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沉水植物成活率的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691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沉水植物成活率的种植装置,属于植物种植装置技术领域。该种植装置,包括具有孔隙的框体,框体的底部覆盖有种植基质层,框体内设置有连接于外部电源的光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提高沉水植物成活率的种植装置,能够提高沉水植物存活率,提高其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对水体的净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沉水植物成活率的种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植物种植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沉水植物成活率的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氮、磷等污染物排入湖泊、水库和河流,水体的富营养化受到了全世界生态学专家及环境学专家的广泛关注。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一项水体富营养化调查结果表明:在全球范围内30%

40%的湖泊和水库遭受不同程度影响,各地区受影响的情况相差悬殊,我国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现状,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而在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水体治理过程中,生态修复为当前首选技术,在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中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首先就得使沉水植物群落能快速恢复。
[0003]沉水植物被喻为“水下森林”,是水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之一,能够净化水质、保持水体美观及改善景观生态环境。沉水植物不仅在生长过程中自身可吸附氮、磷等富营养成分并能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输氧过程将氧气释放到水体中,增加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抑制藻类生长,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此外,沉水植物的存在增加水中微生物数量来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也给水生动物提供了更加健康的生活栖息地和隐蔽场所,从而来改善整个水生态系统改善水域水生态环境。
[0004]沉水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受到多项环境因子的调控和胁迫,如光照、水的透明度、氧化还原环境、硬底质、营养盐分以及风浪等环境因子,沉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等光合特征,决定了在众多的环境因子中,水体的透明度和光照对沉水植物的环境胁迫最为明显,在水体透明度较低、水下光照不足的深区,沉水植物很难生存。且沉水植物容易被啃食。
[0005]由于沉水植物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及其自身的特征,当前针对沉水植物的种植过程中常遇到成活率低、难繁殖以及不好调控等难题。而当前的种植方法中包括沉水植物的床播种、捆绑法种植、包根投掷等方式对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有一定的效果,但在以上方法中也存在沉水植物易脱落、捆绑基部折断、包根植物腐烂等问题,大大降低了苦草的存活率。因此,如何使新建的沉水植物群落在水底适应各种环境灾变及环境变化,并逐步趋于稳定,是沉水植物植被恢复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沉水植物的种植过程中常遇到成活率低、难繁殖以及不好调控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沉水植物成活率的种植装置,能够提高沉水植物存活率,提高其对水体的净化能力。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提高沉水植物成活率的种植装置,包括具有孔隙的框体,所述框体的底部覆
盖有种植基质层,所述框体内设置有连接于外部电源的光源。
[0009]优选地,所述框体由竹篾或不锈钢丝制作而成。
[0010]优选地,所述框体的侧壁附着有生物膜,所述生物膜由丝瓜瓤、生土、碎石和细沙混合制成。
[0011]优选地,所述种植基质层为生土、碎石和椰糠的混合物或丝瓜瓤、石英砂和细黄沙的混合物或沉积物、碎石和丝瓜瓤的混合物。
[0012]优选地,所述框体的底部覆盖有具有块状种植网格的承载层,所述种植基质层位于所述承载层的上部。
[0013]优选地,所述承载层为土工布。
[0014]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承载层和所述种植基质层之间的生长基质层。
[0015]优选地,所述生长基质层为种植细沙、水体沉积物和培育基质中的一种。
[0016]优选地,所述光源与设置于水体外部的太阳能板电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框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安装有所述太阳能板。
[0018]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的提高沉水植物成活率的种植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无污染,绿色环保,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便于广泛推广,利于不同水域恢复水底沉水植物。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框体侧壁的示意图;
[0022]图中,1.筐体,2.盖板,3.侧壁,4.太阳能板,5.支撑柱,6.光源,7.沉水植物,8.沉水植物种子,9.底部,10.种植基质层,31.生物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沉水植物成活率的种植装置,包括具有孔隙的框体1,所述框体1的底部9覆盖有种植基质层10,所述框体1内设置有连接于外部电源的光源6。
[0027]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本技术的上述结构中的框体1指的是由前后左右侧壁、底部和盖板围合而成。
[0028]本技术的上述结构中,框体1优选为长方体,大小规格可调,最优长宽高分别为2m,1m,0.5m。也可以为正方体或异形体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治理水体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0029]在本技术中,所述框体1由竹篾或不锈钢丝制作而成,材质选择为竹篾,其具有环保、低廉且无二次污染的作用,在一些流动水体较大的区域可采用不锈钢网材质制作。
[0030]本技术中,框体1的盖板2为了确保植物的生长不受阻,且满足防止其他水生动物啃食沉水植物,盖板2采用网格编制,孔径大小在5cm
×
5cm,且大小可根据水体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031]在本技术中,所述框体1的侧壁3附着有生物膜31,所述生物膜31由丝瓜瓤、生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沉水植物成活率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孔隙的框体,所述框体的底部覆盖有种植基质层,所述框体内设置有连接于外部电源的光源;所述框体的底部覆盖有具有块状种植网格的承载层,所述种植基质层位于所述承载层的上部;还包括位于所述承载层和所述种植基质层之间的生长基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沉水植物成活率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由竹篾或不锈钢丝制作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沉水植物成活率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钰琦张威振张婉丽刘静余杨金枝刘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