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立柱保护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配套用品,尤其是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立柱保护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建造中,使用立柱作为支撑结构件是常见的,在桥梁、地铁站、楼宇的建造中方形立柱的使用随处可见,它们被用于支撑起建筑的主体结构,对建筑的结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由建筑的施工工序决定的,在主体结构完成后,还要进行诸如电气施工、装修等工程,在这些工序中也会涉及大型施工器械的进场、建材的运送等,在这种情况下,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保护是必要的,特别是对结构稳定性起到决定作用的结构件。方形立柱由于其具有棱边的形状,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与其发生刮碰,建材的搬运也容易发生这种情况,造成相对脆弱的棱边部被损坏,严重时会露出钢筋结构,影响建筑质量。因此,在建筑施工现场会采用必要的措施保护方形的立柱结构。
[0004]现有技术中,这种立柱保护用品是存在的,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采用形状类似于角钢或护墙角的L形护具,通过胶粘的方式设置在方形立柱的棱边上,以此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立柱保护组件,用于保护建筑施工现场的立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保护组件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保护元件(1),每个保护元件(1)包括竖直保护部(11)、第一水平附接部(12)和第二水平附接部(13),第一水平附接部(12)和第二水平附接部(13)分别相对于竖直保护部(11)固定设置;所述立柱保护组件被配置为使得一个保护元件(1)的第一水平附接部(12)能够与相邻的保护元件(1)的第二水平附接部(13)附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立柱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保护组件包括四个保护元件(1),每个保护元件(1)的竖直保护部(11)被构造为呈条形并且与纵向延长线垂直的截面内的横截面呈L形,并且每个保护元件(1)的第一水平附接部(12)和第二水平附接部(13)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立柱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保护元件(1)的竖直保护部(11)、第一水平附接部(12)和第二水平附接部(13)被构造为呈一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立柱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保护元件(1),竖直保护部(11)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翼片,第一水平附接部(12)和第二水平附接部(13)分别固定设置在竖直保护部(11)的不同翼片上。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立柱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保护元件(1)的第二水平附接部(13)的端部具有容纳槽(14),用于容纳第一水平附接部(12)的插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立柱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保护元件(1)的第二水平附接部(13)的背离第一水平附接部(12)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螺孔;所述立柱保护组件还包括固定螺栓(15),用于在保护元件(1)的第一水平附接部(12)插入相邻的保护元件(1)的第二水平附接部(13)的端部的容纳槽(14)时与螺孔配合压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来,刘聚海,张国平,高微微,陈硕,石剑宾,黎涛,朱伟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