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755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52
本申请适用于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组件和保护基板,显示组件包括多个子像素区,保护基板设置于显示组件的出光面上,显示面板还包括折射层,折射层设置于显示组件和保护基板之间,折射层的折射率小于零,折射层用于供各子像素区发出的光线射入,并以负折射率折射至保护基板的入光面;而保护基板的折射率大于零,保护基板能够供折射层射出的光线以正折射率折射至保护基板的出光面射出,以使从保护基板的出光面射出的光线成实像于保护基板的出光面上。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一方面,实现了表面类纸显示,有护眼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相邻的子像素区之间的光学串扰。的子像素区之间的光学串扰。的子像素区之间的光学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显示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组件以及盖设于显示组件上的保护基板,且显示组件和保护基板之间通过光学粘合剂连接。其中,显示组件包括但不限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以及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等。
[0003]但是,显示组件中的像素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光学胶层后导致成像点总是在保护基板的下方,当与保护基板表面防眩处理层搭配时,成像发散模糊,从而导致人眼在观察该显示面板时容易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的显示组件中的像素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胶层后导致成像点总是在保护基板的下方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组件和保护基板,所述显示组件包括多个子像素区,所述保护基板设置于所述显示组件的出光面上,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0006]折射层,设置于所述显示组件和保护基板之间;
[0007]其中,所述折射层的折射率小于零,所述保护基板的折射率大于零,所述折射层用于供各所述子像素区发出的光线射入,并以负折射率折射至所述保护基板的入光面,所述保护基板用于供从所述折射层射出的光线以正折射率折射至所述保护基板的出光面射出,以使从所述保护基板的出光面射出的光线成实像于所述保护基板的出光面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具有负折射率的折射层以及具有正折射率的保护基板搭配使用,使得显示组件中的各像素发出的光线在经过折射层后沿折射层的法线向后折射,再经过保护基板后沿保护基板的法线向前折射,一方面,便于从保护基板的出光面射出光线成实像于保护基板的出光面上,即实现了表面类纸显示,当搭配保护基板表面的防眩处理层时成像清晰柔和,有护眼的效果,解决现有的显示组件中的像素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胶层后导致成像点总是在保护基板的下方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使得各子像素区发出的光线限制在该子像素区对应的保护基板中,避免其光线射入到相邻的子像素区对应的保护基板中,从而避免相邻子像素区之间的光发生串扰。
[0009]可选地,从所述保护基板的出光面射出的光线的出射点与对应的所述子像素区发出的光线的物点位于同一光轴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了像成于保护基板的出光面上,当搭配保护基板表面的防眩处理层时成像清晰,有护眼效果。
[0011]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0012]第一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显示组件的朝向折射层的表面;以及
[0013]第二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折射层的朝向保护基板的表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光学胶层可以实现显示组件和折射层之间的粘贴,通过第二光学胶层可以实现折射层与保护基板之间的粘贴。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折射率等于显示组件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折射率等于所述保护基板的折射率。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子像素区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一光学胶层后角度几乎不变;使得经过第二光学胶层的折射光线通过保护基板后角度几乎不变。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折射率与所述折射层的折射率满足以下公式:n1sinU1=n2sinU2,其中,n1代表第一光学胶层的折射率,U1为进入第一光学胶层的入射角,n2为折射层的折射率,U2为经过折射层折射的光线的折射角;
[0018]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折射率与所述折射层的折射率满足以下公式:n3sinU3=n2sinU2,其中,n3代表第二光学胶层的折射率,U3为进入第二光学胶层的入射角;
[0019]其中,经过所述第一光学胶层入射的光线与经过所述折射层折射的光线位于所述折射层入光面的法线的同一侧,经过所述折射层折射的光线与经过所述第二光学胶层折射的光线位于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入光面法线的同一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经过第一光学胶层入射的光线进入折射层后沿折射层的法线向后平移,经过折射层折射的光线沿第二光学胶层的入光面的法线向后平移,并入射至保护基板内,实现了经过保护基板入射的光线的成像点上移,进而实现了表面类纸显示。
[0021]可选地,经过所述第一光学胶层入射的光线与经过所述第二光学胶层折射的光线平行,且两者之间的距离满足公式:x=dtanU2,其中,x代表两者之间的距离,d代表折射层的厚度。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调整折射层的厚度和折射率来实现保护基板的出光面射出光线的出射点与对应的子像素区发出的光线的物点位于同一光轴上。
[0023]可选地,所述折射层为具有负折射率的超材料薄膜。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超材料薄膜可以实现负折射率。
[0025]可选地,所述显示组件的显示区设置有多个像素区,各所述像素区包括至少三个子像素区,分别为红色子像素区、绿色子像素区和蓝色子像素区,所述显示组件包括:
[0026]彩膜基板,设置于所述折射层的背离保护基板的表面,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彩色滤光区,对应于所述红色子像素区的彩色滤光区为红色滤光区,对应于所述绿色子像素区的彩色滤光区为绿色滤光区,对应于所述蓝色子像素区的彩色滤光区为蓝色滤光区;
[0027]阵列基板,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的背离折射层的表面,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彩色滤光区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0028]液晶层,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各子像素区发出对应的光线。
[0030]可选地,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
[0031]框胶层,围设于所述液晶层的外围,用于粘贴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
[00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框胶层可以粘贴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且可以
将液晶封起来使其不泄露。
[0033]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
[00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具有负折射率的折射层以及具有正折射率的保护基板搭配使用,使得显示组件中的各像素发出的光线在经过折射层后沿折射层的法线向后折射,再经过保护基板后沿保护基板的法线向前折射,一方面,便于从保护基板的出光面射出光线成实像于保护基板的出光面上,即实现了表面类纸显示,当搭配保护基板表面的防眩处理层时成像清晰柔和,有护眼的效果,解决现有的显示组件中的像素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胶层后导致成像点总是在保护基板的下方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使得各子像素区发出的光线限制在该子像素区对应的保护基板中,避免其光线射入到相邻的子像素区对应的保护基板中,从而避免相邻子像素区之间的光发生串扰。
附图说明
[003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组件和保护基板,所述显示组件包括多个子像素区,所述保护基板设置于所述显示组件的出光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折射层,设置于所述显示组件和保护基板之间;其中,所述折射层的折射率小于零,所述保护基板的折射率大于零,所述折射层用于供各所述子像素区发出的光线射入,并以负折射率折射至所述保护基板的入光面,所述保护基板用于供从所述折射层射出的光线以正折射率折射至所述保护基板的出光面射出,以使从所述保护基板的出光面射出的光线成实像于所述保护基板的出光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保护基板的出光面射出的光线的出射点与对应的所述子像素区发出的光线的物点位于同一光轴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显示组件的朝向折射层的表面;以及第二光学胶层,设置于所述折射层的朝向保护基板的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折射率等于显示组件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折射率等于所述保护基板的折射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折射率与所述折射层的折射率满足以下公式:n1sinU1=n2sinU2,其中,n1代表第一光学胶层的折射率,U1为进入第一光学胶层的入射角,n2为折射层的折射率,U2为经过折射层折射的光线的折射角;所述第二光学胶层的折射率与所述折射层的折射率满足以下公式:n3sinU3=n2sinU2,其中,n3代表第二光学胶层的折射率,U3为进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骏峰王光明徐向阳邓泽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