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71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包括进水管、稳压罐、送水单元一、送水单元二、出水管和控制柜,所述送水单元一包括主流管一、支流管一、支流管二、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止回阀一和增压泵一,所述主流管一与稳压罐连通,所述主流管一上设置电磁阀一,所述支流管一上依次设置电磁阀二和止回阀一,所述支流管二上依次设置电磁阀三和增压泵一,所述支流管一和支流管二均与出水管连通,所述送水单元二的部件及连接关系与送水单元一相同,所述稳压罐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抑制器和备用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修建蓄水池或水箱,避免能源的浪费,稳压罐不需要定期清洗,节省成本,送水单元一和送水单元二,保障用户正常生活。常生活。常生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供水
,特别涉及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供水方式离不开贮水池,而水池等储水设备中的自来水由市政供给,自来水进入水池等储水设备内后又变成了零压力,这样容易将市政管网上的水压完全浪费,若直接将水泵接到市政管网上,又容易产生负压,影响周边其他用户用水。
[0003]现有的稳流给水设备未设置备用送水装置,当增压泵或水管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或替换时,送水装置停止工作,都会导致楼层用户出现断水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楼层用户的正常生活,且二次供水容易产生污染,影响用户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
[0005]本技术提供的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包括进水管、稳压罐、送水单元一、送水单元二、出水管和控制柜,所述送水单元一包括主流管一、支流管一、支流管二、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止回阀一和增压泵一,所述主流管一与稳压罐连通,所述电磁阀一设置在主流管一上,所述支流管一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电磁阀二和止回阀一,所述支流管二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电磁阀三和增压泵一,所述支流管一和支流管二均与出水管连通,所述送水单元二包括主流管二、支流管三、支流管四、电磁阀四、电磁阀五、电磁阀六、止回阀二和增压泵二,所述主流管二与稳压罐连通,所述电磁阀四设置在主流管二上,所述支流管三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电磁阀五和止回阀二,所述支流管四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电磁阀六和增压泵二,所述支流管三和支流管四均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器,所述稳压罐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抑制器和备用进水管,所述真空抑制器上设置有杀菌仪器安装孔,所述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电磁阀四、电磁阀五、电磁阀六、增压泵一、增压泵二、流量控制器和真空抑制器均与控制柜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总阀、过滤器和止回阀三。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稳压罐的进水端进行控制。
[0009]优选的,所述稳压罐的底部设置有清洗排污管,所述清洗排污管上设置有清洗排污阀。
[0010]优选的,所述稳压罐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稳压罐内的压强进行监控,操纵自来水供应情况。
[0012]优选的,所述增压泵一和增压泵二的外侧均设有吸音罩。
[0013]优选的,所述吸音罩包括外侧的吸音层一和内侧的吸音层二,所述吸音层一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吸音孔一,所述吸音层二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与吸音孔一位置对应的吸音孔
二,所述吸音层一远离吸音层二的一侧设有吸音棉,所述吸音孔一的孔径小于吸音孔二的孔径。
[0014]优选的,所述控制柜与外部电源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与市政管网连通,所述备用进水管与井水管道连通。
[0016]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柜连接。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8]1.本技术不需要修建蓄水池或水箱,避免了市政管网的自来水进入蓄水池或水箱造成能源的浪费,且杀菌仪器安装孔的设置使稳压罐不需要定期清洗,减少了维护费用,节省成本。
[0019]2.本技术设置有送水单元一和送水单元二,平时正常供水时可以交替使用,当其中一个送水单元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或更换部件时,可以使用另外一个送水单元继续为用户送水,且备用进水管的设置可以保证当进水管出现无水时,备用进水管可以通过与之连通的井水管道继续供水,保障用户正常生活。
[0020]3.本技术中增压泵设置在吸音罩内,可以减少增压泵产生噪音的传播,提高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中增压泵一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中吸音罩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的电性连接图。
[0025]其中,1、进水管;2、稳压罐;3、出水管;4、主流管一;5、支流管一;6、支流管二;7、电磁阀一;8、电磁阀二;9、电磁阀三;10、止回阀一;11、增压泵一;12、主流管二;13、支流管三;14、支流管四;15、电磁阀四;16、电磁阀五;17、电磁阀六;18、止回阀二;19、增压泵二;20、流量控制器;21、真空抑制器;22、备用进水管;23、总阀;24、过滤器;25、止回阀三;26、清洗排污管;27、清洗排污阀;28、压力传感器;29、吸音罩;2901、吸音层一;2902、吸音层二;2903、吸音孔一;2904、吸音孔二;2905、吸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参照图1,包括进水管1、稳压罐2、送水单元一、送水单元二、出水管3和控制柜(图未示出)。
[0028]具体地,所述送水单元一包括主流管一4、支流管一5、支流管二6、电磁阀一7、电磁阀二8、电磁阀三9、止回阀一10和增压泵一11,所述主流管一4与稳压罐2连通,所述电磁阀一7设置在主流管一4上,所述支流管一5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电磁阀二8和止回阀一10,所述支流管二6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电磁阀三9和增压泵一11,所述支流管一5和支流管二6均与出水管3连通。
[0029]所述送水单元二包括主流管二12、支流管三13、支流管四14、电磁阀四15、电磁阀五16、电磁阀六17、止回阀二18和增压泵二19,所述主流管二12与稳压罐2连通,所述电磁阀
四15设置在主流管二12上,所述支流管三13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电磁阀五16和止回阀二18,所述支流管四14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电磁阀六17和增压泵二19,所述支流管三13和支流管四14均与出水管3连通。
[0030]所述出水管3上设置有流量控制器20,所述进水管1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总阀23、过滤器24和止回阀三25,所述进水管1的进水口与市政管网连通,所述备用进水管22与井水管道。
[0031]所述稳压罐2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抑制器21和备用进水管22,所述真空抑制器21上设置有杀菌仪器安装孔,所述稳压罐2的底部设置有清洗排污管26,所述清洗排污管26上设置有清洗排污阀27,所述稳压罐2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8。
[0032]参照图4,所述电磁阀一7、电磁阀二8、电磁阀三9、电磁阀四15、电磁阀五16、电磁阀六17、增压泵一11、增压泵二19、流量控制器20、真空抑制器21和压力传感器28均与控制柜连接,所述控制柜与外部电源(图未示出)连接。
[0033]参照图2

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稳压罐(2)、送水单元一、送水单元二、出水管(3)和控制柜,所述送水单元一包括主流管一(4)、支流管一(5)、支流管二(6)、电磁阀一(7)、电磁阀二(8)、电磁阀三(9)、止回阀一(10)和增压泵一(11),所述主流管一(4)与稳压罐(2)连通,所述电磁阀一(7)设置在主流管一(4)上,所述支流管一(5)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电磁阀二(8)和止回阀一(10),所述支流管二(6)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电磁阀三(9)和增压泵一(11),所述支流管一(5)和支流管二(6)均与出水管(3)连通,所述送水单元二包括主流管二(12)、支流管三(13)、支流管四(14)、电磁阀四(15)、电磁阀五(16)、电磁阀六(17)、止回阀二(18)和增压泵二(19),所述主流管二(12)与稳压罐(2)连通,所述电磁阀四(15)设置在主流管二(12)上,所述支流管三(13)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电磁阀五(16)和止回阀二(18),所述支流管四(14)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电磁阀六(17)和增压泵二(19),所述支流管三(13)和支流管四(14)均与出水管(3)连通,所述出水管(3)上设置有流量控制器(20),所述稳压罐(2)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抑制器(21)和备用进水管(22),所述真空抑制器(21)上设置有杀菌仪器安装孔,所述电磁阀一(7)、电磁阀二(8)、电磁阀三(9)、电磁阀四(15)、电磁阀五(16)、电磁阀六(17)、增压泵一(11)、增压泵二(19)、流量控制器(20)和真空抑制器(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顺朱流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百特淂威节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