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医院专利>正文

粗隆间牵引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851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粗隆间牵引手套,包括第一横杆,第一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第一横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底板,轴承远离第一横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第二横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第一底板的顶部卡接有第一橡胶垫,第二底板的顶部卡接有第二橡胶板,第一横杆靠近轴承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通过设置的第二横杆,当髋关节需要外旋时,握住第二把手,向一侧挤压弹簧,使滑板滑出第二横杆,第二横杆旋转到一定角度,握住第一把手向一侧挤压第二弹簧,挡板向后回收,固定块进入第二凹槽时,第一把手滑入圆槽,禁锢住上肢体和下肢体,紧固效果好、节约了医护人员的绑扎紧固时间,操作更加便捷、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粗隆间牵引手套


[0001]本技术属于手术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粗隆间牵引手套。

技术介绍

[0002]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指小粗隆之间骨折,老年人骨质疏松,易骨折,死亡率高达15~20%,骨折部位穴位丰富,易发生恶性肿瘤骨转移,骨折后治疗不当易发生髋内翻、下肢外旋、短缩畸形。治疗原则已降低死亡率,减少髋内翻的发生率为主。对于健康状况允许,能耐受麻醉和手术治疗的各种类型转子间骨折均可考虑手术治疗,能够准确复位,坚强固定,早期发离床活动能够防止长期卧床引起的致命并发症,对于术者而言,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即可,但从患者整体护理,人文护理的角度来看,目前所有的形式只能是单纯保证患者的安全性,且上肢以不妨碍手术操作为主,固定保护得比较随意,固定方式复杂且繁琐,紧固程度不好控制,容易造成患者手臂长时间受到挤压,导致血液不循环,造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损伤,产生功能、代谢障碍或者衰竭造成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隆间牵引手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一种粗隆间牵引手套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手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隆间牵引手套,包括第一横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4),所述第一横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底板(25),所述轴承(4)远离第一横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6),所述第二横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18),所述第一底板(18)的顶部卡接有第一橡胶垫(7),所述第二底板(25)的顶部卡接有第二橡胶板(10),所述第一横杆(1)靠近轴承(4)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贯穿第一横杆(1)延伸至其轴承(4)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3),所述第二把手(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24),所述滑板(24)贯穿轴承(4)并延伸至其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隆间牵引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第一横杆(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第二凹槽(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2),所述第二弹簧(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0),所述第一横杆(1)的一侧滑动连接侧杆(27),所述侧杆(27)的一端与挡板(2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侧杆(27)远离挡板(20)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把手(2),所述第一横杆(1)靠近第一把手(2)的一端开设有圆槽(23),所述圆槽(23)的内壁与第一把手(2)的外壁相适配,所述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振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