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缓冲减震的建筑基桩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基桩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缓冲减震的建筑基桩。
技术介绍
[0002]由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但是现有的基桩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收到结构限制,导致自身受力恒定,不便于对受力进行缓冲减震,因此需要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缓冲减震的建筑基桩,以解决现有的问题:现有的基桩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收到结构限制,导致自身受力恒定,不便于对受力进行缓冲减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建筑工程用缓冲减震的建筑基桩,包括基座受力端块、双向稳定搭载结构和基桩主体,所述基座受力端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双向稳定搭载结构,所述双向稳定搭载结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基桩主体,所述基座受力端块用于受力传导,所述双向稳定搭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缓冲减震的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受力端块(1)、双向稳定搭载结构(2)和基桩主体(3),所述基座受力端块(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双向稳定搭载结构(2),所述双向稳定搭载结构(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基桩主体(3),所述基座受力端块(1)用于受力传导,所述双向稳定搭载结构(2)用于对受力形成受力冲击稳定,所述基桩主体(3)用于在受力推导下完成基建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缓冲减震的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稳定搭载结构(2)包括双向受力传递块(4)、传递卸力模块(5)和辅助卸力块(6),所述双向受力传递块(4)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传递卸力模块(5),所述传递卸力模块(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卸力块(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缓冲减震的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卸力模块(5)包括中心分导模块、卸力导出模块和卸力支柱模块,所述中心分导模块的周侧面设置有多个卸力导出模块,所述辅助卸力块(6)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卸力支柱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缓冲减震的建筑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分导模块包括受力推杆(7)和分导卸力杆(8),...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