,所述帽头部设于所述风管部的另一端,所述帽头部的横截面尺
寸大于所述风管部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喷嘴设于所述帽头部的侧壁。
[0011]可选地,所述帽头部远离所述风管部一端的端面为圆弧面。
[0012]可选地,多个所述喷嘴沿所述风帽的周向均匀且间隔设置。
[0013]可选地,所述隔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隔为第一风室、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所述第一风室与所述第三风室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风室的两侧,多个所述支进风管的横截面尺寸相同,所述第二风室连通的所述风帽的个数大于所述第一风室连通的所述风帽的个数,且大于所述第三风室连通的所述风帽的个数。
[0014]可选地,所述箱体顶端的端面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倾斜面,或者,所述箱体的顶端呈圆锥状。
[0015]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流化床气化炉、烟气管道、二燃室筒体、尾气处理系统及如上所述的风箱;
[0016]所述烟气管道连通于流化床气化炉,所述二燃室筒体连通于所述烟气管道,所述尾气处理系统设于所述二燃室筒体的末端,所述风箱安装于所述流化床气化炉的炉床下方。
[0017]可选地,所述流化床气化炉包括炉体、折流板及排渣体,所述折流板连接于所述炉体与所述排渣体之间,且所述折流板倾斜设置并与所述箱体的顶端相对,所述排渣体具有排渣口。
[0018]可选地,所述折流板呈空心圆台结构。
[0019]可选地,所述排渣体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排渣体间隔设置,且所述排渣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折流板。
[0020]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的风箱及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进风组件向箱体的多个风室内输入流体,风室内的流体通过风帽上的喷嘴喷出,以能够吹向炉体内,由于垃圾燃烧后产生的废渣或炉体内的硅砂较容易从风帽的顶部落下,而喷嘴设置在风帽的侧壁,因此能够降低废渣或硅砂堵塞喷嘴的几率,使得风箱能够有效地向炉体内输送流体,进而能够保证炉体内的垃圾的流化特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帽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风帽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箱体;11、隔板;12、风室;13、第一倾斜面;2、进风组件;21、主进风管;22、支进风管;3、风帽;31、喷嘴;32、风管部;33、帽头部;331、;
[0028]10、流化床气化炉;101、炉体;102、折流板;103、排渣体;104、液体废物进料口;105、观察口;106、启动燃烧器;107、炉床冷却系统;108、蒸汽进气通道;20、烟气管道;201、炉顶压力计;202、炉顶温度计;203、防爆门;30、二燃室筒体;301、烟气燃烧器;302、检修口;303、二燃室排灰口;40、尾气处理系统;50、风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11),至少一个所述隔板(11)将所述箱体(1)分隔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风室(12);进风组件(2),固设于所述箱体(1)的底端,且所述进风组件(2)包括主进风管(21)及多个分别连通于所述主进风管(21)的支进风管(22),多个所述支进风管(22)与多个所述风室(12)一一对应,且所述支进风管(22)连通于与其对应的所述风室(12);风帽(3),设有多个,固设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每个所述风室(12)连通至少一个所述风帽(3),所述风帽(3)的侧壁设有多个喷嘴(31),所述风室(12)内的流体通过所述喷嘴(31)喷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3)包括风管部(32)及帽头部(33),所述风管部(32)呈圆柱状,且所述风管部(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所述帽头部(33)设于所述风管部(32)的另一端,所述帽头部(33)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风管部(32)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喷嘴(31)设于所述帽头部(33)的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头部(33)远离所述风管部(32)一端的端面为圆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喷嘴(31)沿所述风帽(3)的周向均匀且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隔板(11)将所述箱体(1)分隔为第一风室、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所述第一风室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勇施正华吕永红周志伟宣兆辉席自坡张成松缪朝晖靳军涛杨小兵林闪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能之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