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6741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它包括注液用漏斗,漏斗由喇叭口和柱形管连接构成,在柱形管外侧包覆有内装空气或液体的球囊,在漏斗的喇叭口向下自然放置或漏斗的喇叭口朝上放置但通过由下向上捋捏球囊时柱形管端部及其上包覆的球囊均能轻松插入透析袋袋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注液用漏斗的柱形管外侧包覆内装空气或液体的球囊,在漏斗的喇叭口向下自然放置或漏斗的喇叭口朝上放置但通过由下向上捋捏球囊时柱形管端部及其上包覆的球囊均能轻松插入透析袋袋口,相对现有的灌液方式更加简单、高效,且不会发生倾倒在外的情况。且不会发生倾倒在外的情况。且不会发生倾倒在外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属于生物试验用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在的制备过程中,除去盐、少量有机溶剂、生物小分子杂质和浓缩样品时都要用到的技术。自Thomas Graham 1861年专利技术透析方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透析已成为生物化学实验室最简便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备过程中,除盐、除少量有机溶剂、除去生物小分子杂质和浓缩样品等都要用到透析的技术。
[0003]透析只需要使用专用的即可完成。通常是将半透膜制成袋状容器就形成了透析袋,使用时将生物大分子样品溶液置入袋内,将此透析袋浸入水或缓冲液中,样品溶液中的大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被截留在袋内,而盐和小分子物质不断扩散透析到袋外,直到袋内外两边的浓度达到平衡为止。保留在透析袋内未透析出的样品溶液称为"保留液",袋(膜)外的溶液称为"渗出液"或"透析液"。
[0004]商品透析袋制成管状,其扁平宽度为24 mm~50 mm不等,使用时,先将一端用橡皮筋或线绳扎紧,也可以使用特制的透析袋夹夹紧,由另一端灌满水,用手指稍加压,检查不漏,方可装入待透析液并将上端封口,通常要留三分之一至一半的空间,以防透析过程中,透析的小分子量较大时,袋外的水和缓冲液过量进入袋内将袋涨破。
[0005]就如上段所述的,在将透析袋的一端进行固定后,需将透析袋的另一端打开倒入生物大分子样品,因透析袋由半透膜制成,材质较软,且扁平宽度为24 mm~50 mm撑开直径为15

32mm,开口很小,这就导致在倒入生物大分子样品过程中袋口不易保持撑开状态,存在样品装袋效率低、甚至存在样品装袋洒至袋外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它包括注液用漏斗,漏斗由喇叭口和柱形管连接构成,在柱形管外侧包覆有内装空气或液体的球囊,在漏斗的喇叭口向下自然放置或漏斗的喇叭口朝上放置但通过由下向上捋捏球囊时柱形管端部及其上包覆的球囊均能轻松插入透析袋袋口。
[0008]上述的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是,所述球囊上部容量大,下部容量小。
[0009]前述的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是,所述球囊的上段由柔性材料制成,最下段区域由薄弹性材料制成。
[0010]前述的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是,它还包括套环,套环的内环能从包覆有球囊的柱形管下端套入并滑动,套环的内圈直径减去柱形管外径值比2倍
球囊壁厚多2

4mm。
[0011]前述的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是,在套环的外环面设有封口装置。
[0012]前述的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是,所述套环的外环面为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圆锥台,在外锥面上开设有定位槽,封口装置卡接在定位槽上。
[0013]前述的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是,在套环的下端面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径小于析袋袋口直径,凹槽的外径大于透析袋袋口直径。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通过在注液用漏斗的柱形管外侧包覆内装空气或液体的球囊,在漏斗的喇叭口向下自然放置或漏斗的喇叭口朝上放置但通过由下向上捋捏球囊时柱形管端部及其上包覆的球囊均能轻松插入透析袋袋口,使用时,将下端封口的透析袋袋口套接在外设有球囊的漏斗出液口上,通过挤压球囊,就可使漏斗出液口区域的球囊膨胀,使其撑开透析袋袋口,且在手捏球囊的过程中,漏斗出液口区域的球囊始终处于膨胀状态,透析袋并不会滑落,灌液时将透析袋底部放置在支撑面即可将待透析液由漏斗口灌入透析袋,灌装完后一手扶住透析袋,另一手松开球囊,用大拇指和食指圈成半环状托住漏斗就可将本装置拔出,相对现有的灌液方式更加简单、高效,且不会发生倾倒在外的情况。所述球囊上部容量大,下部容量小,类似于吹气的皮老虎,这样的结构能更好的满足前述的操作过程;球囊的上段由柔性材料制成,最下段区域由薄弹性材料制成,这样在捏球囊上端时下端更容易涨开,方便撑紧透析袋。
[0016]套环的内环能从包覆有球囊的柱形管下端套入并滑动,套环的内圈直径减去柱形管外径值比2倍球囊壁厚多2

4mm,这样的设置既方便将球囊内下段的空气或液体挤推向上方,在挤压上方球囊时也并不会影响下端球囊膨胀。在套环的外环面设有封口装置封口装置选皮筋或扎带,这样从套环上向下推封口装置更加简单,可使封口更加方便快捷,所述套环的外环面为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圆锥台,在外锥面上开设有定位槽,封口装置卡接在定位槽上,封口装置位于锥面可使封口装置的下推更加简单、甚至推出卡槽后可以自行沿锥面滑至透析袋袋口。在套环的下端面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径小于析袋袋口直径,凹槽的外径大于透析袋袋口直径,凹槽的设置可方便将扎口装置固定在距离袋口更向下的区域,增加扎口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的剖视图。
[0021]杆13;定位柱14;定位槽15;橡胶垫16;连接块17;缓冲板18;缓冲条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
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的漏斗为现有常见漏斗,玻璃或塑料制品均可,漏斗由喇叭口和柱形管1连接构成,在柱形管1外侧包覆有内装空气或液体的球囊2,球囊2上部容量大,下部容量小,其外观类似膨胀的热气球或现有吹相机镜头的气吹,若漏斗采用塑料制品,可通过粘接的方式与漏斗制作为一体,如果漏斗为玻璃制品,则球囊单独密封,中部设有方便柱形管1插入的细孔,其尺寸要求是在漏斗的喇叭口向下自然放置或漏斗的喇叭口朝上放置但通过由下向上捋捏球囊2时柱形管1端部及其上包覆的球囊2均能轻松插入透析袋袋口。球囊2的上段由柔性材料制成,最下段区域由薄弹性材料制成,其可选软橡胶,但上部较厚尾端较薄。
[0024]使用时将下端封口的透析袋袋口套接在外设有球囊的漏斗出液口上,通过挤压球囊,就可使漏斗出液口区域的球囊膨胀,使其撑开透析袋袋口,且在手捏球囊的过程中,漏斗出液口区域的球囊始终处于膨胀状态,透析袋并不会滑落,灌液时将透析袋底部放置在支撑面即可将待透析液由漏斗口灌入透析袋,灌装完后一手扶住透析袋,另一手松开球囊,用大拇指和食指圈成半环状托住漏斗就可将本装置拔出,然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它包括注液用漏斗,漏斗由喇叭口和柱形管(1)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柱形管(1)外侧包覆有内装空气或液体的球囊(2),在漏斗的喇叭口向下自然放置或漏斗的喇叭口朝上放置但通过由下向上捋捏球囊(2)时柱形管(1)端部及其上包覆的球囊(2)均能轻松插入透析袋袋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上部容量大,下部容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的上段由柔性材料制成,最下段区域由薄弹性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透析袋灌液的透析袋上端注液及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套环(3),套环(3)的内环能从包覆有球囊(2)的柱形管(1)下端套入并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苏贤坤刘文霖孙振春余婧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