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建仁专利>正文

洁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71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用于除去粘在衣物上的粘着物的洁衣器,它是在一圆筒(2)的底部与圆筒(2)连体地设有一圆凸柱(8),在圆筒(2)的侧壁从上至下开有一条胶带出口槽(7),在距离该槽近半个圆周长的圆筒(2)的外壁面上设有一根一端装有端座(1)另一端设有卡钩(6)的压条(3),胶面朝外的卷筒式胶带(4)置于圆筒(2)内,盖上和盖底连体地设有与圆凸柱(8)相对应的圆凹柱(10)的盖子(5),自胶带出口槽(7)拉出的胶带(4)的端头用压条(3)压住,卡钩(6)卡进设于盖子(5)顶面上的卡钩口(11)内。其特点是省时,省力,更换胶带方便,使用效果好,适合大众化使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用于除去粘在衣物上的吸附性较强的短纤维或者其它灰尘和杂物的洁衣器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工作的关系,免不了衣料上偶然或者经常地粘上吸附性较强的短纤维或者其它灰尘和杂物,即使是将衣物洗干净,这些粘着物也未能除去。为了除去这些粘着物,人们普遍的做法是用手将这些粘着物从衣物上一点一点地检出或者是用刷子刷掉,其次是用胶带粘在滚筒上制成的胶粘去尘滚筒在衣物上慢慢滚动将粘着物除去。用手检出或者用刷子除去吸附在衣物上的粘着物费力又费时;采用自制的胶粘去尘滚筒除去吸附在衣物上之粘着物虽然可行,但是在反复使用后其效果不理想,更换胶带比较麻烦,很不适合大众化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了人们将吸附在衣物上之吸附性较强的短纤维或者其它灰尘和杂物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一圆筒的底部与圆筒连体地设有一圆凸柱,在圆筒侧壁从上至下开有一条胶带出口槽;在距离胶带出口槽近半圆周长的圆筒外壁面上设有一根一端装有端座一端设有卡钩的压条;将胶面朝外的卷筒式胶带置于圆筒内,把胶带从胶带出口槽拉出,其端头用压条压住;盖上和盖底连体地设有与圆凸柱相对应的圆凹柱的盖子,盖子顶面设有一个卡钩口。本技术与用手或者用刷子以及用自制胶粘去尘滚筒除去粘在衣物上的吸附性较强的粘着物的相比较,其特点是省时,省力,更换胶带方便,使用效果好,适合大众化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和图2所示,在一圆筒2的底部与圆筒2连体地设有一圆凸柱8,在圆筒2的外侧壁从上至下开有一条胶带出口槽7;在距离胶带出口槽7近半个圆周长的圆筒2的外壁面上设有一根一端装有端座1另一端设有卡钩6的压条3;将胶面朝外的卷筒式胶带4置于圆筒2内,盖上和盖体连体地设有与圆凸柱8相对应的圆凹柱10的盖子5,把胶带4自胶带出口槽7拉出,胶带4的端头用压条3压住,将卡钩6卡进设于盖子5顶面上的卡钩口11内;圆凸柱8的端头和圆凹柱10的端头用螺杆9相连固定。胶带4经多次使用后不能吸附粘在衣物上之粘着物时,将之剪掉,从圆筒2内拉出新的胶带4,用压条3压住拉出的胶带4的端头后可继续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胶带和滚筒组成的洁衣器,其特征是在一圆筒(2)的底部与圆筒(2)连体地设有一圆凸柱(8),在圆筒(2)的侧壁从上至下开有一条胶带出口槽(7),在距离胶带出口槽(7)近半个圆周长的圆筒(2)的外壁面上设有一根一端装有端座(1)另一端设有卡钩(6)的压条(3);胶面朝外的卷筒式胶带(4)置于圆筒(2)内,自胶带出口槽(7)拉出的胶带(4)的端头由压条(3)压住;盖子(5)的底面上和盖子(5)连体地设有与圆凸柱(8)相对应的圆凹柱(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胶带和滚筒组成的洁衣器,其特征是在一圆筒(2)的底部与圆筒(2)连体地设有一圆凸柱(8),在圆筒(2)的侧壁从上至下开有一条胶带出口槽(7),在距离胶带出口槽(7)近半个圆周长的圆筒(2)的外壁面上设有一根一端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仁
申请(专利权)人:叶建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