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净化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87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用净化空调机组,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室内冷却模组和室外换热模组,所述室外换热模组包括:壳体、泵体、一端具有进液管的前导流管组件和一端具有出液管的后导流管组件,位于所述前导流管组件和后导流管组件各自下方的另一端通过一中间管连通,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位于前导流管组件和后导流管组各自的上方,分别位于前导流管组件和后导流管组件上、下方的上卡板和下卡板上间隔地开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前导流管组件和后导流管组件均由若干个平行间隔分布的换热导流管组成,所述弯管的外表面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平行分布的细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改善热量分布的均匀性,降低热阻,提高弯管、导流管和散热翅片的整体换热效率。片的整体换热效率。片的整体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净化空调机组


[0001]本技术医用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净化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0002]医用净化空调设备,就是在是医用空调房间内合理地布置送风口和回风口,使得经过净化和热湿处理的空气,由送风口送入室内后,在扩散与混合的过程中,均匀地消除室内余热和余湿,从而使工作区形成比较均匀而稳定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以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体舒适的要求。
[0003]空调系统中换热器组件是重要部件,几乎存在于所有的风冷空调系统中,其主要作用是将空调冷媒与外部空气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实现热量的转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净化空调机组,该医用净化空调机组有利于改善热量分布的均匀性,降低热阻,提高弯管、导流管和散热翅片的整体换热效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净化空调机组,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室内冷却模组和室外换热模组,所述室内冷却模组的外壳内间隔设置有风机、制冷模块和至少两个过滤器;
[0006]所述室外换热模组进一步包括:壳体、泵体、一端具有进液管的前导流管组件和一端具有出液管的后导流管组件,位于所述前导流管组件和后导流管组件各自下方的另一端通过一中间管连通,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位于前导流管组件和后导流管组件各自的上方,所述泵体位于室内机与前导流管组件或者后导流管组件之间;
[0007]分别位于前导流管组件和后导流管组件上、下方的上卡板和下卡板上间隔地开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前导流管组件和后导流管组件均由若干个平行间隔分布的换热导流管组成,所述换热导流管上部和下部分别嵌入上卡板和下卡板相应的凹槽内;
[0008]相邻换热导流管首尾端通过一弯管连通,所述换热导流管外侧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弯管的外表面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平行分布的细管,此细管的弯曲方向与弯管的弯曲方向平行,所述细管内部分空间填有冷凝剂。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0010]1. 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凝剂体积占细管内部空间体积的20%~40%。
[0011]2. 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凝剂位于细管的两端。
[0012]3.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卡板、下卡板各自均与壳体的内壁连接。
[0013]4. 上述方案中,一风扇位于后导流管组件与前导流管组件相背的一侧。
[0014]5. 上述方案中,还具有若干个通过出风管道与室内冷却模组贯通连接的出风口。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6]1、本技术医用净化空调机组,其在换热导流管外侧设置散热翅片,在弯管的外表面设置若干个与弯管的弯曲方向平行的细管,并在细管内部分填充冷凝剂,将经过外
部没有散热翅片的弯管内的工质进行高效降温,从而有利于改善热量分布的均匀性,降低热阻,提高弯管、导流管和散热翅片的整体换热效率。
[0017]2、本技术医用净化空调机组,其分别位于前导流管组件和后导流管组件上、下方的上卡板和下卡板上间隔地开有若干个凹槽,所述换热导流管上部和下部分别嵌入上卡板和下卡板相应的凹槽内,可以使得换热导流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的间距和结构的稳定,从而保证长期使用过程中散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医用净化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医用净化空调机组中室外换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医用净化空调机组中导流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医用净化空调机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医用净化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医用净化空调机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5]图8为图7中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6]图9为本技术医用净化空调机组中室内冷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技术医用净化空调机组中室内冷却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以上附图中:1、室外换热模组;2、壳体;3、泵体;4、进液管;5、前导流管组件;6、出液管;7、后导流管组件;8、中间管;91、上卡板;92、下卡板;10、凹槽;11、换热导流管;12、弯管;13、散热翅片;14、细管;16、风扇;21、室内冷却模组;22、风机;23、制冷模块;24、过滤器;25、出风管道;26、出风口;31、支撑壳;32、盘管;33、主管道;34、加热棒;35、冷凝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
[0030]实施例1:一种医用净化空调机组,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室内冷却模组21和室外换热模组1,所述室内冷却模组21的外壳内间隔设置有风机22、制冷模块23和至少两个过滤器24;
[0031]所述室外换热模组1进一步包括:壳体2、泵体3、一端具有进液管4的前导流管组件5和一端具有出液管6的后导流管组件7,位于所述前导流管组件5和后导流管组件7各自下方的另一端通过一中间管8连通,所述进液管4和出液管6分别位于前导流管组件5和后导流
管组件7各自的上方,所述泵体3位于室内机与前导流管组件5或者后导流管组件7之间;
[0032]分别位于前导流管组件5和后导流管组件7上、下方的上卡板91和下卡板92上间隔地开有若干个凹槽10,所述前导流管组件5和后导流管组件7均由若干个平行间隔分布的换热导流管11组成,所述换热导流管11上部和下部分别嵌入上卡板91和下卡板相应的凹槽10内;
[0033]相邻换热导流管11首尾端通过一弯管12连通,所述换热导流管11外侧设置有散热翅片13,所述弯管12的外表面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平行分布的细管14,此细管14的弯曲方向与弯管12的弯曲方向平行,所述细管14内部分空间填有冷凝剂。
[0034]上述冷凝剂体积占细管14内部空间体积的20%;上述冷凝剂位于细管14的两端。
[0035]实施例2:一种医用净化空调机组,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净化空调机组,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室内冷却模组(21)和室外换热模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冷却模组(21)的外壳内间隔设置有风机(22)、制冷模块(23)和至少两个过滤器(24);所述室外换热模组(1)进一步包括:壳体(2)、泵体(3)、一端具有进液管(4)的前导流管组件(5)和一端具有出液管(6)的后导流管组件(7),位于所述前导流管组件(5)和后导流管组件(7)各自下方的另一端通过一中间管(8)连通,所述进液管(4)和出液管(6)分别位于前导流管组件(5)和后导流管组件(7)各自的上方,所述泵体(3)位于室内机与前导流管组件(5)或者后导流管组件(7)之间;分别位于前导流管组件(5)和后导流管组件(7)上、下方的上卡板(91)和下卡板(92)上间隔地开有若干个凹槽(10),所述前导流管组件(5)和后导流管组件(7)均由若干个平行间隔分布的换热导流管(11)组成,所述换热导流管(11)上部和下部分别嵌入上卡板(91)和下卡板相应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磊冯平杨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韦氏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