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网集群传感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645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网集群传感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循环箱,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内壁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内壁固定设有一个传感器电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热板吸收传感器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导热板再将热量导入散热箱内的冷却液内,冷却液能够在循环箱内通过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散热箱、延伸管、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在进入循环箱内,能够将散热箱内吸收热量的冷却液循环,以便于快速给予传感器电路板进行降温,散热效果好。散热效果好。散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线网集群传感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网集群传感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和管理节点,其中传感器节点用于采集和传递监测数据,汇聚节点用于收集传感器节点发送过来的监测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处理、上传、管理节点又名网关节点,它实现汇聚节点和处理中心或者其他外部网络的连接.通常的传感器网络中,汇聚节点兼有了网关节点的功能。
[0003]现有的无线网络传感器通常集群安装,用于监测大量的网络数据,对网络数据进行存储、处理、上传和管理,随着监测的流量越来越大,无线网络传感器的功率也随之提高,为此会产生大量的高温,而在集群安装的无线网络传感器,散热难度大,且1对1进行散热生产成本高,容易出现单个传感器散热故障,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网集群传感器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线网集群传感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循环箱,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内壁设有多层在竖直方向上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每一层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内壁固定设有一个传感器电路板,所述传感器电路板的底部一侧固定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底部一侧固定设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一侧外壁分别设有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所述循环箱的内部设有循环泵,循环泵9的输入口连通有第一循环管10,循环泵9的输出口连通有第二循环管11,第一循环管10和第二循环管11的一侧分别连通有多个在竖直方向上等距离分布的分流管12,每一层的第一管接头21和第二管接头22分别与其位置对应的分流管12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分流管、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均为外螺纹结构,所述分流管通过内螺纹接管器分别与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内螺纹接管器的内径与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的螺纹外径相等,所述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的内壁插接有硅胶软管,所述硅胶软管的外壁固定设有密封环,通过硅胶软管和密封环能够提高密封效果,所述内螺纹接管器的内壁与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的外壁螺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外壁开有在竖直方向上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槽,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外壁开有在竖直方向上等距分布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插块,所述插块插接于所述固定槽中,所述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插接于所述定位孔中,便于将传感器电路板固定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内壁。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箱的底部外壁固定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散热片,进一步提高本实
用新型的散热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散热箱的内壁固定设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一端和第一管接头连通,以便于使散热箱内的冷却液循环,避免冷却液循环不均匀。
[0011]优选的,所述循环箱的两侧外壁分别连通有加液管和排液管,所述加液管和排液管的一侧设有阀门,通过加液管便于给予循环箱内添加冷却液,通过排液管便于排出循环箱内的冷却液。
[0012]优选的,所述循环箱的顶部一侧设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的感应球位于循环箱的内壁,通过温度计便于了解循环箱内冷却液的温度。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通过导热板吸收传感器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导热板再将热量导入散热箱内的冷却液内,冷却液能够在循环箱内通过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散热箱、延伸管、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在进入循环箱内,能够将散热箱内吸收热量的冷却液循环,以便于快速给予传感器电路板进行降温,散热效果好,通过一个循环箱给予多个传感器电路板同时进行降温,大大降低了散热成本,故障率低,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循环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传感器电路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导热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散热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硅胶软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固定槽、4定位孔、5循环箱、6温度计、7加液管、8排液管、9循环泵、10第一循环管、11第二循环管、12分流管、13内螺纹接管器、14第一固定板、15第二固定板、16传感器电路板、17插块、18导热板、19散热箱、20散热片、21第一管接头、22第二管接头、23硅胶软管、24密封环、25延伸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6]实施例一
[0027]参照说明书附图1

7,一种基于无线网集群传感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循环箱5,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内壁设有多层在竖直方向上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5,每一层
的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5的内壁固定设有一个传感器电路板16,传感器电路板16的底部一侧固定设有导热板18,导热板18的底部一侧固定设有散热箱19,散热箱19的一侧外壁分别设有第一管接头21和第二管接头22,循环箱5的内部设有循环泵9,循环泵9的输入口连通有第一循环管10,循环泵9的输出口连通有第二循环管11,第一循环管10和第二循环管11的一侧分别连通有多个在竖直方向上等距离分布的分流管12,每一层的第一管接头21和第二管接头22分别与其位置对应的分流管12连通,分流管12、第一管接头21和第二管接头22均为外螺纹结构,分流管12通过内螺纹接管器13分别与第一管接头21和第二管接头22连通。
[0028]实施例二
[0029]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内螺纹接管器13的内径与第一管接头21和第二管接头22的螺纹外径相等,第一管接头21和第二管接头22的内壁插接有硅胶软管23,硅胶软管23的外壁固定设有密封环24,通过硅胶软管23和密封环24能够提高密封效果,内螺纹接管器13的内壁与第一管接头21和第二管接头22的外壁螺接,第一支撑板1的一侧外壁开有在竖直方向上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槽3,第二支撑板2的一侧外壁开有在竖直方向上等距分布的定位孔4,第一固定板14的一侧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线网集群传感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循环箱(5),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内壁设有多层在竖直方向上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5),每一层的所述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5)的内壁固定设有一个传感器电路板(16),所述传感器电路板(16)的底部一侧固定设有导热板(18),所述导热板(18)的底部一侧固定设有散热箱(19),所述散热箱(19)的一侧外壁分别设有第一管接头(21)和第二管接头(22),所述循环箱(5)的内部设有循环泵(9),所述循环泵(9)的输入口连通有第一循环管(10),所述循环泵(9)的输出口连通有第二循环管(11),所述第一循环管(10)和第二循环管(11)的一侧分别连通有多个在竖直方向上等距离分布的分流管(12),每一层的第一管接头(21)和第二管接头(22)分别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分流管(1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网集群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12)、第一管接头(21)和第二管接头(22)均为外螺纹结构,所述分流管(12)通过内螺纹接管器(13)分别与第一管接头(21)和第二管接头(2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网集群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接管器(13)的内径与第一管接头(21)和第二管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伦王伯恒丁俊李兹亮李维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