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弯角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783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弯角成型装置,属于汽车后三角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定位压紧机构,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定位压紧机构用于压紧产品;成型凸轮机构,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成型凸轮机构设置有第一凸轮面以及第二凸轮面;转动座,其可转动的与所述成型凸轮机构连接;第一成型机构,其可移动的与所述转动座连接;第二成型机构,其可移动的与所述第一成型机构连接;夹紧机构,其与所述第二成型机构连接并用于夹紧产品;执行元件,其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执行元件与所述转动座联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座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能够在产品上成型出弯角,并且在实现三维弯曲的基础上保持产品尺寸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弯角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三维弯曲设备
,涉及一种小弯角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后三角是汽车中的一个饰条部件,汽车的后三角在加工时一般需要将铝挤出件进行拉弯成型,并且需要在后三角上成型出小弯角(即将后三角拉弯)。
[0003]现有的后三角一般是通过推弯成型的,即侧推压型块上设置有优力胶,通过优力胶与产品贴合然后将产品推弯成型出小弯角,但是随着侧推次数的增加优力胶会逐渐磨损,导致产品的尺寸稳定性降低,而其他现有的设备又无法实现产品的多方向弯曲(三维弯曲)的加工效果,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小弯角成型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小弯角成型装置,包括:
[0006]底板;
[0007]定位压紧机构,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定位压紧机构用于压紧产品;
[0008]成型凸轮机构,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成型凸轮机构设置有第一凸轮面以及第二凸轮面;
[0009]转动座,其可转动的与所述成型凸轮机构连接;
[0010]第一成型机构,其可移动的与所述转动座连接,当所述转动座转动时所述第一凸轮面控制所述第一成型机构的位置;
[0011]第二成型机构,其可移动的与所述第一成型机构连接,当所述转动座转动时所述第二凸轮面控制所述第二成型机构的位置;
[0012]夹紧机构,其与所述第二成型机构连接并用于夹紧产品;r/>[0013]执行元件,其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执行元件与所述转动座联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座转动。
[0014]较佳的,所述成型凸轮机构包括弧形座,所述第一凸轮面设置为所述弧形座的外缘面,所述第二凸轮面设置为所述弧形座的弧形斜面。
[0015]较佳的,所述成型凸轮机构还包括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位于所述弧形座的圆心处,所述转动座可转动的与所述铰接座连接。
[0016]较佳的,所述第一成型机构包括水平滑动座、第一驱动元件以及第一成型轮,所述水平滑动座可移动的与所述转动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固定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与所述水平滑动座连接并且可驱动所述水平滑动座移动,所述第一成型轮与所述水平滑动座连接,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可通过所述水平滑动座驱动所述第一成型轮抵靠在所述第一凸轮面上。
[0017]较佳的,所述第二成型机构包括竖直滑动座、第二驱动元件以及第二成型轮,所述竖直滑动座可移动的与所述水平滑动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固定在所述水平滑动座上,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与所述竖直滑动座连接并且可驱动所述竖直滑动座移动,所述第二成型轮与所述竖直滑动座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可通过所述竖直滑动座驱动所述第二成型轮抵靠在所述第二凸轮面上。
[0018]较佳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夹紧块、活动夹紧块以及第三驱动元件,所述固定夹紧块与所述竖直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夹紧块可移动的与所述竖直滑动座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元件固定于所述竖直滑动座并与所述活动夹紧块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元件可驱动所述活动夹紧块压在所述固定夹紧块上从而夹住产品。
[0019]较佳的,所述底板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执行元件设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安装支架铰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转动座铰接。
[0020]较佳的,所述底板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定位压紧机构包括下型面块、上型面块以及第四驱动元件,所述下型面块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驱动元件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上型面块与所述第四驱动元件连接,并且所述第四驱动元件可驱动所述上型面块压住所述下型面块。
[0021]较佳的,所述定位压紧机构还包括侧压块以及第五驱动元件,所述第五驱动元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侧压块与所述第五驱动元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五驱动元件可带动所述侧压块压在所述下型面块的侧面。
[0022]较佳的,所述转动座设置有限位扣,所述成型凸轮机构还包括限位座,所述限位座设置有限位边沿,所述限位扣与所述限位边沿连接。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该装置能够在产品上成型出弯角,并且在实现三维弯曲的基础上保持产品尺寸的稳定性。
[0025]2、在成型时,转动座通过转动能够拉弯产品,同时夹紧机构根据第一凸轮面以及第二凸轮面的形状轨迹在X向以及Z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三维弯曲的效果。
[0026]3、弧形座的侧面就是外缘面,其类似于一般凸轮结构的凸轮面。弧形座的上平面或者上端面就是弧形斜面,弧形斜面类似于弧形斜坡结构,并且弧形斜面的一端较低而另一端较高,所以能够起到凸轮面的效果。
[0027]4、夹紧机构夹住产品的端部,然后定位压紧机构压住产品,接着执行元件的活塞杆驱动转动座转动,转动座的转动行程与水平滑动座以及竖直滑动座的移动行程配合起来,使得夹紧机构一边拉弯产品一边在X向以及Z向上弯曲产品,所以能够按照设计好的第一凸轮面以及第二凸轮面来成型出产品的弯角。
[0028]5、由于夹紧机构能够随着转动座转动,还能够在X向以及Z向上移动,所以其夹住产品后,能够带动产品弯曲,进而实现三维弯曲的效果,并且还不需要用到优力胶,所以不会因为磨损而导致产品尺寸稳定性降低。
[0029]6、该装置的原理实际上就是让第一成型轮与第二成型轮根据特定形状的第一凸轮面以及第二凸轮面走出相应的X

Y平面轨迹以及Z方向轨迹,使得夹紧机构能够走出相应的三维轨迹。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的小弯角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的小弯角成型装置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的小弯角成型装置的正视图。
[0033]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成型机构以及第二成型机构与成型凸轮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成型机构与第二凸轮面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5]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成型机构与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技术的成型凸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00、底板;110、安装支架;120、安装座;200、定位压紧机构;210、下型面块;220、上型面块;230、第四驱动元件;240、侧压块;250、第五驱动元件;300、成型凸轮机构;310、弧形座;320、第一凸轮面;330、第二凸轮面;340、铰接座;350、限位座;360、限位边沿;400、转动座;410、限位扣;500、第一成型机构;510、水平滑动座;520、第一驱动元件;530、第一成型轮;600、第二成型机构;610、竖直滑动座;620、第二驱动元件;630、第二成型轮;700、夹紧机构;710、固定夹紧块;720、活动夹紧块;730、第三驱动元件;800、执行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弯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定位压紧机构,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定位压紧机构用于压紧产品;成型凸轮机构,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成型凸轮机构设置有第一凸轮面以及第二凸轮面;转动座,其可转动的与所述成型凸轮机构连接;第一成型机构,其可移动的与所述转动座连接,当所述转动座转动时所述第一凸轮面控制所述第一成型机构的位置;第二成型机构,其可移动的与所述第一成型机构连接,当所述转动座转动时所述第二凸轮面控制所述第二成型机构的位置;夹紧机构,其与所述第二成型机构连接并用于夹紧产品;执行元件,其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执行元件与所述转动座联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座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弯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凸轮机构包括弧形座,所述第一凸轮面设置为所述弧形座的外缘面,所述第二凸轮面设置为所述弧形座的弧形斜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弯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凸轮机构还包括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位于所述弧形座的圆心处,所述转动座可转动的与所述铰接座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弯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机构包括水平滑动座、第一驱动元件以及第一成型轮,所述水平滑动座可移动的与所述转动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固定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与所述水平滑动座连接并且可驱动所述水平滑动座移动,所述第一成型轮与所述水平滑动座连接,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可通过所述水平滑动座驱动所述第一成型轮抵靠在所述第一凸轮面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弯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机构包括竖直滑动座、第二驱动元件以及第二成型轮,所述竖直滑动座可移动的与所述水平滑动座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居一张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敏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